《武動》和《鬥破》雙雙撲街,男頻IP劇真的沒出路?
“迄今為止,好像只有女頻改編的玄幻劇是成功的,男頻改編的玄幻劇都不行。為什麼?”《鬥破蒼穹》播出的第二天,網上惡評如潮,微博大V和菜頭髮微博問道。
“因為男的不愛追劇,都喜歡打遊戲。”“因為男頻的後宮太多,總有點不尊重女性的意味,打怪升級也不容易讓女性有代入感。”很快就有人回覆了,討論大多圍繞著性別差異進行。五分鐘後,和菜頭自己終結了這個話題,“男的不行”。

男的真的不行麼?讓我們先來看下以往男頻IP劇的成績。
首先是前後腳播出的《武動乾坤》和《鬥破蒼穹》。這兩部劇可以說是雙胞胎,都由天蠶土豆的玄幻小說改編,都有名導加持,男主都是流量明星,就連撲街的姿勢也很相似。一個豆瓣5.0,一個豆瓣5.2,不僅口碑失守,收視率也遠不及大眾預期。首播收視率分別只有0.3和0.6。

在此之前,已有數部男頻文改編的IP劇撲街,《青雲志》5.2,《擇天記》4.1,《莽荒紀》3.2,豆瓣評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即使是看起來逼格很高的《海上牧雲記》,也因為劇情注水、節奏緩慢引來不少爭議,最終並沒能成為國產版《權力的遊戲》。
男頻IP劇,真的無法擺脫逢拍必撲的宿命嗎?
不“爽”怎麼能叫男頻IP劇?
“‘鬥之氣,三段!’一想起這個開頭,我就覺得熱血沸騰。”
距離第一次看《鬥破蒼穹》已經過去九年了,王也至今還記得小說的開頭。《鬥破蒼穹》是一部典型的升級流男頻文,男主角蕭炎出場時是個鬥之氣只有三段的廢柴,之後在藥老的幫助下一步步修煉,最終成功修煉到最高等級鬥帝,打敗了終極BOSS魂殿。

和許多人一樣,王也也是在年少時入坑《鬥破蒼穹》的。那是網文入侵校園的年代,也是盜版文盛行的年代。校門口書店裡一毛錢就能租一本,貼吧裡置頂著各類小說的電子版。“我那時就會下載TXT存在手機裡,每天熬夜看。還記得當時的手機是父母的功能機,帶鍵盤的那種。”
“爽”是讀者看這類男頻文的核心需求。在劇版《鬥破蒼穹》中,這種爽感得到了保留。吳磊飾演的蕭炎在遭遇退婚羞辱後,迅速修煉升級,接連在公開場合打臉了之前看不起他的人。這也是許多原著粉認為《鬥破蒼穹》比《武動乾坤》好的地方。

“男頻小說的精華在於自有一套升級理論,可以在改編時簡化,但決不能完全脫離。《武動乾坤》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捨棄了這個,該有的等級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小一是一名女性讀者,在她看來,男頻小說改編的關鍵就在於“深度和爽感的平衡”。《武動乾坤》為了突出“年輕人不斷失敗終於成長”的教育主題,讓主角團一路被反派壓著打,頻頻受挫,完全丟掉了“爽”字,讓觀眾很難融入。

為什麼有些男頻IP劇要丟掉爽文套路?曾參與改編《凡人修仙傳》《無限恐怖》等男頻IP的編劇賈東巖表示,一味追求爽正是男頻文最難改編的地方。劇情沒邏輯、BOSS重複單一……幾乎所有的男頻小說都在表達同一個主題“屌絲逆襲”,配角就是為主角打臉裝逼服務的。這類故事不僅不好改編,現在的觀眾也不愛看。
“只有網路小說讀者愛看‘屌絲逆襲’。”賈東巖告訴娛樂資本論,相比一小撮原著粉,沒看過原著的大批主流觀眾才是重點。所以很多製片方在改編時並不太在乎原著,而編劇在改編時,又常常覺得原著小說太單薄,也不願意尊重原著,“男頻小說坦白來講,就是一天幾千字的口水,我為什麼要尊重一個人的口水呢?”

