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商業格局,有文化的騰訊更“可怕”
600歲的故宮,紅牆之內,成為中國風、搖滾樂……的夜場,這樣MIX的感覺著實不同尋常,對於故宮來講,恐怕也是歷史上第一次。
在這場“古畫會唱歌”Next Idea音樂創新大賽的作品分享會上,當晚有11首優秀作品呈現,並由QQ音樂獨家釋出作品數字專輯。也是在這次音樂會上,騰訊集中展示了與故宮合作三年來取得的創新成果。
音樂會並不僅僅是一場成功的活動,它更是一扇視窗,透過它看到的,是先進技術和思想與傳統文化的深度結合,也推開了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觀感的大門。
文化傳承應該超越商業,考驗責任與擔當
這次故宮×騰訊Next Idea音樂創新大賽是雙方最新的合作成果,故宮開放了《千里江山圖》《洛神賦圖》、《瀟湘奇觀圖》等一批名畫,借年輕選手的音樂創作靈感跨界演繹,讓古代文化和意境,與現代的作品和傳播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機的結合,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文化形式。
三個月間,大賽就收到參賽作品近600件。而大賽主題曲《丹青千里》,以千年前18歲的王希孟創作的《千里江山圖》為靈感所編寫,有方文山操刀,易烊千璽演唱,上線當日,視訊播放量就超過3400萬。一面是青年創作者的熱情迸發,一面是年輕群體的接受與擁抱,如此具有深度的文化內容真正從年輕人中來,到年輕人中去。這個大賽並非成功孤例,卻是鮮活一例,也證明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新的傳播思路和方式的支援下,將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其實,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的融合一直是個大問題,而且是普遍問題。流行文化的興起,帶來了更強的娛樂性,卻在極大程度上喪失了傳統性和民族性。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如何進行傳播,如何能與流行文化齊頭並進,打破文化壁壘,乃至成為流行文化中的一部分甚至成為核心,難尋明確的答案和範例。
如果沒有辦法建立文化上的自信,自然也很難形成精神上的合力。但單純的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壁壘門檻,一味填鴨灌輸,或強制輸入,帶來的要麼是敬而遠之,要麼是食而不化,很難適應當下的文化環境。也正是因此,找到一條全新的文化破壁之路就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社會高速發展,文化卻未必跟得上,很多人都在喊走得太快了,要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其實說的就是這麼一件事。科技進步,數字時代到來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讓人們對慾望的滿足開始永無止境,對文化和更高階的思想追求卻停步不前。比如資訊流的出現,讓人們不斷流連於自己喜愛的流行甚至低俗內容中,消耗了大量時間,擠壓了深度思考。也許這在商業上是有價值的,但在文化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就企業來說,如何在人性和商業之間進行取捨,本身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更不用說,思考如何更好的去推動傳統文化普及這麼一個更高的人文主題了。騰訊與故宮合作,選擇在活化傳統文化領域進行深耕,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商業層面,上升到了更高的社會責任和文化傳承的層面,而這和騰訊本身的價值追求也是分不開的,開始深入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力量,貢獻更大的社會價值,而文化就是路徑之一。
形態年輕化,傳播社交化,影響深入化
騰訊是全球領先的社交平臺,也是中國人網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文化傳播方面,它有著天然的優勢和與生俱來的責任。
騰訊與故宮合作,探索活化傳統文化,已有三年時間。騰訊開放社交平臺與先進技術,圍繞故宮核心IP,拿出了社交、遊戲、動漫、音樂、青年創新賽事、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十大文創業態與前沿技術,來重塑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內容和傳播形態,使其更適合數字時代的接受和傳播。
除了上面提到的音樂創新大賽,還有很多成功的探索很值得研究。三年間,騰訊先後推出故宮QQ表情、《奇蹟暖暖》遊戲、《故宮回聲》主題漫畫、《玩轉故宮》小程式、“我的國寶色脣彩”換妝美圖、《古畫會唱歌》數字專輯等十餘款優秀代表產品,屢屢爆款刷屏,真正讓傳統文化實現了三化——形態年輕化,傳播社交化,影響深入化,這對年輕人的文化認知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文化的教化作用,在寓教於樂中開始實現。比如在遊戲“天天愛消除”當中呈現故宮建築;在“奇蹟暖暖”中呈現宮廷服飾;在社交平臺上用網友共創的表情包來展現故宮趣味文化;漫畫《故宮回聲》講述了國寶南遷的故事,都非常受年輕人喜歡。
再比如音樂會當天,騰訊宣佈推出首款故宮主題功能遊戲《故宮:小小宮匠》,讓玩家在遊戲中自行搭建耳熟能詳的養心殿、慈寧宮、延禧宮等宮殿,在遊戲中,深入學習和感受傳統知識和文化,自然地掌握古代宮殿建築的相關知識。沒有競爭,沒有任務,既是遊戲,也是學習。
