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公交?為未來的巨型城市交通而生!
編譯/JJW
來源/https://weburbanist.com/2017/08/25/gyroscopic-public-transit-concept-hovers-above-traffic-at-varying-heights/
本文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由貓眼科技(maoyanTC)釋出
在技術奇點到來之前,也許優先會讓我們感受到鉅變的將會是超級城市的出現。隨著活躍人口不斷增加,一些核心都市將會隨之成倍擴大,最終吞併所有周邊的區縣,形成一座半徑數百公里以上的巨型城市(首度北京正在新建七環)。為節省道路空間,未來城市的交通系統將逐漸變成人車立體分離,以城市為中心的中長距離交通工具也會陸續出現(區際高鐵、載人飛行出租)而傳統的公交車也將會慢慢退役,替代它的會是什麼呢?
未來城市中也許會出現這樣一種景象——懸空的圓盤形公交車、貨車或者應急救援車輛在其他機動車輛的上方行駛,在指定的站點下降到地面......這或許是飛行汽車到來以前一個更容易實現的概念。
陀螺巴士 圖源/dahirinsaat.com
俄羅斯的概念設計公司達·因薩特(Dahir Insaat)為我們構造了這樣一個未來交通的新設想,雖然從外觀上看起來有點像之前我國秦皇島的那個“巴鐵”(PS:後來經確認,“巴鐵”是一個的騙局)。那麼這個“陀螺鐵”的構想又如何呢?
巴鐵騙局 圖源/news.ifeng.com
在介紹這一概念的視訊中,該公司解釋了這套系統的工作原理。
“陀螺巴士”只有一層空間,它可以載人、運貨也可以變身成諸如消防車、救護車之類的應急交通工具。從上面俯瞰就像個“大餅”,底部由兩根高強度可升降的驅動軸支撐,可升降設計的目的是可以滿足原本已經建好的複雜道路環境比如穿越行人天橋、升降立體式交匯等。
因薩特團隊認為這可能會比之前的概念更為成功。他們從電動機控制領域的最新發展中汲取了靈感,研究開發出這樣一種“可以滿足當前所有安全要求的陀螺汽車”。
現有城市的道路通常已經是飽和的了,除了限號或者開闢新的道路,很難緩解未來超級城市的交通需求。於是,設計師提出了這樣一種建議——利用道路未被使用的中間地帶。它不用像地鐵那樣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挖掘隧道,只需要將城市道路路面的“隔離線”改造成內嵌式軌道即可。
這樣的陀螺汽車可以適應現有的道路基礎,同時不影響下方的常規車輛正常通行。它可以上升得足夠高,以安全地越過大多數車輛,沿著車道之間的地帶執行。
該車輛本身擁有輕巧的車身,既可以設計成可以容納許多乘客的公共交通,也可以作為中短途出行的商務豪華休息室。視訊中,設計師還解釋了這一概念如何運用到消防等緊急救援方面。
但是這個概念也難免會受到一些人的質疑。比如,當車輛高速撞擊其支柱時會發生什麼?現有的交通擁堵狀況是否會佔用其軌道導致無法順利通行?這一型別的技術細節似乎還沒有完全充實,但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想法。
我們的公共汽車服役這麼多年,好像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不過用不了多少年它終將會被新的交通工具所替代。關於未來的交通,大家可能會想到飛行汽車之類的東西。嚴肅的說飛行汽車是不靠譜的(有的也都是炒概念坑政府的錢罷了),因為我們還沒有發展到“空天城市”的那種形態。
那麼近一點的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呢?這裡有一個偏理性的設想:未來交通將逐步實現人車立體分離,更多的主幹道路面將逐漸分配給無人駕駛、立體運輸、個人載具等交通工具,行人可以通過地下通道、地鐵站、區際高鐵直接到達目的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