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內容電商之路

自我配圖
寫在前面的話
內容消費時代?這並不難理解。
Now,開啟手機淘寶,你可以很容易地發現這裡幾乎快變成一個媒體矩陣。資訊類的淘寶頭條、品質生活向的有好貨、偏女性使用者的愛逛街、注重場景化導購的必買清單等各個內容產品佔據了首屏最顯眼的位置,據說就連猜你喜歡板塊,也將不僅僅猜你喜歡什麼樣的產品,還會猜你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使用者進入手機淘寶瀏覽時,他們已經從消費產品逐漸過渡到消費內容,消費升級讓他們更在意這個過程中的體驗,購買路徑從簡單的搜尋,變成在內容中發現需求。
一、電商核心問題

電商核心問題
電商核心問題:選品、供應鏈效率。
一般而言,電商到最後其實解決的是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買的爽,就是指使用者更好地去買到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並且購物過程是非常愉快。(買得到,買的愉快)
第二個事情是好服務,就是買同樣的東西,能夠有更優惠的價格,送貨、退貨速度會更快、諮詢答疑服務都到位。(優惠渠道,時效,)
本質上在所有的電商裡面,都是要在這兩者當中去解決和提高。
二、它們目前解決了“核心問題”?

解決了即變競爭力
我YY發現,其實我們是從電商產生到現在任何能夠做的很偉大的電商企業,阿里、京東,都是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當中的任何一個。
(淘寶)阿里巴巴解決的是第一個問題,也就是選品(買的爽)的問題。 當時消費者最大的痛點是買不到,所以淘寶的核心優勢就是有海量的貨物供給消費者選擇,然後價格也更加便宜。
而在另一方面來看,京東和唯品會解決的是第二個問題,也就是供應鏈效率(好服務)的問題。 他們分別用各自的方式讓消費者買的更好,服務更方便,他們這些渠道買到的東西會比別的渠道更加便宜,他們解決的是第二件事。
那麼回到主題,我認為內容電商其實是嘗試在“買得爽”方面去做更大的優化。它主要通過豐富各種形式的內容,如直播、社群、達人購等等,去吸引和引導使用者在享受娛樂體驗的時候,完成購買。達到一種很自在“邊逛邊買”狀態。
三、淘寶內容之路
(1)歷程
在內容電商這一方面,做得最好阿里系的淘寶,所以接下來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淘寶是怎麼去做內容的。
首先看它的一個歷程:

淘寶內容化歷程之路
通過這幾個時間點的說明,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知道淘寶是逐漸向內容化去發展,並且發展到如今還是非常成功的。
(2)淘寶矩陣圖
我YY畫了個圖,就是目前淘寶的app的內容矩陣圖。

淘寶內容矩陣圖
內容分為幾大模組,有商品導購、內容導購、偏好推薦、社群推薦。
並且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也把各種的內容當作是彈藥,然後利用個性化這個武器,覆蓋到各個場景下,更好的引導使用者去購物消費。
在這麼多的內容模組,我本人感知最為重要的就是“內容導購”。說白了就是讓好讓你擁有一個很好的體驗,去買東西消費。 所以我接下來的分享,也會著重在這一塊,也算是對內容電商再逐步深入探討。
四、內容導購分析
內容導購呢,我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場景導購,第二部份就是電商直播。
(1)場景導購

淘寶“場景導購”核心模組
所謂場景導購,我覺得就是按不同的人群、品類性質,去做一些內容頻道,引導使用者消費。
說白了,就是像一個商場,有買珠寶的專區,也有吃的專區、更有化妝品、看電影等等的專區, 你是喜歡什麼人,你就去這個專區。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知道喜歡什麼,沒關係我有個性化,那我就猜你喜歡,推薦你這個專區。
那麼看下淘寶有做了那些場景導購:
針對消費媒體,(各個專業媒體、自媒體、達人釋出的產品資訊)推出了淘寶頭條;(天貓APP有天貓熱點、京東APP有京東快報)
針對精品商品品質生活指南,推出了有好貨;(京東APP有發現好貨)
針對購物場景的指南,推出了必買清單,必買清單是在2016年1月18日上線的產品,目前整個發展趨勢良好;
針對女性愛逛街購物的特性,推出了愛逛街;
針對現在比較火的視訊直播,手淘首頁已經推出視訊直播的產品;
還有淘我要、海外求購、每日好店、猜你喜歡等。
這裡還要提一下淘寶頭條(每日一色):從色彩維度衝擊使用者視覺,實現內容、趣味導購的時代正在開啟。
電商的不同消費場景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機會。讓不同購物場景能夠沉澱下來,與使用者產生更緊密的聯絡。 在各種內容的基礎上再個性化進行干擾。同時京東APP在這邊也不斷髮力上線各個內容頻道,如發現好貨、店鋪頭條、降價排行等都是為了增加內容。
(2)電商直播
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內容導購,就是電商直播。如果說內容熱門,那麼直播可以說是熱門的戰鬥機~~~因為這個直播的概念太大了,所以我談談在電商直播之中的幾點發現。
A.為什麼要做直播?
我的理解是這樣D:存在必有道理,肯定是共贏的事情。 所以分為角度去看。

