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網路極端主義需要全球合作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紐西蘭總理阿德恩近日在法國總統府內共同主持第二屆“科技向善”峰會,英國、加拿大等18個國家的政要與臉書、微軟等8家社交媒體及科技公司的代表參會。與會各方共同簽署“克賴斯特徹奇倡議”,號召並承諾實施旨在遏制暴力、極端與恐怖主義內容的新措施。
“克賴斯特徹奇倡議”敦促各國與網際網路公司加強合作,開發有效阻止恐怖主義資訊傳播的技術工具;要求社交媒體提高機制透明度,提供涉及恐怖主義內容的相關資料;高度關注那些缺乏資金與技術支援,但極易成為極端言論“重災區”的中小網路平臺,幫助其建立和完善相關機制。與會各國政要承諾將盡一切努力使社會“抵制暴力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遵守在網際網路上刪除恐怖主義內容的相關法律。
今年3月15日,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兩座清真寺發生51人死亡的槍擊事件,是紐西蘭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網路社交媒體因未能及時遮蔽行凶者的直播而遭到譴責。阿德恩抨擊其“前所未有地成為宣揚恐怖主義和洩憤的工具”。
社交媒體與科技公司則在倡議文字及所附的企業共同宣告中承諾,積極遏止涉及恐怖主義相關內容的下載和傳播,包括明確反對暴力、極端與恐怖主義內容的釋出規則;應用“實時”認證和核查手續 “削弱直播風險”,其中臉書更在峰會當日舉行會議前宣佈修改實時流媒體規則,其中包括如果發現相關賬號傳播極端思想,將立即禁止其使用“直播”工具以及在發生恐怖襲擊時更好地與相關機構分享資訊、進行協調等。
法國政府在會後宣告中表示,政府、國際組織、相關公司和科技機構首次就一系列措施和長期合作達成一致,它將使網際網路更加安全。阿德恩表示,面對恐怖主義在網上的傳播,各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單獨行動,必須加強全球合作。
法國媒體普遍對倡議達成表示歡迎,但強調關鍵在於落實。《費加羅報》指出,目前網際網路公司仍主要靠人力進行內容稽核,其稽核控制力存疑,且企業對相關人力資源披露情況較少。《解放報》則批評文字倡議缺乏約束力。
為此,法國致力推動相關倡議得到落實。近日,法國執政黨議員已向國民議會提交相關立法草案,要求網路平臺在獲得內容警告後24小時內清除相關內容。歐盟內部也在積極探討要求社交媒體1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的新法案。作為今年的輪值主席國,法國也致力於在七國集團首腦峰會期間達成相關宣告。
(本報巴黎5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