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產品經理必備大招之換位思考
前言:
上一篇我們通過產品、需求和使用者三個概念的分析說明了 ofollow,noindex">獨立思考 的重要性,本篇主要介紹產品經理更為熟知和更重要的能力大招:換位思考能力。
換位思考應該是產品經理常掛嘴邊的TOP5詞彙之一了。在設計產品時我們需要有同理心,去考慮使用者的感受,換到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功能。那麼除了需求分析之外,產品經理在哪些場景需要換位思考,及如何有意識的培養自己換位思考能力呢?

產品經理實戰派 - 換位思考
為什麼我們需要換位思考
-
首先,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每個人由於成長環境、人生經歷、教育背景、工作流程及生活圈子的不同,對同一件事情上判斷標準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謂的”三觀不同”。對於產品設計而言,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產品,便會產生屬於自己的體驗標準和操作習慣。這也就決定了大家對某一功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因為你習以為常的某個互動他人可能根本沒用過,或者根本不看好。
-
其次,利益取向不同會造成彼此的立場不同甚至對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談判了,如果一方堅持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那結果往往是談判失敗。要想談判順利,最先要做的便是換到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的利益價值點,方可知己知己進退有餘。
-
最後,人的生存本能中便是常以自我為中心,人性使然。大家潛意識都認為自己理解的便是全部事實,做出的決斷也通常以自我為中心的。尤其是在體驗產品和分析功能設計時,有些判斷往往是非常感性和主觀。
何為真正的換位思考
-
換位思考的本質在於理解對方的立場並用其價值標準來判斷事物。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你能用別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而不是換個位置仍然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別人。
-
要做到以上的要求,首先要理解對方的立場,包括他本人在事件中所處的位置,需要呈現出的角色特徵如何,也就是讓自己代入對方的位置觀察。然後思考對方為什麼要如此表達,是基於什麼樣的判斷標準,在意訴求點是什麼,對方本人是如何思考這其中的得失利弊的。也就是我們常說中,產品經理首先要學會變成使用者。
產品經理需要在哪些環節特別注意換位思考

產品經理實戰派 - 換位思考出現的環節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中同理心的重要性我們不細談了。大家需要時刻記住產品是為使用者設計而為非產品經理自己。可以深度的訪談、參與式的細心觀察或者把自己放在跟使用者完全相同的背景下,才能更好的理解使用者的需求。
專案管理
產品經理除了跟使用者打交道,更重要的便是溝通說服專案中其他團隊夥伴了。要想有效的驅動大家完成專案,在遇到問題和紛爭的時候最先做的便是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同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對方的反對是基於什麼樣的目標和理由,是因為工期、成本、預算還是對方壓根不認可這樣的功能設計和流程?然後基於大家共同的專案目標,提出更符合雙方利益訴求的解決方案。
業務溝通
無論是聽取上級的指令,安排指導下級具體事項還是協調平級的資源,最需要的便是換位思考,聽明白和想清楚對方要的是什麼。比如領導有時並不會說的很具體,這就需要產品經理站在領導的立場思考其對本任務的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期望,最後的衡量標準是什麼,為什麼要如此安排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最終的產出和對方的期望一致,也更能得到對方的支援。
求職面試
面試的過程是尋求雙方匹配度的過程,具體就是職位的能力要求和求職者真實具備或整體表現出來的能力的匹配。匹配度越高成功率也就越大。求職時,要換位思考,如果我們自己就是面試官,最喜歡什麼樣的求職者、希望他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能力是加分項,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最大欣賞。同時,在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時要考慮對方提問該問題的訴求是什麼,什麼樣的回答才能展示出符合對方要求的能力等等。
如何有意識的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首先要多去體驗和觀察
要了解對方的立場,最好的辦法是不放棄任何體驗和觀察的機會,去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互動特徵、潛在需求。比如在地鐵上觀察他人使用某個APP的習慣,旁聽大家對某個功能的理解,邀請使用者在分享他們的使用方法等。觀察的越細緻,才能越能理解對方的立場。
體驗產品時做普通使用者而非專家使用者
普通使用者使用產品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或得到某種利益價值。他們知道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遠不會產生學會所有功能的想法。一個使用者可能永遠不知道微信的”版本更新”功能是在我的-設定-關於微信-版本更新這麼深的路徑下面才能找到。而大部分的產品經理都是專家型的,因為有產品設計的基本功能,更願意去鑽研細枝末節,常常陷入到各類功能的”優化”中,忽略了大部分使用者是不具備專業知識的。
主動幫助和承擔,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在一個專案團隊中,產品經理不要一味的”協調式安排”其他職能的工作部門,而是要主動幫助和承擔一些邊緣工作。這樣除了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大家在溝通的時候話語體系保持一致,還能更瞭解對方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為換位思考和解決專案問題打下基礎。
還有幾個小Tips
-
做任何溝通時,不過早帶入個人的預設和價值判斷,你認為別人應該知道的≠別人知道的,而是客觀的聽完,總結對方的訴求後再溝通。過早的立場假設往往起到反作用,雙方都覺得彼此沒法溝通,更有甚者出現”被打臉”。
-
嘗試給父母或非專業人士去解釋或說明問題
-
有幾本關於思考的書可以看一下:《水平思考》、《走出思考的誤區》、《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等。
關聯閱讀:
本賬號主要記錄一些日常學員的問題的總結性答案,後續會慢慢更新一些實戰性的技巧,如功能設計、使用者體驗原則、專案管理技巧、行業深度分析等。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和推薦。感謝!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實戰派。

產品經理實戰派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