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工作的未來
隨著技術發展,全球勞動力市場正在經歷重大轉變。如果明智地管理這些轉變,可能會帶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並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如果管理不善,就有可能擴大技能差距,加劇不平等,帶來更廣泛的兩極分化。
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年度報告“工作的未來”,隨著勞動力轉型的加速,企業、政府和僱員必須主動規劃和實施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新願景。
報告亮點
變革的驅動力:無處不在的高速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廣泛採用大資料分析,以及雲端計算將成為2018 – 2022年期間的主導。它們將推動商業機會、擴大教育和中產階級,並通過新能源技術的進步實現更加綠色的全球經濟。
加速技術採用:到2022年,85%的企業將採用大資料分析。同樣,大部分企業將採用物聯網、應用和網路等先進技術,並廣泛使用雲端計算。機器學習、增強和虛擬現實同樣將獲得可觀的商業投資。
機器人化的趨勢:2018 – 2022年人形機器人的使用情況仍然有限,但總的來說,更廣泛機器人技術將在企業中快速普及。各行業機器人普及率存在差異,23-37%的企業計劃投資這項技術。
不斷變化的生產、分銷和價值鏈:到2022年,59%的僱主希望通過改變其價值鏈的構成來大幅度改變他們的生產和分銷方式,近一半的人希望修改其經營基地的地理位置。在決定工作地點時,絕大多數企業優先考慮熟練的本地人才(74%)。相比之下,64%的公司將勞動力成本作為主要關注點。
不斷變化的就業型別:近50%的企業預計,到2022年自動化將導致全職員工數量減少。38%的企業希望將員工隊伍擴充套件到新的提高生產力的角色上,超過1/4的企業希望自動化能夠在他們的企業中建立新的角色。
現有任務中的新人機邊界:2018-2022年人與機器之間的邊界將發生重大轉變。2018年,12個行業人類完成的工作佔總工作時數的71%,機器執行29%。到2022年,有人類完成的任務小時數將降至58%,機器執行任務的時間則增長至42%。
對就業的利好前景:到2022年,新興工作崗位佔所有工作份額將從16%增長至27%。
新興的按需角色:資料分析師和科學家、軟體和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以及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專家的需求將增長。
不斷增長的技能不穩定性:鑑於新技術和趨勢的浪潮擾亂了商業模式,以及工人和機器之間不斷變化的勞動分工改變了當前的工作方式。到2022年,大多數工作所需的技能都會發生重大變化。全球平均技能穩定性約為58%,即執行工作所需的核心技能保持不變的比例。
重新培訓的必要性:到2022年,至少54%的員工需要大量的重新技能。其中,約35%需要長達6個月的額外培訓,9%需要重新訓練6-12個月,10%需要額外技能培訓超過一年。
解決技能差距的當前戰略:報告強調了三種未來戰略,僱用已經擁有與新技術相關的全新長期工作人員,尋求完全自動化相關的工作任務,並重新培訓現有員工。
重新培訓和提升技能不足:僱主們將優先考慮並重新培訓目前履行高價值角色的員工身上,以此作為增強企業戰略能力的一種方式,分別有54%和53%的公司打算將關鍵員工和前線員作為培訓目標。
新技術、工作和技能之間存在複雜的反饋迴圈:新技術可以推動業務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但是當某些任務變得過時或自動化時,它們也可以取代整個角色。工人之間以及企業領導之間的技能差距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加速自動化趨勢,但也可能對採用新技術構成障礙,從而阻礙業務增長。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援我們發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