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品牌“地鐵二號線”專案背後,還有很多未公開的故事
撰文:Darcy、Roy
上個月,
由廣告線人發起,
數英組織聯合18個品牌搞了一件大事。
我們通過代號為“地鐵二號線”的活動向外界傳達:廣告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的發現者。
點選檢視案例詳情:ofollow,noindex">
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46101.html
在“地鐵二號線”背後,
還有很多未曾公開的故事和小插曲,
這次終於可以告訴你們了!
歷時半年,反覆推敲
這次“地鐵二號線”活動,並不是數英臨時突發奇想,而是在四月份的時候就開始祕密策劃。
數英發現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偷偷地“混進”了大量的品牌和廣告資訊。有些我們可能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有些已經成為生活當中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能會藏有一條品牌廣告,就跟地鐵車廂裡形形色色的人一樣。
對於地鐵二號線的創意來源,一案表示:
我們發現地鐵是個講故事的有趣場景,一節節的地鐵車廂,正像是每天準時上演的天然小劇場。它既是日常的自然載體,同時又可以講述生活的多面性,所以最後我們確定了地鐵二號線這個執行方向。
本次地鐵行動,創意和執行層面上儘可能的還原生活、一定要真實,不做作,讓使用者看了感覺就是在乘坐地鐵。
在專業度以及彼此熟悉程度做了充分的考量後,數英邀請了幾位創意夥伴例如主創團隊一案、插畫團隊IDDI,動畫團隊青芥製作以及H5團隊MEO,一起加入這次創意實驗。
一案表示:
找到他們合作是一種偶然的緣分,現在回顧下來可以說非常得流暢。不僅溝通和執行的效率很高,三家制作方都在專案的細節和品質感上做到了極致。這次需要聯合這麼多品牌,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第一次, 但我們最終還是很順暢地完成了整個執行過程。我們很幸運、也很感恩。
雖然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只有幾分鐘,但是很多東西,反反覆覆改了有好幾個月,最終才呈現出現在的樣子。
像是負責插畫執行的IDDI,在創作風格付出很多精力。 他們嘗試了很多不同的畫風,包括狂拽酷炫的卡通風、無線剪紙風、有線平塗版風等等,畫面需要精確到一兩個畫素,去看哪種線條會更好一些,最後選擇了1.5畫素黑色線條……
插畫團隊的前期線稿圖
在人物的配色上他們也做了充分的考慮,儘量讓視覺調性的整體統一和區域性差異性。
像是 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灰度區別?互補色用多少?什麼顏色的人物跟什麼顏色的人物放一起等等……
雖然已經擁有成熟的技術開發能力,為了儘可能讓使用者獲得最佳的體驗,H5製作團隊MEO 在後期的載入速度、操作流暢度、互動體驗方面反覆地優化、除錯。
但整個專案的困難不僅存在於製作方面。
“地鐵二號線”旨在揭露真實生活,勢必要真實還原地鐵車廂內的真實場景,背後團隊為此做出大量努力。比如IDDI的創作者們平時不怎麼坐地鐵,但為了這個專案。他們特意在假期時把北京的地鐵6號線坐個通關。剋制住玩手機的衝動,盯著周圍人看來看去,儘可能的去收集、理解一些真實情景和人物神情。同時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深入體會到了每一個細小的情景中的真實共鳴,感受無處不在的品牌價值。
在還原真實之後,又如何讓“地鐵二號線”以一種藝術的方式被人感知?在動畫執行團隊青芥製作 經歷了三次的藝術創意的碰撞,從最初的一個短片,到一個作品,再到最後藝術品呈現。正是數英與創意夥伴們不斷的交流、溝通並且深化理解,才碰撞出最終這一部體現生活的作品。
品牌聯合,共同發聲
構思完成之後,為了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數英聯合了18個品牌共同發聲,並將每個品牌融入到H5的內容當中。
而每一個品牌,實際上都服務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
一案表示:“我們的主題叫"揭露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是什麼?真相就是每個人都不會只選擇一個品牌陪伴你的一生。為什麼我們會找到18個品牌來參與?一是我們希望有更多服務日常生活的品牌們參與進來,另外這次受到執行週期限制,也只能和18個品牌一起玩了。”
點選檢視案例詳情: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4888.html
品牌方們也十分願意加入到數英的這次活動,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數英的萬人迷魅力(2333開個玩笑),而另一方面在“地鐵二號線”當中,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品牌元素。這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次新穎的互動玩法。
MOUSSY:
首先數英網在傳播營銷行業的影響力讓我們相信,通過這次一起玩的機會,能夠讓更多人瞭解到MOUSSY是一個潮酷有趣的服裝品牌。另外,以地鐵二號線還原真實生活場景,自然融入品牌元素的形式也較新穎,所以願意和數英一起聯手進行這次合作嘗試。
蔚優:
之前有過合作,我們信任數英。而且,今年蔚優剛宣佈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消費者們對我們這個遠道而來的芬蘭品牌不甚瞭解,這時候適時地玩一波接地氣的social,能夠拉近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我們並不排斥競品同框,在這個共創的年代,就是大家合作共贏一起玩,而消費者很聰明,他們看得懂誰更會玩。
百雀羚:
大家經常“聚聚”挺好的,品牌做出了任何東西,最快影響的都是行業內的人.我們經常看到的刷屏現象,也經常是由行業內的人為原點開始裂變反應。品牌應該要和明星一樣,經常有個party什麼的,光鮮亮麗出來曝光一下。不同的是受眾更明確吧,這樣會讓主題來得更明瞭~
攜程:
多品牌聯動的核心,是發起方數英從中斡旋協調。由於品牌眾多,所以呈現1+1>2的效果。而且這次有一個共同的使用者洞察主題,從使用者接受度來說,可能比單一品牌主導的品牌形象強灌輸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
發現廣告的價值
藝術源於生活,而廣告其實也是如此。
正如前陣子《筷子篇》被重新熱議一樣。源於小時候學用筷子吃飯的生活經驗,然後將其發散擴充成為一支公益廣告。源於真實生活的洞察的廣告,即使時隔多年依然令人感動!
作為廣告行業中的一員,數英包括廣告線人,一直以來都在努力讓優秀的內容呈現到使用者眼前。因此,我們在H5中增加了一個小互動,希望人們能意識到當越來越多有意思、有創意的東西被發現時,讓原本忙碌、瑣碎的生活會多了一些美好。
感謝一直支援數英的認證作者、自媒體們:千尋(廣告Girl)、潘二蛋(廣告百貨)、小呆(H5廣告資訊站)、鄧哥(文案與美術)、李怡(百聞不如怡見)、一木(文案匠)、社會化營銷快訊 等轉發、報道,幫助我們讓“發現生活中的廣告” 理念可以觸達更多的人。
廣告一直以來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不過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改變著它的存在方式。比如我們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其實產品本身,它就是一個廣告。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產品的感受評價,也是廣告。也許我們感知不到,但它卻時時刻刻地存在於我們身旁。
坦白地說,這次活動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數英一直保持開放的姿態,願意聆聽所有人的想法。未來我們也會和更多的品牌方、創意夥伴合作,共同為廣告這個行業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