1.使用者側
a.購物體驗、決策:
在過去,使用者在天貓、京東搜尋出大量的商品,好的商品使用者搜尋出來將進行不斷地比較,陷入選擇恐懼症;而在直播中,網路紅人將充當意見領袖,在專業領域進行講解,比如服飾搭配、運動器械使用等等,將產品擬人化。
並且有些商品的屬性,如化妝品我更多關注它怎麼使用,如數碼產品我更關注他是否值得。這些都並不是簡單的通過硬廣、圖文推薦,很難了解到某些商品的資訊。 而有了直播,我則更好去了解到商品,並且通過互動的形式,是動態的去接觸到商品,是豐滿型的體驗。
b.社群圈子:
某個IP內容的發起者,還是內容的本身,往往是代表著某一群使用者的“價值觀”,他們默認了這個內容,等同心中找到一個情感的訴訟,並且在此過程發現還有很多“同伴”,類似找到了大本營的社群,他們都和自己一個價值觀,於是體驗上升,更可能會發展成社交體驗。
2.商家側
a.廣告效果
傳統營銷上做完推廣之後,並不是很清楚實際的廣告效果。但是直播把看和買結合在一起,“邊看邊買”的模式現場能讓商家當場得到轉化率資料,
尤其天貓使用者明確是為了購物而來,轉化率甚至到達10%至20%之多,變現能力明顯高於其他直播平臺。
b.營銷價值
以往很多品牌每年都會策劃幾場新品釋出會,但並不能很有效的帶動銷售,因為線下營銷和線上購買是脫節的。這是很多品牌商都會遇到的問題。
但是在天貓直播中可以實現“邊看邊買”,實現線上線下即時互動。
c.沉澱吸粉
對於商家/品牌, 去營造一個有價值的內容,會吸引到一批使用者。那麼此時使用者後續也會更多去關注你,訂閱你的訊息,形成品牌群效應。...
3.平臺側
有趣的直播進行分享,吸引更多使用者進來,並提升粘性,實現二次流量回流、變現。
即通過關注某個達人或者品牌等等,當這類直播再推出,又再喚起使用者來觀看,形成二次流量利用,營銷,進而轉化。
使用者流量的最大化,天貓直播還會將它所合作的品牌直播頁面同步到手淘的各個平臺,幫助品牌商、媒體是實現一站式直播頁面投放。與此同時,天貓直播還提供“直播轉點播”等一站式直播方案,品牌方一次對接,全網通用,並可以把直播頁面同步到所有外部渠道進行品牌宣傳。在技術方面,天貓已具備完善的直播技術解決方案,對接手機直播、無人機直播等市場上所有可以用直播訊號源,從視訊採集、處理、分發都實現自動化,商家、媒體和行業小二可以輕鬆操作,自主直播。
未來,天貓將把直播的後臺連結同時共享給品牌賣家和媒體,而且這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家開放給商家、媒體,為品牌活動服務的直播平臺。屆時,商家和媒體可以在直播中實現品牌營銷互動,如品牌定製、品牌線上與網友及時互動、邊看邊買、彈幕、密令紅包、抽獎、搖一搖,活動直播與紅人直播同步,媒體達人多視角直播等。天貓直播將會對這些直播內容進行排序,並且將它們通過個性化推薦的方式推送給使用者。在天貓APP的獨立直播頻道,為品牌商家無縫實現引流進店、邊看邊買。
前不久召開的“淘寶年度盛典”上,手機淘寶負責人蔣凡曾表示,“建立內容生態、社群化”將是手機淘寶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手淘要為內容創作大開方便之門,讓不同購物場景能夠沉澱下來,與使用者產生更緊密的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