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與蘋果打架,原因沒那麼簡單
摘要: 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因為涉嫌侵犯高通專利,禁止7款iPhone在中國銷售。
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因為涉嫌侵犯高通專利,禁止7款iPhone在中國銷售。
天下網商記者 王金成
7款iPhone手機,今後不能在中國賣了。
12月10日晚間,美國晶片巨頭高通宣佈,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同意其“在中國禁售部分iPhone手機”的請求,意味著今後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共7款蘋果手機將被禁止在中國銷售。
中國是蘋果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2018年蘋果第四財季,大中華地區營收114.11億美元,佔全球營收總額的18%,地位僅次於北美和歐洲。
《財富》雜誌認為,中國法院此次的裁決可能會對蘋果公司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目前在國內京東、蘋果官網等平臺上,相應的iPhone機型的銷售都顯示正常。
7款iPhone將在中國禁售
去年12月,高通以侵犯專利為由,在全球6個國家發起了針對蘋果的50多場官司。
一年之後,在中國率先宣判了。
12月11日,就在高通福州中院的判決結果後,蘋果公司就提出了上訴。
不過,《中國證券報》引述福州中院相關人士的話表示此案沒有二審的可能:這項裁定事項屬於專利禁制令範疇,只有一審,不可上訴,沒有二審。這個禁制令將適用於全國範圍。
高通告蘋果的理由是,蘋果公司在觸控式螢幕上調整照片大小和管理應用程式兩項專利上侵犯了其權益。高通的總顧問唐•羅森伯格曾表示,“我們十分珍視與客戶的關係,不傾向於通過訴訟向法院尋求支援,但我們也對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必要性堅信不疑。蘋果公司一直從我們的智慧財產權中獲益,但卻拒絕為此向我們支付費用。這些法庭判決是對高通廣泛的專利組合實力的進一步認可。”

法院的裁定書,來源:第一財經
蘋果對此迴應:“高通試圖禁止我們的產品,是該公司的又一絕望舉動,其非法行為正受到全球監管機構的調查。”同時,蘋果強調,當前銷售的iPhone 手機都預裝了iOS12系統,並不侵犯所涉及的兩項專利技術,並且已經提交解除禁售令的申請。
路透社稱,蘋果大可對其手機軟體進行修改,從而規避高通的專利,繼而可以繼續對華出售產品。
摩根士丹利也支援了這種看法。他們認為,這個禁令範圍有限,因為僅適用於使用iOS11作業系統的手機。“目前蘋果裝置安裝基礎的70%執行iOS12,並且在售的所有裝置都安裝iOS12。”
相比之下,《金融時報》就沒有這麼樂觀。他們在報道中稱,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年營收超過500億美元,佔了總銷售額的五分之一。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們估計,在華銷售的iPhone有多達40%是較舊的型號,如果該禁令得到執行,蘋果可能會損失約120億美元的年營收。
高通與蘋果的恩怨由來已久
這場判決背後,其實是高通與蘋果的由來已久的恩怨。
高通公司在通訊領域擁有13萬項專利,包括晶片、移動通訊等必要技術。無論智慧手機是否使用其晶片,都避免不了使用高通研發的專利,所以在手機通訊領域,每家智慧手機廠商都需要向它交“高通稅”,每部4G LTE智慧手機都要將售價的5%作為專利授權費交給高通。
此前,蘋果公司每年要支付給高通20億美元左右的專利使用費。2011年-2015年,蘋果公司的iPhone一直在獨家使用高通的基帶晶片。

高通與蘋果的恩怨情仇
但是,蘋果並不心甘情願交給高通這筆授權費。
從2016年開始,蘋果開始在一部分iPhone7上使用英特爾基帶晶片。2017年,iPhone8上同樣也是採用高通和英特爾兩種晶片。去年1月,蘋果在美國聖地亞哥聯邦法院起訴了高通,稱高通從銷售額中抽取份額作為專利授權費的做法違法,要求退回10億美元。同年4月,蘋果正式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
這種做法,也讓高通的營收大幅下滑。從去年第四財季開始,高通公司業績下滑高達90%。據高通的說法,蘋果欠其70億美元的專利費未支付,這是一種嚴重的強盜行為。
到今年9月份,蘋果在iPhone XS、XR 等機型徹底拋棄了高通的基帶晶片。
蘋果的做法,對高通的影響非常明顯。
高通擁有兩個核心業務部門,其中一個部門的工作就是向智慧機制造商提供專利授權,他們的大部分利潤來自於此。2017年,專利授權費已經佔到高通公司總利潤的60%以上,蘋果手機支付的費用同樣佔起專利費利潤的很大一部分。
為了應對業績下滑,高通還向加州監管部門提交了一份裁員通知,將在加州多個辦事處裁員1500人,以此來兌現消減10億美元年度成本的承諾。
於此同時,“高通稅”因為有壟斷嫌疑,招來了多次罰單。2015年,中國發改委對高通公司罰款60.88億元;2016年底,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對高通處以8.53億美元的罰款;今年一月,歐盟對其罰款9.97 億歐元(約合12.29 億美元)。理由都是其濫用使用其市場主導地,制定排他性調控。
利潤的下滑,以及數額巨大的罰單之下,高通試圖通過對蘋果公司的訴訟,來扭轉局面。
高通的目的是尋求和解?
高通在全球6個國家,已經發起了針對蘋果的50起訴訟。
不過,高通做這一切,看起來更傾向於通過訴訟倒逼蘋果就範。
上個月,高通CEO史蒂夫曾對媒體表示,相信蘋果和高通最終會走向和解。當時,他還預測了和解時間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甚至,他還積極地表示願意與蘋果一起研發5G技術。
對和解時間的預期,似乎是高通在宣示對全球訴訟的信心。
不過,遺憾的是,史蒂夫的說法很快遭到打臉。蘋果首席律師在此後的迴應中,直接否認了存在和解的可能性。
對高通來說,更壞的訊息是,蘋果在使用英特爾晶片後,招致了不少使用者的詬病,這反而促使蘋果準備自主設計5G網路晶片。一旦成功,蘋果公司將徹底擺脫高通和英特爾對iPhone的影響。
據報道,蘋果公司已經拒絕了英特爾為2020年iPhone提供晶片和Wi-Fi部件的意向。
蘋果的強硬,已經表明了要和高通決裂的態度。高通也已經意識到這種困境,公司總裁在接受中國一家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的策略是為與蘋果公司之間“零業務”做好準備,同時繼續推動5G業務發展。
不過,未來是否會有轉機還不明確。
在中國之外,高通還在德國慕尼黑和曼海姆起訴蘋果,並且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投訴蘋果。如果都能成功,三個渠道都對蘋果發出禁售令,則勢必會對蘋果造成影響。
中國的禁令已經實現,高通是否會藉此契機,施壓蘋果,從而再度尋求與蘋果和解?
畢竟,嚴峻的現實擺在眼前。高通在設定2019年第一財季業績時表示,公司營收為45億美元~53億美元,同比下降5%~7%,低於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