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在日本開了一家交易所,“交易即挖礦”神話能重現嗎?
作者:賈白
最近,沉寂兩個月的FCoin卻有了一個新動作。
他們和日本的一個團隊合作,一個叫FCoinJP的平臺在近期上線。
剛上線第一天暴漲了8倍後,價格又回落,現在漲幅50%左右。
但讓人吃驚的是,在日本,FCoinJP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狂潮,在昨天深夜,日本的KOL甚至組成聯盟抄底。
這個“交易挖礦”的模式,可以東山再起嗎?他們能在日本獲得成功嗎?
01、掀起狂潮
10月29日下午7點,FcoinJP在日本組織了一場釋出會。
日本的幣圈KOL也就400位左右,現場到了近百位。
在現場,上百位KOL集聚一堂,他們稱,這在日本幣圈,都很少看到這樣的盛會。
日本人整體平和、理性,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對FcoinJP的熱情。
“FJ的分紅非常給力!”
“真應該在底部早點買,現在已經開始漲了!”
“在底部買入FJ吧!現在持有100萬FJ只要160萬日元,累計分紅早已經超過100萬日元!”
……
“從未見過什麼幣圈的專案,可以如此火爆的。”現場一位參與者如此評論。
當晚,Fcoin刷爆KOL的Twitter頭條。
這是曾被戲稱為“宇宙第一交易所”的FCoin,經歷了一次大起大落之後,再度歸來。
而以上,就是登陸日本的新交易所FCoinJP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次日凌晨,Fcoin在日本開啟創世挖礦。團隊本設定近兩天挖完,誰知只用了133分鐘。
“當時設定的是私募價,也就是0.01USDT在挖,大家都知道,私募價進去一定會賺。”FCoin的一位礦工稱。
在國內還風平浪靜,甚至寒冬度熊的情緒中,FcoinJP正呈現刷屏狀態,整個twitter全是FcoinJP的訊息。
FCoinJP的出現,是曇花一現還是經過重挫之後的強勢迴歸?這將是整個幣圈都會關注的一場大戲。而以上,只是這場大戲的開幕式。
02、日本為何對Fcoin如此瘋狂
“相比於幣價,日本人更看重的是分紅屬性。”
FCoinJP的負責人summer xie(summer是日本東京大學人工智慧博士研究生,對區塊鏈技術以及日本市場有著深入瞭解)告訴「北緯31度」。
FCoinJP的平臺幣“FJ”上演了一條讓人心驚動魄的上揚曲線後,跌入低谷,也沒有擋住KOL的熱情。
就在昨天晚上,他們組成了一個大的聯盟,開始抄底FJ。
因此,昨天深夜引發了FJ一次價格的穩定上漲,漲幅接近80%。
日本人其實更加理性,不像國人,喜歡短線操作,他們更注重長期的收益。
之前的FT,眾人都將收益重點放在了FT的價格上,這其實是偏離重點的,因為FT的分紅收益才是關鍵。
什麼是分紅屬性?
