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這麼拼,“凡事動動嘴”的人生不遠了
雙十一前夕,王小姐發現家中的智慧音箱get了一個新技能: 搶紅包。 在天貓精靈上設定一個“紅包鬧鐘”,說話就能搶到紅包;
最近匯率波動大,和一年前相比,往來大陸港澳之間做生意的李先生更習慣於把匯率查詢的事兒拋給家裡的智慧音箱, “能動嘴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動手?”
上述這些重新整理體驗的場景,正在滲透到越來越多中國使用者的日常:
“天貓精靈,快叫爸爸起床……”
“幫我定一個明早 7:30 的鬧鐘……”
“北京天氣怎麼樣,有霧霾嗎……”
“給媽媽播放幾首紅歌……”
AI語音助手,已經從過去“傻傻聽不懂”,到現在細碎瑣事都能回答。而智慧音箱的技能獲得,根本上和各大廠商在這一市場的研發投入、補貼混戰不無關係。
2018年是智慧音箱產業大年,我們在市場上見到了無數新玩兒法:大幅降價、家庭套裝加上密集的新品釋出節奏,幾乎將這個市場上來的更早的那些創業品牌們擠出了市場。
2018 年 3 月,小米推出小愛 mini 音箱,售價 169 元,隨後價格被調整到 99元; 2018 年 3 月,百度和小魚在家聯合釋出 599 元的帶屏智慧音箱; 2018 年 4 月,騰訊釋出騰訊聽聽音箱,售價 699 元; 2018 年 5 月,阿里巴巴新款智慧音箱方糖,售價199元,促銷價格 89 元; 2018 年 6 月,百度釋出小度智慧音箱,定價 249 元,嚐鮮價 89 元; ......
當語音助手在手機上的嘗試成為“雞肋”,面向家庭場景和車載場景的AI助手開始興起;賣掉音箱這件事,也考驗著平臺們的腦洞。
人工智慧夢想需要分幾步實現? “先放一臺智慧音箱到使用者家裡。”
進入家庭,就是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總經理淺雪定義的“普惠AI ”。這也是為何雙11大節的巨大流量,成為阿里巴巴完成其普惠AI的絕佳時機。以天貓雙11的賣法為例,無論是選購智慧門鎖、智慧燈泡、網路盒子甚至是想要“收集螞蟻森林能量”,你都可以搭載天貓精靈“方糖”小音箱,把“智聯套裝”裝入購物車。
智慧音箱市場爆發的“中國速度”不可小覷。
從產品出現的時間來看,中國智慧音箱產品的誕生,較亞馬遜第一臺 Echo 釋出,足足差了2.5年時間,但與過往 PC 和智慧手機的落後追趕所不同,中國智慧音箱市場,已經成為了阿里巴巴、小米、百度等巨頭們最新的角鬥場,根本沒有Echo、Google Home 的立足空間。

Canalys 釋出的2018年第三季度出貨量排名,天貓精靈AI智慧音箱排名第一
而這其中,攻勢凶猛的天貓精靈已經摘得了“最受使用者歡迎的中文AI助手”。
據全球權威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釋出的2018 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音箱市場報告資料,中國市場出貨量達到 580 萬臺, 環比增長 1.0%,其中,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精靈AI智慧音箱排名第一;這已經是天貓精靈連續四個季度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在剛剛結束的雙11狂歡中,天貓精靈方糖更是成為消費電子行業單品銷量排名第一名。
你可能不知道,天貓精靈誕生到現在,也只有五個季度的時間。
為了這臺打折價“69”元的小音箱,你知道阿里有多拼嗎?
阿里做音箱,到底有多拼?