在騰訊一波波助攻下,故宮在網際網路世界中已經成為一個新IP,走出了一條頗具現代感的傳統文化推廣之路。隨著越來越多的故宮文化產品在騰訊平臺上接觸使用者,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和高度。
在這些合作中可以看到,騰訊充分發揮了自己在技術和社交上的優勢,用最新穎的內容,最直接的觸達去全新演繹傳統文化,改變形態,保留精髓,讓年輕人用一種更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學習和接受傳統文化,併產生共鳴,實現了優秀文化作品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先進生產和廣泛傳播,更自然地融入和影響當代年輕人的生活。而這並非單純的科技公司,或者文化公司可以做到,而是騰訊的獨特文化優勢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不僅僅是騰訊選擇了這個領域,更是這個時代需求選擇了騰訊。
大文化戰鬥群宣告集結,幅寬與縱深雙優
騰訊定義自己是一家基於網際網路的科技和文化公司。說科技理所當然,說文化卻往往被忽視。社交和遊戲是騰訊耀眼的標籤,但它們不過是主力戰艦,背後的“大文化”才是航母戰鬥群。
騰訊的社交平臺不僅有即時通訊,還生長出內容平臺,如公眾號、朋友圈、QQ空間等,社交產品本身就是文化傳播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騰訊的數字內容產品,如新聞、視訊、音樂、文學等,包括遊戲在內,也都是數字文化產品,形成了業界最為完整的“大文化”佈局,而且中間有多個獨角獸,在垂直領域處於領頭羊地位。
騰訊的數字文化板塊不斷孵化和打造大量IP,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文化的重要陣地。包括騰訊的一些遊戲,其實客觀上已經成為年輕人,甚至孩子們瞭解歷史人物和典故的工具,不少學習和研究的興趣,都是從在騰訊平臺上玩到一個遊戲或看到一個漫畫開始的。可以說,文化本身就是騰訊的基因,是騰訊產品的靈感源泉,而發揮騰訊在文化與科技方面的優勢,促進它們之間的有機融合,也是騰訊業務昇華和轉型的一條必由之路。
在業務方面,騰訊前不久啟動新一輪戰略升級,組建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大文化”開始加速。它將通過深化內容平臺融合以及社交與內容互動,推動不同內容形態之間的聯動創新,促進優質內容和IP以不同形態在各內容平臺上跨界共生,打造更加強大的大文化板塊。
在此過程中,騰訊推動了大量與商業和非商業主體的合作,也讓一些看似缺乏商業能力的文化單位,開始逐漸具有自己的商業化形態和文化類產品,故宮就是非商業主體中的典型一例。騰訊通過整合文化板塊的業務以及前沿技術,形成了針對文保、文博的解決方案,成為一種創新性的社會服務,使文化產品得以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和一體化傳播。
過去,故宮推出的很多宮廷實體周邊,已經成為了電商爆款。在騰訊加大社交化傳播、和多形態觸達的推動下,這種情況未來會更加普遍,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故宮文化會以一種新的傳播形態,以數字產品的IP周邊形態,進入到普通人,年輕人的生活之中,形成中國文化的全新形態和傳播,這是騰訊支援非商業主體走出的一條獨特文化商業路徑。而且,也只有用商業去供養文化,才能真正地實現文化的自我造血,自我發展和自我升級。
對於騰訊而言,文化能推動其商業價值不斷提升,而更重要的意義則高於商業本身。不管是迪士尼還是漫威其實都非常有代表性,更廣泛的全球化文化影響才能帶來更廣泛的商業價值。尤其是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中國文化不斷向全球輸出的大環境下,這種中國文化的深挖和商業化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商業機會。
之前有篇刷屏文章談“夢想”,其實還是一種以單純的商業成績來評判企業的偏執想法,這樣的評估標準,針對的還是一個企業的初級階段。以騰訊的地位而言,商業上的成績固然重要,但其實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它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企業了。真正“夢想”的評判標準,還是要從企業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上衡量,看看企業在努力推動社會哪些進步,看看企業又做了哪些有利於社會和文化進步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說,才配得上是成功企業的夢想。
商業終究是文化的附庸,更進一步去挖掘中國的文化,弘揚中國的文化,可能是騰訊平臺最有社會價值和意義的舉措,也是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所在。
萬能的大熊
微博2015 2016 2017連續三年獲得科技領域、電商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大V
藍鯨自媒體聯盟2017年年度科技大V
公關品牌專家:曾負責360手機助手、360手機遊戲、360隨身wifi、360兒童手錶、360行車記錄儀的品牌營銷,均為行業第一品牌。
暢銷書作者:《格局逆襲1》,銷量超過十萬冊。《格局逆襲2》,上市兩個月銷量突破五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