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es“刷榜”這種玩法 讓老外們徹底懵

iTunes是很多國人討厭使用的一款軟體,因為它很難用。然而在這幾天,這款軟體再次成為了整個網際網路上的焦點。近期,歐美許多知名歌手都發布了新歌,包括了Lady Gaga和Ariana Grande。不過,令她們的粉絲感到驚訝的是,這兩個人都沒有拿到iTunes美區榜單的冠軍。
iTunes“刷榜”這種玩法 讓老外們徹底懵了(圖片來自於www.google.com)
擠掉Lady Gaga和Ariana Grande冠軍的那位歌手國人都不會陌生,就是吳亦凡。iTunes音樂美區的榜單中,基本都被吳亦凡所佔據,而Ariana Grande的新歌也僅僅獲得了第四名的排位。大多數國內網民的眼中,這樣的行為很有可能就是“刷榜”。
就是這個國內見怪不怪的事情,但在海外卻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美國的普通使用者沒有見過類似的陣仗,就連蘋果本身都有點懵。畢竟吳亦凡的新單曲下載預計高達1400萬,這個資料甚至超過了榜上所有歐美歌手的預計下載量的總和。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次事件的後續。先是11月7日,有訊息指出吳亦凡的單曲在榜單上不見了蹤影。隨後,環球音樂釋出了宣告,表示自專輯《Antares》發行以來,就遭遇了許多不實訊息,公司保留採取法律措施的途徑。
在昨天晚間,Ariana Grande的經紀人也在Instagram上進行了表態,在瞭解到事情的起因是粉絲為吳亦凡生日自發打榜之後,這名經紀人也決定為之前不理智的行為進行道歉。至於吳亦凡方面究竟有沒有刷榜,蘋果官方並沒有出面進行說明。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各路的聲音也都更加傾向於吳亦凡並沒有進行刷榜,是粉絲自發行為讓吳亦凡的單曲獲得瞭如此之高的排名。
事實上,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刷榜”在國人眼中並不是一個稀奇的事情。現在隨便一個軟體都有熱搜或者是作品熱度的排行榜,而作為宣發或者公關部門,花錢買熱搜榜或者歌曲排行榜已經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買熱搜已經衍生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更不要說還有粉絲自發組織買熱搜和控制評論。
不僅僅是歌手和演員,軟體為了衝擊下載排行榜的排名,也會採取類似的手段。和吳亦凡iTunes時間同一時間,抖音海外版Tik Tok也登上了App Store九月免費榜,擊敗的是Facebook旗下多款長期霸榜的社交軟體。可惜的是,Tik Tok也遭到了類似的質疑,29%的留存率遠遠低於Facebook App。國外媒體認為,Tik Tok能夠衝到榜首,主要是因為廣告投放帶來了如此之多的下載量。然而,這樣的方法帶來的下載量並不能讓活躍使用者增加。
iTunes“刷榜”這種玩法 讓老外們徹底懵了(圖片來自於www.google.com)
iTunes榜單很難弄虛作假,而粉絲經濟所帶來的附帶產物則足以讓榜單的資料看起來不那麼正常。西方人認為粉絲在iTunes上購買一份音樂就已經是對他們喜愛歌手的支援,購買多份在他們眼中自然不是常態。在不瞭解內情的西方人眼中,這樣的行為第一時間很容易與弄虛作假劃上等號。
對於內容創作者和軟體廠商來說,所有的“刷榜”行為都是虛無的。短期內可以獲得一個比較亮眼的數字,但最終能否獲得更多人的認可是一件未知的事情,粉絲經濟同樣助推了類似行為。當然,歐美音樂工業體系中並不存在類似的“操作”,如果他們真正瞭解了這些行為背後所代表的粉絲經濟新玩法,難保他們不會喊出一句真香,畢竟漫威已經嚐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