6個月,這是阿里研發第一款智慧音箱天貓精靈X1的時間。
而300萬臺銷量,阿里巴巴花了半年拿到這一成績單——實現同樣的銷量目標,亞馬遜整整花了一年半時間。
在智慧音箱市場,阿里不是進入最早的,卻是決策迅速、落子最快的一個。在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之前,2016 年年底,阿里內部就已經決定要入局智慧音箱行業;彼時中國的智慧音箱市場還是創業公司們的試驗田,而到今年,市場已經被阿里、小米等巨頭瓜分完畢。
“起初決定自研智慧音箱的時候,整個團隊成員沒有幾個,“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終端產品總經理茹憶回憶道,“只能邊做邊組建團隊,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是速度。”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先後吸引了來自微軟、谷歌、華為、小米等領先科技網際網路公司的研發、工業設計大牛們的加入。之後的故事裡, 阿里在智慧音箱大戰中,先後成為補貼戰發起者、普惠AI佈道者、最終成為音箱市場出貨量霸主,得益於其“不瘋魔不成活”的團隊。
聶再清是人工智慧實驗室北京研發中心總負責人,曾經供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任首席研究員,主要負責微軟自然語言理解、實體挖掘的研發工作。聶再清選擇加入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原因很簡答,“這裡擁有最適合做AI的生態”。
在任何一個終端市場,認知晚一步直接意味著機會的錯過。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決定殺入消費級裝置市場後,不斷有新玩家進入到這一領域,“風口”坐實。
即便如蘋果,都沒這麼果敢,直到智慧音箱“遍及華夏大地”才徐徐而來;手握大量內容資源的騰訊,雖然做了硬體,但直到現在還未接入物聯網服務,在產品戰略上甚至棄之為“雞肋”;至於華為,花了兩年才從戰略層面認可智慧音箱這件事情。
這個時間差裡,裡先後打造了第一款產品天貓精靈 X1、第二款產品天貓精靈曲奇、第三款產品天貓精靈方糖。據淺雪透露,死磕音質效果的阿里,在內部建立了首個聲學實驗室,包括一個全消音室和一個混響室,負責測試天貓精靈系列產品遠場拾音、音響效果等。
鈦媒體獲悉,藍芽Mesh技術,幾乎是與天貓精靈X1同步而生的,讓智慧音箱連線更多智慧裝置以及語音秒配成為可能。也讓阿里巴巴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大規模商用藍芽Mesh技術的企業。
截至當前,藍芽mesh模組量產後3個月認證註冊裝置超過300萬臺”。這期間,阿里巴巴向晶片、智慧裝置、插座、燈泡等企業巨頭講過多少“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的故事?或許很難估算,但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是,阿里通過一臺硬體搞定了同 MTK 的合作,從天貓精靈開始,國內智慧音箱開始採用基於 Linux核心的 作業系統,同品質下大幅降低產品成本。
天貓精靈 X1 上線初期,恰逢去年雙十一,銷量猛增至百萬,“因為備貨壓力,阿里內部增單兩次。在這期間,供應鏈交付及銷售、客服團隊持續一個月每天都在瘋狂加班。”一位接近人工智慧實驗室團隊的人士告訴鈦媒體。
什麼值得這麼拼?
