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變了
2018年是雙十一第十年,如往年一樣,成交額每次重新整理都廣受關注。與往年不同的是,2017年以前大家在關注破百億的時間——2017年阿里平臺交易額破百億的時間是3分01秒,2016年是6分58秒,2018年破千億的時間更令人驚訝——僅用時1小時47分27秒,比去年快了超過7個小時。
這樣的成交額,為下一個雙十一十年開了個好頭。除了阿里平臺,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的交易額資料還在不斷創新高,讓此前坊間傳言的“消費降級”有些尷尬。
協會關注,北京網際網路餐飲美食節選在11日11點11分啟幕
不止在線上電商平臺,億歐餐飲發現,在雙十一前後,越來越多線下門店尤其是餐飲商家對雙十一的參與程度在不斷提升。口碑App資料顯示,截至11月11日0-12點,全國使用者湧入口碑平臺參與雙11狂歡,僅半天時間,使用者在口碑APP裡點單、購買吃喝玩樂套餐的交易筆數就超過700萬筆。
消費者的購物狂歡沖淡了雙十一這天“光棍節”的含義,而餐飲行業對雙十一的參與度也引起了協會的關注。由北京市商務委主辦、北京烹飪協會承辦的“2018北京國際餐飲節之第二屆北京網際網路餐飲美食節”選在11月11日上午11點11分啟幕,組織全市餐飲企業開展線上推廣+線下體驗的餐飲網際網路美食節。
北京烹飪協會希望充分藉助“雙十一”全民網購的嗨爆熱度,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全面提升各會員單位網際網路+的賦能力,為北京市餐飲業品質提升、消費促進工作搭建好平臺,力爭打造成北京市餐飲業“雙十一”美食狂歡的盛大節日。
這次節日活動不僅得到了多家品牌餐飲的支援,包括護國寺小吃、東來順、紫光園、西部馬華、北平樓、萬豐小吃、老舍茶館、茶湯李、鴉兒李記、月盛齋、百年慄園、旺順閣、和合谷、百葉居、唐恩都樂等,餓了麼星選、瑞幸咖啡等品牌的也有不小支援。
除了線上線下消費拉動,北京市烹飪協會還提出了對會員單位網際網路餐飲行業的食材品質和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
商家創新,智慧餐廳、機器服務等新玩法
餐飲企業也在今年雙十一前後做了很多新嘗試,借勢節日引爆。11月6月,外婆家杭州西溪銀泰店首次嘗試AR黑科技預點餐預訂雙十一當天座位,讓消費者不僅可以在口碑APP提前完成點餐,還可以360°全景選座。
京東X未來餐廳也在雙十一前夕于田徑生態城開業,店內由智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進行製作和上菜,可容納100人同事就餐。在就餐區附近,還設有無人售賣貨櫃和CR遊戲互動螢幕等。餐廳負責人唐思雨表示,試運營期間日均客流在300人左右。
往年,折扣力度、免單機會以及商圈的加持,讓雙十一期間商圈餐廳格外火爆,連叫車軟體平臺的司機也感受到了道路上不同以往的擁堵。雙十一如今已逐漸由線上狂歡節挪到線下,如其他節假日一樣刺激消費。尤其在電商平臺的消費者往往年輕、有消費力,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市場上的主流消費人群,而線下為主的雙十二遠沒有雙十一火爆,因此,餐飲商家更願意在這個時間做拉新、促銷活動。
雙十一背後,平臺的角力
不僅是餐飲商家,餓了麼星選也藉著這次北京網際網路美食節活動在消費者視線中頻頻亮相。2018年的雙十一,也是口碑和餓了麼構成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首次加入天貓雙11。據悉,這次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吸引了星巴克、肯德基、必勝客、海底撈、西貝莜麵村、大悅城、希爾頓等眾多品牌商家參與其中,涵蓋了餐飲、便利店、生鮮、美容美髮、購物中心、醫藥等日常生活場景。
相比阿里系玩家的熱鬧,同為本地生活平臺的美團點評聲量卻有些不足。10月30日,美團點評宣稱將聚焦“吃”為核心,與其他業務如酒旅、打車、生鮮等共同構成生活大平臺。以“吃”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到店業務還是到家業務,節假日的吃貨狂歡,美團點評都不該缺席。不過在雙十一這樣的阿里主場,美團點評的確有些尷尬。
11月18日將是美團外賣五週年,從11月初開始,美團外賣就在和多家商家聯合做消費回饋大促活動。不過,儘管外賣是美團點評的核心業務,但想要打造大平臺,使用者群始終是平臺方必爭之地。雙十一客場作戰,美團點評需要在11月下旬乃至年底扳回一成。畢竟,隨著線上線下融合的論斷驗證超過一年,電商節也在從線上走到線下,開始變成全民消費狂歡。
在產業不斷創新發展、智慧融合、技術推動的新形勢下,創業者需要一場可以指導各產業發展方向、釐清各產業發展脈絡、引導並連結資本風向、有重大影響力和啟發性的行業聚會。
2018年11月29日-30日,由億歐公司主辦的“智慧產業 美好生活”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曁第四屆創新獎頒獎盛典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盛大召開,這將是一場匯聚5000名各產業創新者、行業領袖、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行業盛會;是一場以引導、指引產業風向為目的,啟發並分享成功案例,將國內外先知學者的思想提前帶到國內的預見性盛會。
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曁第四屆創新獎頒獎盛典詳情連結: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http://suo.im/4N2Qbt
版權宣告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