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服務市場的磁場變換和百度雲背後的AI生意
雲端計算服務市場,在最近幾年間得到了火箭升空式的極速增長。隨處可見的雲端計算廣告和頻繁的新聞,都在訴說著這一市場是流淌著“奶與蜜”的地方。資料顯示,中國的雲端計算服務市場整體規模已經達到了700億,增速在全球範圍來看也位於前列。
按照以往的邏輯來看,雲端計算屬於基礎服務設施,屬於長期、持續性的消費。這類服務的快速增長,其實意味著留給中國雲端計算服務提供商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後續發展乏力。
但實際上雲端計算作為一種虛擬化的基礎設施,和城市間的鋼筋水泥不同,並非一旦造就就不能更換。實際上需求才是雲端計算服務的核心磁場,隨著需求的變化,雲端計算服務市場的風向標也在發生變化。
在今天站在磁場之中的我們,正在感知到磁場的變化。
當AI競速成為主場,磁場扭轉正當時
企業為什麼要上雲?在幾年前,這個問題的答案基本都是為了減少IT建設成本、更高效和廉價的進行資料儲存和協作。讓企業資訊化、網際網路轉型的道路更加順遂、降低門檻和成本,即使對IT技術一無所知的企業,也能通過雲端計算獲得相應的服務。
於是在幾年前,中國企業上雲的需求無非是“多快好省”——快速、低成本的進行雲服務部署。哪家企業能夠提供更低價格的儲存空間,哪家企業就會更受歡迎。
但到了今天,AI技術的普及正在改變這一切。

當AI將強大的感知能力和決策能力帶入產業,AI帶來的人力成本節省和創新能力正在直接作用於企業經營之上,不少產業在寄望AI來解決研發、生產、管理、服務、市場等各環節真正的痛點甚至頑疾,為產業升級、企業發展帶來質變。於是AI落地應用成為全球企業共同的命題,為了更快利用技術拉開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企業對於AI的應用也開始成為競速賽。不管是雲端計算還是其他技術服務,最終都是企業獲得增長的手段。AI落地的大背景下,企業對於雲服務的期望產生自然會產生變化,從而扭轉磁場。
當磁場發生扭轉時,誰最先嗅到這絲難以捕捉的風,便能在下一輪競爭成為最大的獲益者。不過,這一輪磁場轉換,技術實力可能成為最大的壁壘。雲服務不再是多快好省、草莽爭霸,而是技術的火拼。
百度在雲端計算市場乘勢而起並非偶然。建立在百度對於AI技術的累積之上,百度雲從2016年開始,先提出了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將AI、大資料、雲端計算深度融合。將服務和新技術一起交付給企業應用,自然會對企業形成更強的吸引力。
技術服務崛起,百度AI如何與企業市場完美耦合
而當雲服務需求的磁場開始變化,便也給服務企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過去在雲端計算服務中最有優勢的往往是電商企業——自身巨大的伺服器需求量讓他們掌握了優質硬體資源。但隨著企業上雲的目的發生變化,風向標也開始逐漸轉向。
百度之所以能夠率先將AI技術整合在雲服務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All in AI的戰略之下,百度對於企業的技術升級需求有著非常敏銳的感知。同時作為中國AI的龍頭企業,百度對於AI也有足夠的技術累積。如今在百度雲中,基於百度大腦3.0核心技術底蘊,已經對外全面開放包括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等110+業內最強AI能力。

更重要的是,企業渴望獲得的AI,是落地的AI,是從實驗室走向城市角落甚至田間泥土的AI。在中國,擁有這種高度落地能力的,也非百度莫屬。百度所搭建的Apollo、DuerOS等等技術平臺,都是在幫助傳統企業、傳統行業接入AI技術。通過這些經驗累積,百度的AI技術就可以和當下企業市場的需求完美耦合。如果說百度AI通過DuerOS和Apollo兩個平臺向語音服務、汽車兩個行業輸送技術,佔領當前商業前景最明朗、全球巨頭爭戰的兩大領域,那麼百度雲就是向更多行業輸送技術的管道。
不久前的ABC SUMMIT百度雲智峰會提出一組資料,相比去年,百度雲使用者數增長3倍,合作伙伴增長3倍,營收增長4倍,流量增長5倍,僅僅用了兩年便崛起為國內公有云市場增速最快的廠商。作為雲端計算市場的後來者,百度雲的增長速度恰恰證明了在AI時代下,中國雲端計算服務的市場導向從硬體服務轉向到了技術服務。
萬物與磁力:比雲端計算更值得想象的,是無數AI應用的支點
風向標的轉動,只是磁場變化的一個小小標誌。世間萬物與磁場之間的微妙聯絡,都會因為一瞬間的扭曲而產生劇變。
在百度雲市場增長的背後,蘊藏著的是雲服務埋下的無數AI生態支點。如何快速獲取AI能力,對於每個企業來說都是難題。AI技術和以往幾次技術升級有所不同,AI技術的學習門檻更高,使用成本也更高。且不提那些複雜的演算法,光是搭建AI伺服器叢集的費用,就是一般企業難以接受的。
百度提出的ABC概念,將AI演算法和對資料的深度挖掘都整合在雲端計算服務中。降低企業應用AI的難度,所產生的結果絕不僅僅是重新喚起雲端計算市場的活力,而是讓雲端計算成了舉重若輕,翹起企業AI應用普及的支點。
在百度廣泛、全面佈局AI的前提下,AI技術在企業和行業間的廣泛應用,帶來的是整個生態的繁盛。AI技術反覆進入各個細節場景、產生更多資料反饋再不斷調校演算法,迴圈往復下來,百度自身的技術能力會越來越趨於落地,與現實世界貼合的更加緊密。
AI應用的普及不僅有益於技術本身,同樣也有益於開發生態的形成。當前AI技術的形態數目,和企業應用場景的形態數目是完全不匹配的。AI應用普及之後,必將造成大量的開發需求。這時百度通過PaddlePaddle、EasyDL等等開發框架和工具打造起來的開發者生態,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這樣看來,在整個百度AI生態中,百度雲正在成為一個重要的支點,撬動需求,將槓桿另一端的百度AI技術、開發生態、技術平臺等等構成部分送上更高的臺階。幾年前還只是概念的人工智慧,已經畫出了實實在在的產業價值,它還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在磁場的變化下,萬物的排列形態正在被重組。雲端計算市場的變化,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樣本,我們站在磁場之中,感受暗流湧動,也正在推向擁有更多可能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