語音,作為最符合人類的天性,在人機互動的時代卻是最難以完全複製體驗的一種互動方式。因此在圖靈計算機誕生後的接近100年,互動方式從鍵盤輸入逐漸演進到螢幕互動,螢幕互動時代主導了智慧產業最關鍵的十年。直到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爆發,語音與網際網路的結合才逐漸露出水面。
智慧音箱市場之所以爆發,核心因素有兩個:
其一,語音識別率超過95%,技術更加成熟,讓全新語音互動體驗已經進入到了應用時代。另一放面,巨頭們不惜加入補貼大戰,廝殺於智慧音箱市場,是因為“音箱”這一終端背後是智慧家居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
有第三方機構預測顯示,智慧音箱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內達到 2600 億人民幣以上。
智慧家居產業爆發、各種裝置功能愈加複雜和強大的當下,音箱的量大特性——共享性、連線性,讓其最有可能成為智慧家庭的“中樞”。
無論是亞馬遜Echo還是天貓精靈的產品廣告片,最煽動的場景一定發聲在家庭中:年輕夫妻照看雙胞胎手忙腳亂、二胎家庭通過音箱設定鬧鐘、爺爺和奶奶通過音箱進行視訊對話……每賣掉一臺音箱,就賣出了一個家庭的場景預期,這就讓音箱這個小東西,帶有了極強的“共享性”,它強化了智慧音箱與其他計算裝置的不同: 音箱不再是個人裝置,而是一種家庭共有裝置。
此外,正是由於語音主導了互動方式,“智慧”二字就不僅僅意味著家庭成員可以“動嘴”控制某個智慧裝置,它還意味著—— 這些家居裝置是有“生命的”,能理解使用者的意圖,即行業意義上的“連線性”。
真正的目的,是一個“AI智慧生活平臺”
從製造業來看,智慧音箱門檻並不高,真正的門檻在於市場和技術能力。終端的背後,需要集結整一個人工智慧團隊的腦洞,以及一個覆蓋最廣泛使用者的能力。
“具備一定數量的使用者使用量,才能對產品與行業起到直接促進作用。”淺雪曾公開對媒體表示,人工智慧實驗室拿出天貓精靈,通過“輕終端”撬動人工智慧服務的普及。
阿里巴巴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天貓精靈是什麼”?
它是面向物聯時代的入口和聯結器。這臺終端必須“足夠開放”,天貓精靈合作家電品牌近400家,IoT平臺近300個,可連線智慧裝置已超過7500萬臺。
支援多種智慧家居裝置和平臺的天貓精靈,不僅能實現目前使用者對於智慧家居的所有想象,它還將自身的語音互動能力拓展到了車載的使用場景——天貓精靈車載版語音互動系統 TmallGenie Auto。
汽車,和音箱同理,是天然的移動終端。通過 TmallGenie Auto,使用者可以實現遠端遙控家中的智慧家居裝置,還可以通過家中的天貓精靈查詢搭載該系統的愛車位置、油量,實現遙控車窗、開關空調等功能。
它也正在成為阿里巴巴數字經濟生態的語音入口。
迄今為止,“天貓精靈”的天貓旗艦店已經獲得了140多萬關注者,以今年雙十一為例,使用者通過這一臺“雙11神器”參與阿里巴巴平臺上的雙11活動多達2000萬次+。
超過300萬用戶,“動動嘴”買到了東西——語音購物成為阿里電商能力在語音端的延伸。這次雙11推出的“爆款清單電臺”、“今日好貨”等技能,都承載著阿里巴巴對電商語音入口的思考。而上游的阿里巴巴大文娛內容,也全面接入到了這臺“神器”上,構成其強大技能之一。
它正在逐步改變使用者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使用者語音購物,超過2000萬次的早晚向天貓精靈問好,還是通過天貓精靈與家電、汽車進行語音互動,以及在盒馬機器人餐廳用餐後的機器人收餐盤,都在一步步的影響並改變使用者的生活方式。
語音互動,作為繼 PC 鍵鼠互動、移動網際網路螢幕互動之後的下一代互動方式,已經獲得阿里巴巴的足夠重視。天貓精靈作為承載阿里打造語音互動未來的先遣終端,基本已經完成了其第一階段的使命,聯合了產業力量和阿里生態,通過語音輸出到終端使用者,讓人工智慧語音助手成為普惠性的體驗。
“未來,天貓精靈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構建以語音為入口的AI智慧生活平臺。”淺雪表示。
與百度、小米等強調獨立定位不同,阿里巴巴把更多精力花在了合作伙伴生態培養及對使用者生活方式的改善上。所謂夢想驅動產品——他們就是想給你一個“動動嘴就能躺贏”的人生啊。(本文首發鈦媒體,撰文/唐植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