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平臺頻被約談 行業亂象亟待解決
10月24日訊息,近段時間,風波不斷的網約車平臺頻頻被約談。日前,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市公安局交警總隊、市運管處集中約談大眾出行、強生出行、神州專車、美團打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易到等16個網約車平臺企業,這一訊息引發行業關注。
據瞭解,會上,聯合檢查組向網約車平臺提供了前期整理的總計3.4萬輛嫌疑馬甲車資訊,還下發了通知,要求參會的16家企業在10月25日之前,落實9項整理措施,包括清理馬甲車、接入全量資料、完善派單機制、建立投訴凍結機制、督促駕駛員按規定辦理相關證件、禁止不具備資質車輛及駕駛員通過稽核註冊、按照規定向簽約者釋出招車資訊、對駕駛員進行嚴格背景核查等。
此外,各平臺公司還要在11月26日之前,就9項整理措施向聯合檢查組提交整改報告,拖延整改或拒絕整改的企業,將有可能面臨被吊銷許可證的懲罰。這也意味著,這16家網約車平臺將對現有網約車、私人小客車合乘服務的駕駛員進行一次全面核查和清理,不符合條件的網約車和駕駛員,將在短期之內大量退出上海。
雖然要完成有關部門提出的清理違規車輛等整改任務,平臺們需要花費不少人力物力,但仔細研究此前一系列網約車安全事件就會發現,很多潛在罪犯之所以有恃無恐,就是因為網約車平臺缺乏監管。因此,從約談會中深入瞭解監管漏洞,對網約車平臺有著重要意義。
事實上,這並非網約車平臺第一次被約談。今年8月,浙江溫州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發生之後,有網友晒出“武漢滴滴官方群”的QQ群聊記錄,內容不堪入目引起網友熱議。武漢市交委、武漢市公安局在8月27日聯合約談了包括滴滴出行在內的9家網約車平臺,責令網約車公司企業加快合規化程序,全面排查整改網約車平臺存在的安全隱患。
就在同一天,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廣州市公安局也聯合約談滴滴出行,在約談時,向滴滴提出了履行管理主體責任、接入資料、保障乘客安全、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穩定等要求。可以說,滴滴順風車事故給網約車行業敲響了安全的警鐘。
不僅是滴滴順風車事故後,滴滴事故發生之前,網約車平臺也曾被約談。今年2月,江蘇省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就牽頭約談了包括滴滴、美團平臺、神州在內的6家網約車平臺,督促這些網約車平臺企業針對違規車、外牌車派單等問題進行整改。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約車平臺一次次被約談,整改範圍也將會越來越大。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說明了網約車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發展的過程中,網約車平臺已堆積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只有堵住這些監管的漏洞,才能更有效地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實現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