簡單來說,FCoin每天還會將前一日整個交易所收入的80%,返還給使用者。這就有點像股票分紅,你持有FT的比例越大,分紅就越多。
比如,昨天交易所收入100個BTC,如果你持有總量1%的FT,就能分到1個BTC。所以當FCoin開始大量分紅時,使用者開始為之瘋狂。
△圖注:100萬FT從6月5日到9月21日的分紅統計
先看圖中總價,這段時間裡,合計100萬枚FT,總共獲得了106.5493btc的分紅,比特幣均價按照人民幣均價4.4萬計算的話,就是469萬元。
平均下來,一枚FT獲得4.7元人民幣。
這些FT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FT的私募價格是0.00002個ETH,上線價格是0.000025個ETH。
理論上說,只需要25個ETH(現在是價值57萬日元),就能獲得100萬個FT,截止目前的分紅,就已高達400多萬。
況且,私募價格當年是八分錢。如果算4.7元的話,其實它也獲得了60倍的收益。
也就是說,FT和傳統的數字貨幣有本質的區別,它的分紅屬性,才是“暴富”的密碼。
03、精妙的經濟機制
為何上次FT價格大跌,很多Fcoin資深使用者稱,“是因為挖礦機制過於瘋狂。”
之前FT設有挖礦返傭機制,假如A拉B進來交易,B交易100個BTC,其中手續費的20%會給到A。
最終導致了一個現象,礦工註冊小號之後,用小號挖礦。 挖的過程中,小號可以分100%的手續費,大號可以分20%,相當於一個礦工可以分120%。這導致於礦工每天不停挖礦,沒有停歇的理由。
瘋狂挖礦的過程中,由於礦工沒有忠誠度,會馬上拋售,這在後來導致產生了很大的拋壓,價格開始下滑。在原本礦工太多,真實使用者偏少的情況下,前面的人拋售,後面的人接不住,導致價格大跌。
而如今的FJ的模式分為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於激勵礦工。
FcoinJP每天拿出2000萬FJ獎勵大家。獎勵的比例,就是你交易量佔總量的比例。比如A交易了1%,會分到20萬個FJ。
所以每天的挖礦量中,1億枚,是一個分界點。
如果一天總交易量小於1億枚,礦工會有足夠的動力挖礦,能挖多少算多少,最終按比例分掉FT;如果日交易量大於1億枚,礦工會開始剋制,因為所有人交易時,會稀釋2000萬,比如總交易2億枚,那麼原本能分到200萬FJ的礦工,會只分到100萬。
所以此機制的微妙之處在於緩釋,因為一旦超過一億沒,每天的返傭只有2000萬,會不斷降低礦工收益,如果收益低於一個標準,礦工會停止挖礦。
這樣控制的目的在於,不讓平臺幣FJ的價格大漲大跌。
第二階段,2000萬的總獎勵會慢慢減少,比如之後每天只分紅1000萬,500萬……
因為早期分紅的目的在於刺激礦工參與進來,這能讓一個平臺很快從0到1增大使用者量。
而遞減是為了後面的真實使用者,之後儘可能將獎勵給與真實使用者,減少給礦工的獎勵。增加真實使用者獲得的利潤。
在FCoin之後,其實有很多平臺嘗試過“交易挖礦”的模型,結果都沒走下去。
這是因為這個模式中,經濟模型極為複雜,稍微設定不到位,模式可能會崩盤。
所以FcoiJP整體的目的,一方面激勵使用者參與交易,一方面形成更好的機制讓生態迴圈下去。
交易挖礦貌似已是過去式,但其天生是對使用者有特別吸引的模式,在早期從0到1能很快吸引使用者。免手續費,還能分紅,如果去火幣還消耗手續費,為何不去FCoinJP?
此次為何將日本選為發力點?
日本還沒有交易挖礦比較好的模式,但韓國已經出現了幾家。日本市場空白,交易挖礦依然有先發優勢。而且Fcoin有品牌優勢,影響力還在,使用者已經被教育過,更容易起來。
此外,日本是有數字貨幣崇拜的國家,他們一直認為中本聰就是日本人,所以他們對數字貨幣有極度的熱情。
除了熱情,日本市場相對更加理性。上次很快價格暴跌,大家沒有意識到FT的分紅價值,短線操作,投機心理比較重。而日本人會更看中分紅價值。“對他們而言,持幣就相當於持有了一個公司的股票。不會天天短線操作。”
紅極一時的Fcoin在國內已經不再風光,Fcoin在海外的重啟或許是Fcoin的轉機。而“交易即挖礦”的模式在日本是否行得通,仍舊是個迷。
即便經歷了被驅逐、被監管,Fcoin在日本如何面對幣安、火幣的勢力?
日本加密火幣交易所的合規問題也遲遲沒有定論,目前依舊是牌照機制,這是否是Fcoin的一道門檻?
中國起家的交易所,想要複製當年的輝煌,還充滿著未知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