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產品經理實戰課程學習(一)
矽谷產品經理實戰系列課程主要從三個方面講解。一、產品經理的基本功,包括如何尋找使用者需求、如何確定需求優先順序、如何撰寫用例等。二、提高管理團隊的能力,這部分會指導你如何高效地與開發、測試、設計、運營等同事溝通與協作,來達成專案目標。三、如何快速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包括了知名企業的產品經理是什麼樣子的、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的區別、優秀的產品經理是什麼樣的、如何準備產品經理面試等等。
曲曉音老師講解了他對優秀的產品經理的認識,而結合使用者畫像的概念,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提到了優秀產品經理的使用者畫像。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具體的任務描述讓每個產品經理都清楚自己做事的基準和參考,而不是以往大家談論優秀產品經理時,只會講到一些特性,如:邏輯思維強、善於溝通、業務思維強等。
結合我們公司的實際情況,具體描述如:小A為一名工作了5年的產品經理,他每週都會到業務部門瞭解他們使用產品的情況,和他們溝通目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在團隊資源緊張時,他能夠快速識別問題的影響範圍和程度,合理制定需求優先順序。他在工作中樂於助人,時常引導其他產品經理更快速地輸出方案,讓其他人有了更快的成長。每個季度初,小A都會制定系統規劃方案,並與業務方溝通季度重點專案,確保雙方達成一致目標,並不遺餘力地推動專案目標達成。
課程中還講解了一些對產品經理工作的誤解,我們主要是做供應鏈產品,而且是面向公司內部業務人員,我們也有一些要注意的點,比如:不要太執著於原型設計,更應該關注是否真正抓住了使用者痛點,系統方案是否真的解決了業務問題,目前的方案是否最合理的,資料流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場景遺漏等。同時,也要多思考產品經理如何高效地跟開發、測試溝通,如何避免需求進入開發和測試後產品經理反覆講解需求的問題。
關於使用者需求,我們一定要明確產品或功能的目標使用者,且一定要到細分的目標使用者,比如採購管理系統的目標使用者是採購部的人員,但採購部又有很多子部門,而採購管理系統也有很多細分的功能,比如採購訂單跟催的功能的目標使用者可能就是採購跟單員,而非採購員,也不是供應商管理人員。而採購訂單執行的使用者則是採購員,供應商系統的使用者是供應商等。一定要具體到細分的角色,才能知道我們的使用者關注什麼,他們真正的痛點是什麼,而不是每次調研需求時都面對採購部對接系統的人員。
使用者問題說明的方式能夠讓我們準確地識別到使用者的痛點,避免一開始就陷入功能設計的陷阱。具體描述為:作為XX(什麼樣的使用者),我想做XX(什麼事情),從而幫助我XXX(達到什麼目的)。比如,針對庫存系統增加貨主維度管理庫存來講,使用者問題說明描述為:作為貨主負責人,我想區分我負責的庫存數量還有多少,來指導我制定更合理的銷售策略和備貨策略,避免缺貨和庫存積壓。一旦我們沒有挖掘到真實的使用者需求,就沒法以很合理的語言描述出來,也就能夠提醒我們再深入分析下使用者的痛點。
矽谷產品經理實戰課程每週都在學習,然而我們團隊每個人以及我自己能夠吸收多少,關鍵還在於自己是否原因花資訊整理,願意結合工作進行思考。

第一週學習內容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