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慧工雲獲千萬級A輪融資
騰訊創業訊,離散製造行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慧工雲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蘇州工業園區領軍創投領投,融資將用於核心產品的持續研發和工業解決方案生態體系的建設。
慧工雲是一家成立於2016年底的科技型初創企業,自主研發IN工業·製造運營平臺,主要面向離散製造行業的製造運營管理環節,提供模組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利用資料驅動製造,幫助製造企業實現生產效率優化、運營成本降低和交付能力的大幅提升。
工業服務市場巨大
慧工雲創始人朱鷹表示,團隊成立之初走訪調研了數百家不同行業的工廠,意識到民營製造企業的兩級分化甚是嚴重,中國雖然不乏高精尖企業,但中小型企業佔據了將近90%的數量,並且他們的生產製造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
他認為,對標“工業4.0”標準,中國的中小型民營製造企業平均可能連“工業2.0”都沒有達到,這個巨大的群體背後是一個巨大的服務需求市場,同時去幫助它們進行工業升級也是一件極具社會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智慧配電裝置行業龍頭企業盛隆電氣集團在2017年初正式成為了慧工雲的首家客戶,慧工雲團隊駐紮在工廠,基於真實的客戶痛點和場景打造出了貫穿設計、供應到生產和服務的IN工業·製造運營平臺,並幫助盛隆電氣將平均訂單交付週期縮短了將近32%,在成本、質量、庫存等核心指標上都實現了大幅度的優化。此後,慧工雲團隊持續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和持續服務,並拓展到其他客戶。
傳統ERP和MES天生存在資料孤島
在製造企業的資訊化建設中,最廣為流傳的名詞是ERP和MES。但首先,傳統ERP以財務為核心,傳統MES以裝置自控和生產執行為核心,兩套系統互中存在天生的資料孤島,互相獨立,中間的孤島往往通過原始的線下方式包括紙質檔、excel甚至人的記憶或口述去部分填補。
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型企業其實是沒有足夠的資料基礎和能力去部署ERP的,再加上MES市場服務商的百花齊放,到底如何高效地去利用資料驅動製造是一個巨大的困惑。因此慧工雲瞄準了這一市場空缺,用更符合中國民營企業實際狀態的方案,切入製造和運營環節,去幫助企業提效。
慧工雲聯合創始人及CTO張兵表示,to B與to C的系統研發在核心架構技術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大型企業級系統與網際網路平臺的整合創新,需綜合運用企業級系統架構技術、大資料技術、雲端計算技術等多方面技術基因與研發實力;同時需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諸如生產排程、庫存策略、產品追溯等工業場景的直接效能問題。
慧工雲團隊成員包括來自智慧芽、Oracle、華為、阿里巴巴、騰訊、同程等公司的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技術和雲端計算團隊,以及來自施耐德電氣、卡特彼勒、富士康、丹納赫、博世等的工業專家團隊。
目前,慧工雲已有簽約大型客戶超過20家,連線了超過10000個的終端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