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1000萬美金回國,救了百度和騰訊,成為風投行業的領航者
2014年一位美國的老人在醫院裡等候一個從大洋彼岸趕來的人,這位老人就是美國傳奇富豪麥戈文,他所創立的IDG(美國國際資料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資訊科技出版與風險投資公司之一。熊曉鴿是麥戈文最信賴的下屬、合作伙伴與朋友。上世紀90年代,熊曉鴿帶著麥戈文的1000萬美金,第一次將西方的風險投資概念帶入中國。張朝陽、李彥巨集、馬化騰、周鴻禕這些大佬,大多都有熊曉鴿和IDG的身影。
1982年,大學畢業的熊曉鴿放棄了留校機會,北上機械工業部擔任翻譯和英語教師。雖然家人極力反對,但在熊曉鴿看來,北京距離“戰地記者夢”更近。熊曉鴿並不想過於依賴朋友,到波士頓大學報到第一天,他就開始找工作。熊曉鴿找了兩份工作,一份是助教;一份是自行車店工人。
1991年,熊曉鴿去香港擔任分公司副總裁。他花費很大精力寫了一份報告,申請到中國做雜誌和風險投資。報告遞交兩個月後,上級告訴他,這份報告沒有遞交到公司最高層,原因是美國的公司政治:下屬的工作要讓上級在更上一級那裡有面子,公司以前在中國有過投資失敗,因此上級沒有遞交。
1991年11月,35歲的熊曉鴿加入IDG,主管亞太地區出版物。半年的時間內,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主要是將媒體內容本地化,不再只是照搬美國刊物的內容。
1993年,全面負責亞洲業務的熊曉鴿帶著1000萬美元資金回國,與上海科委達成合作,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風險投資公司——上海太平洋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後更名為IDG資本),專注於扶持和投資中國的高新科技創業公司。
在中國網際網路創業的第一波大潮中,熊曉鴿投資了張朝陽、馬化騰、李彥巨集等一批優秀的企業大佬,推動了30多家公司上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IDG在中國就是VC的代名詞。
2017年1月,IDG資本董事長熊曉鴿聯合泛海資本收購母公司IDG集團。IDG資本成為IDG集團旗下IDG Ventures投資業務的控股股東。他的成功也為中國的創業者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