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使用者年齡結構:29歲以下客戶佔50% 35歲以下佔70%
作者 樑潔超
11月8日, 攜程 釋出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透過其中一些資料,可以看到攜程在經歷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後仍在多方面繼續夯築行業優勢。
財報顯示,攜程第三季度淨營收為94億元,同比上升15%,營業利潤率為16%。其中,住宿和交通兩大業務均貢獻了36億元,度假和商旅則分別錄得14億元和2.67億元的成績。
同時,攜程正獲得更多年輕使用者的青睞——其中,35歲以下的客戶比例在過去5年裡穩定保持在70%左右。其中,年齡在29歲以下的年輕使用者增長最快,佔比已經從30%增加到將近50%。
全球2億月活使用者,人均年度消費超過5000元
今年是攜程成立19週年,登陸 納斯達克 15週年。從線下訂票到線上訂票,再到移動端訂票,客觀地說,攜程的確推動了中國人現代出遊方式的改變,也通過眾多細分旅遊品類的開發,重新定義了旅行和生活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攜程積累了許多領先於行業的優勢。
首先是全球化轉型的優勢,攜程從2015年開始執行全球化戰略,從最近幾個季度的財報綜合來看,旗下執行全球化任務的兩大品牌Trip.com和Skyscanner已經挑起了國際業務的大梁。可以說,線上旅遊市場上攜程的全球化步子邁得最早最大,同業中也只有攜程在業務上強調“全球供應鏈”,並足夠和國際巨頭競爭。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繼續快速發展,在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上升約250%;不包括天巡在內的國際機票也同比上升約30%,是行業增速的一倍多。更重要的是,這兩個海外平臺加起來的月活使用者已經超過9000萬,將近攜程全球2億月活使用者數的一半,國際業務的流量優勢越來越明顯。
另一組衡量網際網路公司價值的關鍵指標資料中,也可以管窺攜程的同業競爭優勢。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過去12個月的總交易額同比增長了30%,達到了6900億元人民幣。
攜程執行長孫潔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從交易維度看,僅攜程和去哪兒兩個品牌就在中國擁有1.3億年度交易使用者,這些使用者每年平均在我們的平臺上消費超過5000元人民幣。”
如果和業內其他公司做橫向比較的話,可以看到,一些同樣經營酒旅的平臺即便通過高頻服務積累了3倍於攜程和去哪兒加總的年度交易使用者量,但從人均交易額來看可能不到攜程的1/5。
可以看出,線上旅行市場顯然並非攜程一家獨大,但從遙遙領先同業的人均交易額來看,攜程所佔據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難以撼動的。
使用者年輕而忠誠,業務從創新中要增量
再從使用者端來看,巨大的流量和高額的客單價之外,資料顯示攜程的使用者粘度和忠誠度也非常高:使用者年度回購比例約為40%-50%,每兩年的回購比率甚至達到70%~80%。消費額上來看,新使用者在使用攜程一年以後的總消費額翻倍,這些高忠誠度的回頭客貢獻了總交易的80%左右。
另一方面,年輕化使用者結構也是攜程增長潛力的來源。攜程資料顯示,35歲以下的客戶比例在過去5年裡穩定保持在70%左右。其中,年齡在29歲以下的年輕使用者增長最快,佔比已經從30%增加到將近50%。
如果疊加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增長,以及精神消費升級的趨勢來看的話,攜程的使用者結構將在未來10年-20年持續在旅行消費上釋放增量。
業務的多元和創新也是這樣一家有將近20年曆史的企業能牢牢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關鍵之處。
有觀察人士稱,攜程仍在以較快速度推進業務創新。比如,第三季度就有兩項重要的業務創新預期將為攜程帶來新的增長端。
一是攜程的高鐵遊專案,這項服務將酒店、景區門票和高鐵票一起以打包優惠的形式出售,在一些家庭出行場景中受到歡迎,首月內日訂單量的峰值就達到了10萬單。
根據樑建章的展望,高鐵遊將隨著高鐵網路的鋪設而成長為一個萬億級市場。他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路,總長度達2.5萬公里,是整個歐洲鐵路系統的兩倍。到2020年,高速鐵路將連線80%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這將使得在中國旅行變得非常方便和經濟。
另外一項從被稱為“小老虎”的攜程內部創新計劃中孵化出的業務TrainPal則瞄準了英國火車票費用太高的痛點,通過演算法自動找出價格最低的分段購票方案,經測算平均能為使用者節省近40%的火車票成本。該專案也在英國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巨大流量一度導致伺服器超負荷執行。
對此,業內人士稱,作為最早一批誕生於網際網路浪潮的網際網路企業,攜程非但沒有疲態,現在反而更像一家“活在未來”的企業,不斷在未知領域探索更大的增長空間、構築優勢。更難得的是,無論開拓業務還是做投資,攜程始終專注旅遊行業。用樑建章的話說:“仍然對中國和全球旅遊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感到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