於是這就形成了一個弔詭的現象,龐大的粉絲基礎往往是片方買IP時考慮的重點,但在改編時為了適應更廣大的新觀眾,他們又不得不犧牲原著粉的訴求。最後作品拍出來,原著粉又衝在拉低口碑的第一線,嚇退了更多新觀眾。
想改好男頻文,也要講基本法
當然,並不是說保留了爽文套路就是尊重原著,這隻能說明整體風格和原著沒有偏差。事實上,《鬥破蒼穹》也因為劇情魔改而飽受詬病。
首先是世界觀的設定。眾所周知,男頻玄幻IP的世界觀往往極其龐大,人物眾多,支線紛繁。賈東巖工作室前段時間接手的一個男頻IP專案,原著有足足九百章,助理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整理出了十幾萬字的世界觀,共涉及六百多個人物。
“一般電視劇的核心人物都在五個以內,重要角色15到20人,再加上一些次要角色,大概是五六十人。但在絕大多數男頻文裡,打的怪都不止五六十個。”賈東巖說。
為了刪繁就簡,儘快進入主線,許多玄幻劇選擇在開頭口述世界觀。《鬥破蒼穹》就在開頭來了一段六分鐘的背景介紹,這被看了12年男頻小說的草莓稱之為“勸退時間”,“一上來就交代了所有背景,還劇透了終極BOSS和主角的矛盾。這不是故事,是說明文。”


《鬥破蒼穹》和《武動乾坤》都在第一集開頭劇透了終極BOSS魂殿和異魔
草莓告訴娛樂資本論,在2009年之前,男頻小說大多都有個設定章。但天蠶土豆打破了這一規矩,無論是《鬥破》還是《武動》,開頭都沒有交代全部背景,而是讓讀者跟著主角一起探索,在冒險中逐漸解鎖更多更新奇的版圖。對讀者來說,這種對玄幻世界的未知才是牽引他們一直看下去的動力。
和草莓一樣,王也也對這種提前“洩露版圖”的改法不太適應,“《鬥破》裡魂殿、古族和簫族在小說前期都很神祕,是更高階的存在,在劇裡都提前出現了。”

這便是男頻寫手和傳統編劇的矛盾所在。男頻寫手在連載時習慣想哪寫哪,為了讓讀者更有闖關打怪的感覺往往採用線性敘事,但編劇在改編時為了加快節奏,會把設定前置,提前讓BOSS出現,多用非線性敘事。觀眾在獲得全知視角的同時,探索感和成長感也相應減少了,簡言之,就是不“爽”了。
加不加感情戲?這是個問題
在早期男頻小說裡,除了打怪升級,男主開後宮的“種馬”套路也很常見。不過,為了突出爽感,大部分女性都形象單薄,是被物化的符號。這顯然不符合主流觀眾的價值觀。
“《鬥破蒼穹》裡就有很多直男癌名言,比如‘你穿成這樣不就是給男人看的麼?’不過天蠶土豆後面寫的《武動乾坤》《大主宰》就進步很多了。《武動》裡就有很多指揮官型女性角色,比如唐心蓮和應笑笑。”作為女性,小一雖然喜歡男頻小說裡的升級感,但也對物化女性的描述感到膈應,“這部分一定要好好改!”

其實在女頻小說裡,男性也同樣處於被觀看的位置,尤其是在女強文和女尊文裡。“女頻文的男主角,大多數能力是定型的,沒有成長。比如《花千骨》,花千骨自己升級很厲害,白子畫作為男主一開始就是頂級的。”賈東巖說。
不過,由於女頻文中的男主大多在身份和地位上高於女主,所以物化的意味並不明顯。相比之下還是男頻文的“種馬”套路更招人厭。在改編中,編劇往往會去掉種馬橋段,改成專一的感情戲。就算原著中沒啥感情戲,影視化後這部分也會被加強。
《莽荒紀》就是這麼做的。娛樂資本論此前曾採訪過《莽荒紀》的製片人林正豪,“總不能讓男主打整整65集的怪吧!整體上國內觀眾還是更喜歡看感情戲。”林正豪表示,為了增強情感表達,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擴充了大量男女主的感情戲和展現兄弟情的部分,不料遭到了原著粉的強烈反攻。

