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億包裹 張勇有什麼底氣保證雙十一快遞不爆倉?
“今年雙十一包裹量將超過10億個”阿里巴巴新任掌門張勇,在2018年天貓雙十一新聞釋出會上,向外界透漏了今年阿里雙十一的一個“小目標”。
去年雙十一天貓共發出了8.23億個包裹,今年的十億包裹對於早已習慣大場面的消費者而言,23%的增長率反而是有些保守。然而我們都忘記了, 在十年前的第一個雙十一,天貓淘寶總計銷售額才0.5億元。雖然2010年雙十一銷售額來到了9.36億元,然而網路中斷和快遞“爆倉”等問題,已經成為了雙十一必備話題。
10億個包裹,大家都在討論買什麼好,絲毫不擔心雙十一期間快遞的時效性。這種情況,難道是忘記了曾經“雙十一下單雙十二快遞才到”的情況了嗎,或者說近幾年快遞行業已經絲毫不擔心“爆倉”?
下面我們就從十年來雙十一的發展,看看為什麼阿里巴巴新任掌門人不擔心雙十一快遞爆倉。
雙十一初期 快遞行業急需變革
2012年之前的雙十一,雖然消費者們知道有雙十一這個電商購物節。但當時的電子商務發展並不完善,2009年雙十一僅有0.5億銷售額。雖然2011年銷售額飆升到了52億,但傳統“四通一達”快遞行業仍舊能夠勉強應付。
2012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突破一百億飆升到191億,本來這是一個可喜可賀的里程碑。然而191億元背後將產生8000多萬快件,按照9大快遞平均日處理300萬件計算,預計3天能完成中轉,但末端配送將延續到5-8天。
快遞爆倉第一次走入了我們的視線中,小山峰一般的快遞堆,一瞬間打散了人們對網購的熱情。也是在這個時候,阿里巴巴意識到了整合快遞網路的重要性,2013年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雙十一五週年 快遞行業涅槃重生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銀泰集團聯合國內主要快遞企業,共同組成了“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揭開了快遞行業資源整合的序幕。
此時的阿里巴巴反覆強調“菜鳥網路其核心目標是為電子商務企業、物流公司、倉儲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等各類企業提供平臺服務而不是自建物流或者成為物流公司。”
在當時人們還對2012年雙十一快遞爆倉心有餘悸的時候,阿里巴巴用菜鳥這個略帶自嘲意味的名稱,再次讓人們把視線轉向了雙十一購物節。
2013年雙十一交易額再創新高,350億銷售額同比增長83%。當人們以為再次迎來快遞爆倉的時候,快遞行業卻奇蹟般的定住了,這一年快遞雖然會比平時慢一兩天但還是在規定的時效內送到了。
從2013年以後,雙十一對快遞行業的壓力就越來越小了,快遞爆倉這個詞也逐漸的推出了電商舞臺。2017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高達1682億元,然而這一次雙十一快遞卻沒有絲毫延誤。
從2013年到現在,服務雙十一的快遞公司仍舊是“四通一達”那幾家,快遞小哥的人數也沒有瘋狂增長。僅僅多了一個菜鳥網路,就讓雙十一不爆倉了, 這個阿里巴巴的菜鳥網路到底有什麼魔力?
雙十一十週年 快遞行業成高新技術產業
從前我們對快遞行業的印象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填單、人工分揀、人工配送……總之什麼都靠人力。
但如今我們踏入一家快遞物流中心,會發現以前熙熙攘攘的工人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條條自動流水線,和一兩位協助路由分單系統的系統操作人員。
如今,菜鳥網路憑藉著E.T物流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前沿科技,已經形成了路由分單、菜鳥天地、菜鳥驛站和供應鏈金融等四大核心優勢,大幅提高了快遞業的運送效率。
路由分單
路由分單系統是阿里巴巴通過阿里雲端計算系統和大資料分析系統,為快遞行業提供的整套完善、 高效、 準確的快件分揀解決方案。
路由分單系統只需要讀取菜鳥面單記錄的物流資訊,就能自動操控自動分揀裝置實現1~2秒一件的速度。並且依靠大資料智慧分單,菜鳥分單系統還能在保持98%以上的分揀準確率的情況下,長時間、不間斷地進行分揀作業。
菜鳥天地
菜鳥天地是連線菜鳥與快遞合作伙伴的資料互動和共享平臺,旨在以資料為驅動力,幫助快遞公司提升攬派效率、改善服務質量和定位異常問題。
以雙十一為例,菜鳥天地可以通過大資料分析提前預估今年雙十一的包裹數量以及所需資源,提前為各大快遞網點發布預警資訊。異常資料分析則是菜鳥天地的另一張王牌,雙十一期間由於快遞數量繁多,極易造成包裹損傷。菜鳥網路的大資料追蹤能力,則是可以準確定位快遞鏈路中的疑似異常行為,降低異常風險,減少繼發損失。
通過菜鳥網路的大資料處理能力,可以幫助快遞合作伙伴實現資料化管理與運營,提升快遞全鏈路轉運效率與穩定性,改善末端服務質量。
菜鳥驛站
對於快遞行業而言,“最後一公里”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了提升末端配送效率,菜鳥網路已經建立了超過4萬個菜鳥驛站。
對於消費者而言,菜鳥驛站讓收貨不便和有隱私保護需求的買家,可以選擇菜鳥驛站代收服務。既能保護自己的住址資訊又能隨時自提,既方便又快捷。同時消費者也能直接在菜鳥驛站享受寄件服務,免去了等待快遞小哥的時間。
對於快遞公司而言,菜鳥驛站不僅解決了“最後一公里”難題,更是完善了最後一百米的末端服務。以往快遞小哥送包裹時,還需要跟跟約定時間,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把包裹交到客戶手中,才算完成訂單。
其中跟客戶溝通需要時間,等待客戶開門需要時間,簽收過程也需要時間。如今菜鳥驛站可以一站式服務可以大幅減少這些時間,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菜鳥驛站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還為為快遞公司節省了大量配送成本。
除了社群中的菜鳥驛站,菜鳥驛站還針對各大高校特別成立了“菜鳥校園驛站”。不僅解決了學校快遞處理的資訊化手段與方法,還大大提升了學生群體的快遞配送效率。
供應鏈金融
目前,國內快遞行業除順豐之外,大部分都是採用加盟代理品牌的形式,進行快遞網點擴張。
加盟的形式雖然讓快遞覆蓋網點迅速增加,但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讓不少快遞網點都面臨缺乏資金購置裝置擴大網點規模的窘境。很多時候快遞網點並不是不想添置人員裝置提升效率,而是資金的限制無法擴大規模提升效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菜鳥網路針對眾多快遞商家和合作夥伴推出了菜鳥供應鏈金融。
這些金融產品不僅貸款方案靈活、利率超低,還能針對菜鳥倉配合作夥伴裝置採購需求,提供多元且便捷的融資服務。菜鳥網路不僅出錢,還會為商家構建最高效物流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從2009年到2018年,在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十週年之際。菜鳥網路作為一個以資料為驅動的社會化協同平臺,已經成長為一個日接收物流詳單15億條、覆蓋全國縣區2700多個、分單準確率高達99%的智慧化快遞平臺。
張勇所說的10億個包裹,以菜鳥網路的資料處理能力來說,僅僅只是一個開胃菜。依託菜鳥網路的快遞行業,依託社會化資源高效協同機制,正在提升中國社會化物流服務品質,為使用者提供更優質、高效和智慧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