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網際網路運營,你需要具備這六點

圖片來自簡書
經常會有朋友問我:我想轉行做網際網路運營,你覺得我需要學習什麼?之前沒做過,跨行難麼?不會寫文案怎麼辦?不會運營怎麼辦?等等問題。每每這個時候,我總是會思考一番,然後告訴他們,說難也不難,但不是誰都能做好。在轉行之前,希望你認真考慮清楚,如果真正喜歡,想要踏實去做,再轉行也不遲。
大學快畢業那一年,進入新浪微博,做起了策劃,人說,第一份工作很重要,關係到你以後的就業方向。果不其然,後來的三年一直在自媒體行業摸爬滾打,從事網際網路運營以來,一路都是自己在學習、摸索、總結。雖說大學時期學的是廣告專業,但是也沒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缺乏實操,現在唯一記得的就是有關文案與策劃的那本書,是我每堂課都會認真去聽、去做筆記的課程。
在我看來,做一名網際網路運營最重要的有以下六點:
一、有一定審美能力
為什麼要把審美放在第一位說呢?舉個簡單的例子,網際網路運營其實和從事服裝設計是一個理,你自己本身就很土,不會穿衣服,請問,你怎麼去說服別人和你穿一個風格的衣服,並且把你的衣服銷售出去。
審美也就是有"審"有"美",本身懂美,而"審"作為一個動詞,需要有懂美的人去審。做文案,日常的工作通常需要平面設計去配合,需要一個眼神就能懂的夥伴,當你的文案寫的再怎麼到位,一個差勁的平面足以毀掉它。我以前很幸運,從事文案期間,有一個小夥伴,總是能做出和我一拍即合的作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們就能GET到對方的點,溝通起來,從來不覺得配合有什麼困難。
頁面的設計、文字的力量、策劃的創意、推廣的方案等等都需要你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二、有一定敏銳度 —— “嗅”出人味
現在是網際網路移動時代,線上流量多,但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各大渠道分流嚴重,新事物的出現,往往會引起大波流量的轉移,對於線上的運營人員,需要有很強的敏銳力,當新事物出現時,需要更早、更快的捕捉到使用者漂移到了哪裡,搶佔到流量。使用者在哪裡,流量就在哪裡,先入為主,搶佔市場。
針對人群定向、使用者畫像等分析,選對廣告投放渠道往往比死磕一個渠道更有效。
三、較強的感知力
1、對行業的感知。
你現在所處的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做的更好?你與同行的共性與個性在哪裡?怎樣進行差異化營銷等等。
2、對使用者的感知。
營銷上常講到,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常常覺得還不夠,想要精確的把控使用者,往往是活成使用者。使用者的痛點在哪裡?使用者看到這則廣告會不會有反應?包括使用者會有怎樣的反應?如果你本身無法評估,就需要把自己當成種子使用者,走進去體驗,走進去感受。相信產品與品牌,強感知,重體驗。
四、系統的學習能力和總結能力
1、網際網路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需要不斷的去學習,在基本知識體系完善的時候,加入自己的摸索與創意,這樣,你就比大多數人做的好很多。
比如:
微信公眾號怎樣快速增粉並轉化?
怎樣寫好微信公眾號?
怎樣進行微博營銷?
社群如何從0到1?
怎樣玩轉短視訊?
策劃方案怎樣撰寫與落地?
等等這些東西,其背後都有一整套的底層邏輯(標題怎樣撰寫、推廣時間段、方案實行的基本要素等),這些是最基本的東西,在掌握的基礎上,加入你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東西,然後進行落地。
其實,我自己不太喜歡別人總是問我,公眾號後臺怎麼操作,微博後臺怎麼設定,這些東西是作為一個運營人員最基本的東西,一些基礎的操作都不想著怎麼去做,何來更多的摸索呢?現在網路運營課程很多,也建議初學者可以去一些網站去學習下,先構建一些基本的網路知識體系。
2、總結能力同樣重要。大資料的分析往往是覆盤和總結的過程,這個能力必不可少。
做微博營銷,我通常會做三份表格的資料分析
微博創意評估
微博同行賬號資料分析
每日有效諮詢與到店資料分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資料,比如:時間段分析,在初級運營期間,建議記錄每日的時間段資料。除此之外,作為網際網路運營人員,特別是推廣人員,無論哪個渠道,都需要具備最基礎的資料分析能力,網際網路運營不是天馬行空,需要有效的資料分析和支援,從而進行下一步工作的調整。
五、創新力 —— 所謂的“腦洞”
腦洞大開、引爆點、爆品戰略,都是在講創意的重要性。一個好的創意,往往決定了一個方案的百分之八十是否能成功。例如:杜蕾斯、雕爺牛腩等,所以,作為網際網路從業人員,腦洞必須要有,而且時時刻刻需要有,小到朋友圈的文案、文章的標題,大到整個品牌的策劃等等,都離不開創意。
網站推薦:廣告門:一個行業的跌宕起伏
六、行動力
1、果斷
果斷吸引流量、搶佔市場,形成投入— 回報閉環。
果斷替使用者做決定,植入價值觀。
果斷抓住重點使用者,形成獲客 — 持續客單閉環。
2、高效
運營過程中一旦出現bug,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
最新資訊出現,需要第一時間告知使用者。
執行過程中,如有失誤,需要高效處理。
3、持續
每日持續關注,持續調整。
長期持續聚焦,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