“狂加感情戲完全是觀眾定位失誤。現在的觀眾愛看什麼呢?要麼是純粹的愛情片,要麼是純粹的情節片。你看《軍師聯盟》的愛情線其實要比《三國機密》的淡,但完成效果要好得多。”賈東巖說。
看了有近千本男頻小說的草莓則認為,感情戲可以加,但一定不能成為主線。“《延禧攻略》就是爽劇的模板,開頭打怪是必須的,後面可以放慢打怪速度談談感情。”他提到最近另一部在播的男頻IP劇《夜天子》,“《夜天子》也是打怪路線,感情戲非常少,但發糖的梗很多。”這部劇的豆瓣評分是7.2,雖然不火但口碑不錯。
男頻IP劇真的沒出路了嗎?
《夜天子》改編自月關的同名歷史小說。原著並沒有《武動》和《鬥破》出名,但影視化的難度要低得多。“《夜天子》的故事性要強一點,本身也不是玄幻IP,其實是《李衛當官》《鹿鼎記》型別的濫觴之作。”賈東巖說。草莓也認為,月關的文比起天蠶土豆更重視配角,也沒有龐大的世界觀和大量特效“拖後腿”,確實更容易改編。

所以,男頻IP劇真的沒有出路了嗎?並不。跳出玄幻題材,廣闊空間大有可為。
但是這又面臨另一個問題了,因為男頻文發源於玄幻小說,所以現在大家熟知的圈內經典也多半是升級+種馬的玄幻小說。要麼就是《盜墓筆記》《鬼吹燈》這種盜墓題材。想在非玄幻男頻IP裡找一個知名度高的,很難。
不過,選擇小型非玄幻IP也有好處,那就是不會遭到原著粉的“綁架”。最近在播的還有一部劇《天坑鷹獵》,改編自天下霸唱的同名小說,原著是偏男性向的探險題材,但改編後的劇集卻瞄準了青少年群體,被主角王俊凱吸引來的觀眾也多半是女粉絲。“看小說的人沒有看劇的人多,市場上也是女觀眾居多。”該劇的監製馬筱楠說。這部劇的豆瓣評分是7.6,短評區幾乎無人提及原著。

賈東巖則提供了另一個思路,走智鬥謀略向,而非單純的武力升級。“女性觀眾其實很喜歡看智鬥戲,以前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除了官場男性外,女性觀眾也很多。”只是市面上重智力的男頻文太少了,大家熟知的《琅琊榜》,其實最早是在晉江耽美區連載的,是女頻文。

總之,就是儘量選擇好改編的,女性觀眾也喜愛的男頻IP。微影曾在2017年公佈一項資料,國內電視劇女性觀眾的比例達到69%。中匯影視創始人侯小強也曾向媒體表示,IP天然是女性向的。一方面女性重情感、重審美,一方面女性自帶傳播功能。

各種男頻大IP不斷被搬上熒屏,則是前幾年IP熱帶來的結果。《武動乾坤》和《鬥破蒼穹》都是閱文集團旗下網站起點中文網上的知名IP。在起點中文網上,付費點選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男頻小說。

“當時大家就跟著網上各種排行榜買IP,不管內容是什麼先買回來再說。而那些網站就更狠了,大概每半年或者每幾個月就更新一次排行榜,再製造一個新的前10名出來讓你們去買。”賈東巖說。他把這些影視公司積壓下來的男頻IP稱之為“不良資產”。
儘管業內對男頻IP的改編大多持懷疑態度,但廣大男性讀者在這方面其實一直抱有很強的期待。“男性市場一直是被壓抑的,做好了很容易出爆款。畢竟武俠劇已經沒落很久了。男生無劇可看,不代表他們不看。”草莓說。他認為把男頻IP強行改成女性向一定是難改的,還不如純粹面向男性市場。
因為男頻爽劇難覓,許多男性觀眾都開始追《延禧攻略》了。這是因為《延禧攻略》同樣走的是爽文路線,男頻文男主最擅長的就是“裝逼”和打臉別人,這和劇中魏瓔珞的屬性一樣。

男性讀者看《延禧攻略》的心理機制和看男頻爽文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傳統電視劇主要還是描述人與人的衝突,但男頻玄幻小說還有條隱藏衝突線,是描繪人與幻想世界的衝突。世界觀的表現力不會存在於小說的對話中,也是傳統編劇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在採訪中多次拿《延禧攻略》做正面例子的草莓最後總結道。說到底,還是因為玄幻世界難以完美呈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