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edger Fabric開發精要:測試Fabric網路環境
目標
熟悉 byfn.sh 指令碼的相關命令
能夠自動實現你的第一個Fabric網路環境
任務實現
恭喜你,年青人,你經過了漫長的苦修,且經過了諸多的煎熬之後,終於可以進入Fabric的世界,成功已經微笑著向你招手了。
Hyperledger Fabric 網路環境的構成較為複雜,由N個節點組成一個分散式網路,每個節點都有自己的實體身份標識;而且 Hyperledger Fabric 還可以通過 channel(通道) 將一個網路分割成為不同的私有子網,從而實現不同賬本資料的隔離性。所以,我們在使用 Hyperledger Fabric 之前,必須先搭建所需的網路環境。
搭建 Hyperledger Fabric 網路環境可以有兩種方式實現:
使用自動化指令碼實現
使用一個名為自動化指令碼 byfn.sh 的指令碼檔案自動構建一個簡易的 Hyperledger Fabric 網路環境並引導啟動,且自動生成相應的一些配置檔案,一般作為測試環境使用,本節內容主要就是講解此方式。
手動實現
為了適應不同的且較為複雜的場景,自動化指令碼方式就有些力不從心,這時,必須由開發/運維人員根據不同的情況,手動輸入相關命令構建一個相當複雜的網路環境。此種實現方式參見第三章的相關內容。
1.4.1 測試Fabric環境
1.4.1.1 byfn.sh都有哪些命令
進入fabric-samples目錄中的 first-networkd 子目錄





FAQ
如果啟動網路失敗怎麼辦?
如果啟動網路時發生錯誤,則執行關閉命令後重新生成組織結構及證書,然後再次執行啟動網路的命令。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改編,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