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次數堪比國足的ofo 這次還能重現輝

整個下半年,處於輿論漩渦中的“小黃車”似乎就只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闢謠。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的統計,ofo今年一共釋出了13則澄清的公告,單單第四季度,就釋出了五條,已經追上了中國足協最近澄清公告的釋出速度。
闢謠次數堪比國足的ofo 這次還能重現輝“黃”嗎?(圖片來自於www.google.com)
這些澄清的公告,主題無非是兩個。一個是ofo並沒有具體的出售計劃,另一個則是他們的資金狀況不像傳言中的那樣不可收拾。顯然,這個冬天對於ofo來說並不好過,儘管戴威剛剛給全體員工開過大會,要大家一同堅守下去。
ofo的押金什麼時候能退押金對於很多的普通使用者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為了使用者停止追討他們押金的念頭,ofo也想出了一些辦法。
上個月底,ofo推出了一項新舉措,99元押金使用者一鍵升級為PPmoney的新使用者後,可實現永久免押金騎行,還可在PPmoney享受出借福利。然而,這一措施僅僅施行了不到幾個小時,就被迅速叫停。用押金的權益去購買理財產品,恐怕大多數想要退掉自己押金的使用者是沒辦法接受這種留住押金的方式。
目前,ofo官方給出的押金退還時間為0-15天,要知道原來最長押金退還時間為3天。ofo方面給出的官方說法為辦公地址的變化所帶來的伺服器遷移,需要比以往更多的時間。不過,大多數人都清楚,ofo的資金鍊很明顯出現了問題。
闢謠次數堪比國足的ofo 這次還能重現輝“黃”嗎?(圖片來自於www.google.com)
其實就在最近兩個月之內,ofo公司CEO戴威的動作頻頻。先是在員工大會上,戴威向員工承諾,ofo並不會倒閉。一週之後,戴威又釋出站內信,宣佈了組織架構調整和升級的訊息。這些調整傳達的訊息只有一個,那就是ofo還有一線生機。然而,這些調整並非做給外界看的,反而是做給公司內部員工看的。
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全面降溫,整個行業大部分小公司也都面臨著倒閉的局面。其中,酷騎和享騎是比較鮮明的例子。僅存的幾家也都被巨頭吞併。摩拜賣給了美團,小藍單車則已經歸屬於。市面上唯一獨立運營的共享單車巨頭就是ofo了。
戴威的希望非常簡單,那就是ofo既能夠成功融資,也能夠保持其獨立性。只不過,他對於整個市場的變化還是估計不足。2016和2017年是共享經濟最為興旺的時候,也是風口上的豬最多的時候。當泡沫退卻,市場迅速降溫,沒有穩定資金鍊的情況下,ofo還想保持獨立性更是難上加難。
闢謠次數堪比國足的ofo 這次還能重現輝“黃”嗎?(圖片來自於www.google.com)
ofo本有機會大大方方將自己出售給滴滴,然而無論是出售的價格還是收購後權力的轉移,都很難讓戴威滿意。等到下半年,滴滴出行狀況頻發,彼時戴威即便想要程維“出手相助”,也變得難上加難了。
戴威需要給他的員工打氣,小黃車已經抵押給了阿里,沒有其他資金注入的情況下,手下的員工是他最大的財富。當下的市場中,想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非常不容易,更何況是處在寒冬中的共享單車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