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營產品到經營資源
對話
本報記者 王小霞
“從傳統家電製造企業轉型為網際網路科技平臺型企業,榮電集團完成了從商品經營向資源經營的轉變。”榮電集團董事長侯文明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藉助網際網路科技,榮電集團(以下簡稱“榮電”)走上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發展之路。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不管是大家電還是小家電產品,線上銷售佔比較大,榮電的線上、線下業務比例如何?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侯文明:榮電目前所有的產品中,線上銷售佔40%左右,剩下的60%還是以線下銷售渠道為主。未來,線上的銷售比重會進一步上升,但這種線上將是一種泛線上狀態,除了幾大電商巨頭外,榮電也會通過微信小程式、微商、二類電商等渠道擴大銷售。總體來看,線上銷售未來會佔到50%左右。
中國經濟時報:榮電旗下擁有亞摩斯、好帥、榮事達三大主力品牌,這三大品牌是如何差異化定位的?
侯文明:亞摩斯主要定位精智時尚潮流電器,源自美國,專注八大生活場景的革新,產品以高階潮流精品為主。
好帥定位為智慧雲教育機器人,以“人工智慧+教育”為核心,深耕雲端資源,以“家庭教師”的角色成為兒童成長的玩伴。
榮事達定位為國民家電品牌,“榮事達新國貨”品牌理念,注重產品高性價比。
中國經濟時報:“3U生態產業”模式在家電企業中多嗎?
侯文明:不多,我們是唯一的一家。
中國經濟時報:“3U生態產業”模式的核心功能是什麼?
侯文明:“3U生態產業”模式有三大核心功能:第一,線上大資料平臺。基於SAAS系統自主開發的小程式,搭建線上大資料平臺,做精準營銷資料分析。第二,線下渠道連鎖平臺。以區域服務商+生態合夥人的模式,涵蓋從店面的設計裝修、產品知識培訓、銷售技巧培訓到合夥人的招募。第三,孵化器平臺。3U生態是資源流動+服務增值,通過對專案和小微企業的孵化、專案審報,輸出商品及資源,完善孵化專案生存及快速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榮電的主要盈利模式有哪些?
侯文明:商品差價、服務收費、股權投資、無形資產增值、有形資產增值、專案獎勵與補貼、人力資源增值等七種盈利模式。
中國經濟時報:作為傳統家電企業,榮電轉型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路徑是什麼?
侯文明:榮電集團主要以自身的產業生態圈,最終實現商品人格化、營銷叢集化、服務商品化、競爭生態化,提供全套家庭生活消費問題解決方案和到訪使用者參觀體驗空間。商品人格化,就是實現產品差異化,提升使用者體驗感;營銷叢集化,就是將使用者細分,通過新媒體傳播,建立社群消費;服務商品化,就是不斷拓展業務領域,開展付費服務;競爭生態化,就是開放產業鏈資源,構建生態集群系統。
中國經濟時報:您對傳統企業轉型發展有什麼看法?
侯文明:在大形勢上,隨著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將全面落地到傳統行業,網際網路正在從一種工具變為一種生產材料,使用者也將在產業網際網路階段,全面參與到企業的產品設計和生產環節。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大量面向終端使用者的企業來說,網際網路轉型是大勢所趨。
以由榮電主導運營及管理的中國(肥東)網際網路生態產業園區為例,當前入駐園區企業共計160家,常駐企業108家。其中電子商務類企業46家,生產製造類企業35家,健康養生類企業43家,專案孵化類企業3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