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品牌元素,讓你的圖示設計有理有據

相信每一個UI設計師,在工作中都會遇到做圖示設計的需求,而作為設計師的我們,經常會因為時間緊迫而“隨意”設計一下。這時如果要求高一點的Leader問:“你這個圖示為什麼這麼設計?”,我們就很難回答。那到底如何做才能在保證速度的情況下,又讓圖示有理有據呢?其實我們只需要多用點心,將“品牌元素”融入設計就能讓圖示變得大不一樣。
1. 形
做圖示,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圖示的外形。還記得自己剛做UI時,自問“首頁”為什麼是小房子?,“我的”為什麼是一個小人?其實這都是大家將意形化之後的結果。
現在有很多的icon平臺,能幫助設計師快速的製作圖示。只是這些圖示大都樣式雷同,形到而意難達,直接用就會顯得過於泛泛。這時,我們可以先借助這些平臺來了解大眾眼光中的此類圖示是什麼樣子。而當你的腦海中對你要做的圖示有一個大致的形狀瞭解後,你就可以思考“品牌元素”的提取了。
一般來說,我會先去研究品牌的logo,因為它是品牌形象的核心部分。然後通過logo或品牌定位提取出特定的形狀,而這個形狀是品牌固有的、是具象的,例如圓形、線面、甚至是logo本身等等。
那提取出“品牌元素”後,如何融入圖示設計中呢?
(1)直接使用logo外形
現在很多app的首頁圖示,不再像過去一樣拘泥於“小房子”的樣式,很多產品開始直接使用自己的logo來代表首頁。這樣的設計看上去好像比用“小房子”更加“隨意”,但卻潛移默化的加深了使用者對於產品品牌的印象,達到了圖意與品宣的雙重作用,如下圖:

(2)提取圖形作為外輪廓
將提取的形狀作為整套圖示的外輪廓製作成系列圖示,這種設計方式多體現在app的功能區。例如淘寶,從logo的“淘”字中提取出圓形後,功能區的整套圖示都是以圓形作為外形,如下圖:

“畫地為牢”,將原本複雜且關聯性較低的功能整合在相同的區域裡,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3)產品特性與圖示相融合
相信大家的手機中都會有一款音樂類的app,可能是網易雲音樂,也可能是qq音樂,而在這次我要說一下“蝦米音樂”的圖示設計,先來看圖:

可以看出,設計師在製作每一個圖示時,都沒有忘了這是一款音樂App。四個圖示在本身的寓意基礎上巧妙的融合了音樂光碟的外形特性,使圖示在複雜寓意的情況下高度的保持了統一性。當然,也有人會說,除了“AI電臺”和“新歌新碟”,另兩個圖示的音樂光碟樣式並不明顯啊!在這必須要強調的一點是,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將一個特定的形狀融入到所有的圖示當中,如果強行融合,會讓人覺得死板生硬,甚至多餘複雜,因此一定要有所取捨。
那為什麼案例中有些圖示沒有很好的融入音樂光碟的外形,卻也不影響整套圖示的和諧統一呢?
那是因為它們融入了另外一個品牌元素——品牌色。
2. 色
選用品牌色做圖示設計的基色,是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我們在做一個系統時,不可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圖示設計中,對於一些相對較弱的功能icon,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可以採取這種直接抽取品牌色的設計方式。
舉兩個例子,下圖是蝦米音樂和虎課網的個人中心頁面。可以看出,設計師在圖示製作的用色上,都使用了品牌色。這些功能icon,沒有再過多的加入logo或產品特性的元素,只是用簡單的線條進行了圖形設計,卻仍然讓人覺得具有統一性、品牌性。

3.整合
綜合前文說的形、色兩個方面,我們在圖示製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確定風格。選擇用線還是面或其他某種形式來表現圖示,注意整體性和統一性。比如用線,就要保證整個圖示的線是粗細相等的;如果用線面結合,就要確保每個圖示都有線和麵的體現。
(2)避免生硬的融合。當有些圖示與提取出來的品牌元素或產品特性很難完全融合時,寧可捨棄這種方法也不要強行融合。 就像很多時候,一個錢袋的圖示,我們很難說明它是錢包,還是餘額,或者是賺錢工具?這時候,我們就不要過於強求了。
(3)切忌屬性過多。當設計一套圖示時,屬性保持在2個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樣式屬性採取的過多,反而讓圖示設計過於復 雜,失去了簡易替代的意義。
其實說那麼多,關鍵是對品牌元素的提取,之後便是對其靈活運用。色易而形難,讓我們一起在實踐中鍛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