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產品經理必修課(二):內容發現的幾種設計方式
一.使用者對獲取內容的不同需求

來自Youtube上看到的一個視訊
隨便看看型-推薦
這種使用者往往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比較懶,希望快速能夠有內容來打發時間。
針對這種需求,產品最主要的解決方案就是以推薦的形式解決。
部分傾向型-主題
這種使用者依舊是想要看一些內容來打發時間,但是對自己想看的類別有比較模糊的偏好,比如想看愛情類、恐怖類。
針對這種需求,產品最主要的解決方案是採用分類、主題等方式為使用者推薦內容。
明確目標型-搜尋
這種使用者通常是帶有比較明確的內容尋找目標,比如搜尋。
前兩種型別所佔比例最多,搜尋型使用者佔比較少,本次暫不討論。
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通過不同的內容推薦和組織的形式進行頭腦風暴,設計內容發現。
二. 內容推薦的幾種形式
個性化推薦
通過建立使用者的興趣畫像方式給使用者更精準的推薦適合他的內容。
什麼時候我們需要個性化推薦?最重要的我認為需要兩個條件:
1)條目數量達到一定數量級,增長相對穩定,比如音樂曲庫一般是百萬級,淘寶商品庫上億級,大量的長尾內容需要被挖掘和有效分發,只有資料足夠豐富時才適用推薦系統,否則效果不如規則。
2)具有媒體性的產品
例:今日頭條

附近
根據地理位置來推薦內容。
熱門
根據瀏覽量、點贊、收藏、CTR資料推薦熱門內容。
最新
最新上傳的內容,一般用來提升新內容曝光。

簡書
精選
通過運營或編輯人工篩選出優質內容推薦。

Flipboard紅板報
訂閱/關注
推薦使用者關注的資訊賬號或創作者更新的內容。

小紅書
三. 內容的組織形式
除了內容推薦的維度以外,內容通過什麼樣的形式聚合起來也非常重要。
組成不同內容形式的主要有以下元素:
分類

網易新聞分類
動態

即刻動態
話題/Tag

豆瓣話題
活動

網易美學活動
專題

好好住專題推薦
媒體號/創作者
評論

網易新聞跟貼頻道
那麼,我們嘗試把推薦形式+組織形式組合起來看看。

手繪示意圖
如:訂閱+創作者

西瓜視訊訂閱的創作者更新視訊
熱門+評論

網易雲音樂評論
最新+專題

網易嚴選-新品放映室專題
……
理論上,我們可以獲得(推薦形式)6*(組織形式)7=42種組合方案。
以此類推,如果我們再增加一個內容型別的維度(即文字、圖片、視訊、問答)和推薦形式進行組合,又會得到另外維度的不同方案。
這種將元素打散重新組合的方式很適合我們去拓展思路,最終我們需要結合使用者實際的需求,選擇其中適合我們業務的內容設計。
寫在最後
第二期姍姍來遲,關於內容產品的資訊組織形式歡迎大家和我討論。
在下期,我們會開始重點介紹關於個性化推薦產品。
1)如何建立產品的內容池?
2)個性化推薦產品基本流程搭建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