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消費浪潮到來
觀察
本報記者 王小霞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人們的消費需求正在擴張,新的個性化消費需求不斷形成。
以早餐為例,有電商大資料顯示,“90後”買家更偏愛自制早餐,相關的小家電銷售增長迅速。
據媒體報道,一份電商大資料顯示,自制鬆餅、養生粥和果汁成了年輕買家的早餐“新三寶”,與此需求相關的廚房小家電銷售同比增長高達50%以上。其中,用來煎蛋、烘吐司、蒸玉米的多功能早餐機多士爐,在過去一年中售出近100萬臺;適合單人使用的迷你豆漿機和榨汁機,在電商平臺的銷量也分別同比增長300%和50%。
可以說,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孕育興起,以雲端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呈爆炸式發展態勢,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
另外,80後及90後已經成為我國市場消費的主力群體,該群體對消費更加看重個性化與品質化,極大有助於在需求側推動我國家電消費升級,並且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足以支撐更豐富、更有品質的細分化家電產品消費。
前不久,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資訊中心聯合釋出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當前,家電市場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大”“智”“健”“美”“舒”這幾個方面。首先,家電外形和功能隨著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變化。比如,彩電螢幕尺寸增長,以對開門、多門為代表的冰箱容積增加,洗衣機、洗碗機容量增大,油煙機風量增強。其次,家電操作也更加便捷和輕鬆,具有載入WIFI、語音互動、NFC功能、攝像頭、自動投放等智慧化功能的家電產品,在市場中所佔份額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健康養生觀念的日益加強,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帶來了功能的創新,新風系統這類產品熱銷。此外,家電產品的外觀設計美學、家電舒適度也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一部分。
功能的完善及升級是消費者的追求,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小提升。高階家電市場真正的升級是在產品的功能性縱向深入,增加了智慧化、個性化的屬性,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有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視產品智慧化高達97.8%,幾乎完全實現了智慧化;其次,電熱和燃熱的智慧化率超過了80%,分別為81.6%和82.1%;而智慧空調、智慧冰箱、智慧洗衣機三者智慧化率分別達到了39.4%、30.9%和42.30%。
而除了傳統的“三大件”,人們對很多滿足細分功能的小家電也更為感興趣。
根據電商領域的資料公司“星圖資料”監測國內主要電商平臺之後釋出的線上家電消費報告顯示,如果把所有家用電器分成大電器、生活電器和廚房電器,生活電器中市場份額最高的幾個品類是空氣淨化器、吸塵器(包括掃地機器人)、淨水裝置、掛燙機和飲水機;而廚房電器排名最高的則是料理/榨汁機、電飯煲(高階電飯煲的份額上升)、微波爐、電壓力鍋、電磁爐。
更為關鍵的是,受消費升級的影響,需求端的使用者除了具備一些共性之外,也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因此,小家電品類的細分也成為當下主要趨勢之一。如小家電產品中需求黏性最強的電飯煲產品,近兩年逐步細分出以IH技術為代表的升級化產品,而往往這些細分化產品也將表現出更高的溢價能力。吸塵器產品,則逐漸細分出包括手持式、臥式、微型、機器人、除蟎儀等品類,在滿足不同使用者家庭需求的同時,也不斷帶動市場規模的增長。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大家電需求更接近飽和,消費升級正在蔓延到生活類小家電領域,一方面對於傳統品類,人們追求更新升級型產品,向高價格、高品質購買傾斜;另一方面,品類擴張還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比如霧霾環境下,空氣淨化器和吸塵器開始走入中國家庭。目前,生活電器已經形成千億規模市場,而在高需求、高增長的條件下,千億規模或僅是產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