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職員轉行網際網路運營,收到6份面試邀請

看了標題你先別走哈~如果你也喜歡文創領域,這篇分享大概會比較有用。
我從3月底開始學暖石,到10月底轉行成功,在這段時間裡精挑細選地投了大概10家企業,收到6個面試邀請,最終總算轉行網際網路運營成功入職。聽上去好艱難啊喂......
1、轉行為什麼會這麼艱難呢?
因為我比較清楚自己喜歡的行業,所以朋友介紹的一些領域,例如醫藥、電商、建築材料、教育等對我的吸引力不大。我堅持盯著文創領域,基本就是音樂、美術設計、文化周邊這些小眾領域。
這樣做當然是有好有壞了,像張君老師說的那樣,我選擇的文創領域是非剛性需求,企業的絕對數本身就比較小,而且也需要對專業本身有一定的瞭解,這樣進入這個領域的機會會大一些。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很早就喜歡研究跟黑人流行音樂跟藝術有關的東西(我並不會創作,這個要童子功的......)。
所以寫一點乾貨擠一擠還是可以的,知乎上我有一篇回答被收錄進了“知乎週刊”(聽搖滾如何入門),這基本上是目前的人生巔峰了哈哈,但在面試官面前我真實的情況是:
① 是個外行;
② 是轉行零經驗者......(手動攤手)
但是,我本身對這個行業實在是有強烈的興趣,我也能從幾次面試經歷中得到一些收穫和成長,這些成長也能反饋到下一次的面試上,而且一次比一次反饋好。所以雖然這個程序很慢,但我一直相信還是有希望的嘛。(可能是我比較大條吧)
2、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契機
從頭講起,轉行之前我是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這個行業的收入情況還是不錯滴,但是我挺受不了這幾點的:
1.整個銷售的邏輯是完全建立在與客戶的私人交情上的,跟產品幾乎沒關係;
2.正因為這樣,客戶的話語權非常大,很多時候不得不去走很多人情關係,以滿足他們全部的“需求”。
持續做這件事真的很浪費精力,我覺得這樣下去怎麼行啊,對我個人成長很不利,那時正好在知乎上搜“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看到有使用者提到了暖石,試聽了幾節課覺得這完全就是我需要的啊!所以沒有考慮太多,我做出了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決定。
3、從轉行網際網路運營學習中學到的
3月底我開始了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學習,這段時間真的是要踏踏實實地去琢磨和實踐,根據暖石課程的邏輯線去學習真的很重要,暖石所有的課程都是按照目標--分解目標--案例示範--實操這個邏輯線去走的。
學到第二遍的時候你已經可以整理出自己清晰的邏輯線了,這種思維方式的建立對自己轉行網際網路運營日後的工作會很有幫助,不然你永遠都會很糾結下一步該怎麼做,那種沒有方向的感覺非常不好。
另外實操對轉行來說真的很重要,做了實操不代表你掌握了這個內容,你還得自己去多練。一開始一定會有點笨拙,對自己有點耐心,沒有誰能一開始就做得很好的,當然啦你也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很好,不過很多時候是運氣好~不要太當回事。
記得我第一次實操是8分,然後覺得哎呦我這麼有天賦啊!接著下一個實操就是4分......所以你瞭解了吧,要多去積累,多去請教,然後再實踐。
整個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學習過程會很辛苦,但你看到有成果的時候,比如大家都來收藏你的知乎文章,目標使用者被你引流到了自己的公眾號,還是特別有成就感的。這整個“目標--執行--反饋--優化”的邏輯暖石也有講。
4、從轉行面試中學到的
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感性和理性兩條線一定要同時發展。
早期的很多時候,面試官讓我舉出一個案例,或說出一個產品創意的時候我只能從邏輯的角度去生搬硬套,但其實對方已經從面試作品中看到了你的邏輯能力、資料分析能力,他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在考驗你對於文案素材、策劃素材的積累。
平時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一切,我指的不僅僅是熱點,還有你真實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一切。做文創行業的運營你會在感性&理性之間做不同比例的調整,多積累很重要,準備一本本子,每天記一些你看到的有意思的短文案、創意文案,可以隨時拿出來給你提供思路。
但前提是,暖石教你的那套營銷思維是地基,地基要打好哦~
...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些自己轉行網際網路運營的經驗,沒有什麼故事性的起承轉合,可能我最亢奮的那一段時間已經過去了吧~但其實我的整個經歷還是挺跌宕起伏的,我才剛剛起步,等我有分量來做更多分享的時候再來分享吧。
現在我在一家產品設計眾創平臺做新媒體運營,5個人的小團隊,boss是個很有產品運營想法的人,也非常尊重每一個成員的成長和建議,整個溝通流程非常高效,目前做使用者精細化調查的工作比較多一點,希望能在暖石這兒學到更多!
不過我沒有offer,那就直接上合同吧~

本文作者:暖石學員--穀子鍋貼
原文來自暖石網官方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