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務業:多層次啟用客戶需求
2018年,生活性服務業企業低調前進,在消費升級中提煉商機。生活性服務業企業的供給不斷增加,消費者對服務也提出更加細緻的需求;商業企業看準時機,加緊佈局服務行業。以“到家式”服務起家的O2O企業,逐漸擴張到店業務;同時,企業也在嘗試多層次的盤活現有客戶資源。不過,生活性服務業想要實現質變,需要行業企業引導員工專業化、職業化轉變,行業服務標準更加規範化,以供給升級適應使用者需求。
·現狀·
服務細分
居民對生活性服務業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傳統的服務市場的業務專案不斷細分。家政行業不再侷限於保潔、搬家、保姆,知識技能型家政服務市場如育嬰師、護理師、管家等服務正在快速發展。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釋出的《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指出,目前,家政服務涉及的細分產業已有20個門類、200多種服務專案。
企業提供的商品、服務在升級,也讓消費者愈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58到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幾年前,客戶到公司找保姆時或許不清楚自己挑選條件;近兩年來,客戶會對保姆的年齡、服務技能、星座等細節資訊提出要求,尋找更為滿意的家政員到家服務。除此之外,家政服務領域還推出了衣櫥收納服務,每小時的收費在千元以上。被整理後的衣櫥會釋放更多可用空間,也符合現代人對於生活美學的追求。
維修O2O同樣經歷轉型期,平臺將業務線拓展到新興產品領域。其中,閃修俠上線了無人機、機器人等智慧電器維修業務,部分專案價格高達上萬元。另一家維修平臺極客修則上線了keep智慧跑步機、智伴機器人、rokid機器人等產品的維修業務,以及筆記本清理等服務。一部分服務的單價較高,另一部分類似筆記本清理的服務僅收費幾十元,卻有較高的使用頻次。
智慧產品、黑科技產品維修服務或將是維修O2O平臺的下一個藍海。
持續加碼
無論是生活性服務業的任一細分領域,行業企業無一不在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家政服務企業管家幫在二三線城市開設分公司,在擴充套件服務範圍的同時,將二三線城市的勞動力輸入一線城市,緩解供給短缺的現狀。58到家平臺通過合作的方式,拓展覆蓋城市,增加平臺影響力。
企業不斷增加服務範圍,家政服務賽道的競爭愈加激烈。企業需要通過更好的服務來搶佔市場、求得生存和發展,比如嚴格培訓服務人員提高服務質量、提供高階服務等。
低頻的維修服務在2018年不斷擴寬服務渠道,尋找可以落地服務的城市。今年7月,極客修獲得由京東物流領投的B輪融資。極客修將為京東3C數碼產品提供上門售後服務,京東也會有訂單資源向極客修傾斜。同時,極客修計劃2019年在200個城市建設維修服務中心。在極客修宣佈融資訊息不久後,閃修俠宣佈獲得B+輪融資,閃修俠在全國30個城市建立了35個運營中心,較上一年增加10個。
數碼、家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與之搭配的售後服務體系卻未見大幅增長。隨著資本湧入維修市場,行業企業也將會起到收編、整合的作用,形成向眾多品牌提供服務的綜合平臺。良好的售後服務會是二次消費的開端。另外,線上平臺將服務聚合之後,可以降低品牌廠商在售後領域的人力、物力成本,拉近了消費者與服務之間的距離。
·趨勢·
場景拓展
當線上流量觸達天花板,線下消費場景就成為線上平臺想要“啃食”的新戰場。近日58到家麗人重啟到店服務業務,將部分美甲美睫門店接入平臺,通過平臺接單提供上門或到店美甲服務。除此之外,河狸家也在今年主打到店服務,使用者線上下單、線下體驗服務。
無論是58到家還是河狸家,門店的數量還不多,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在以到家服務為基礎,拓展線下服務場景。
除了拓展服務場景,服務平臺還面臨著使用者在與服務技師有過合作後,就會脫離平臺進行直接交易。為了防止流量流失,平臺需要通過到店服務鞏固平臺流量。當消費者對消費場景的要求越來越高,“品牌合作還是自營實體店”是每一個平臺都在面臨的抉擇難題。不過,河狸家的直營店模式規避了手藝人私下交易風險,以實體店形象提升品牌的存在感。不過目前社群消費需求尚不穩定,這也給實體運營帶來難度。
如果平臺選擇與商家合作,商家與消費者交易後,也會出現後續交易脫離平臺的情況。如果平臺不參與到商家的日常運營中,將難以把控商家的服務質量,消費者在商家擁有服務環境差、品質低的不良消費體驗後,也會影響到平臺形象。雖然平臺自營實體店可以避免美甲美睫師進行私下交易,但社群消費需求尚不穩定,也給實體運營帶來難度。選擇與商家合作,平臺又缺乏實體管理經驗,難以操盤分散的實體資源。
盤活資源
相關資料顯示,生活性服務業的線上滲透率約10%,缺少資本注入,行業企業開拓速度減緩。面對線上流量瓶頸,平臺在尋找盤活存量的方式。
不久前,58到家在線上推出了“拼團領好物”活動,拼團商品包括垃圾袋、清潔器套裝、保潔布、清潔劑等。上線拼團業務是希望通過社交傳播進一步提升既有使用者的消費轉換,讓購買服務的使用者在平臺內實現高頻次的商品消費。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對清潔用品、垃圾袋等商品下單購買頻次遠高於家政服務。家政企業管家幫在今年2月宣佈免中介費,將在獲得忠實會員之後,佈局快消零售市場、健康服務領域,轉變企業盈利模式,在獲得使用者增量後,增強使用者的購買活躍度。
除此之外,洗衣平臺e袋洗在今年開設微店銷售大米。讓為收送衣服搭建起來的運力,承載銷售商品的功能,也能促使平臺進行跨界融合。平臺可以選擇跨界合作的方式,疊加更多的服務,成為線下生活服務的入口,與線上形成互補。垂直類生活服務O2O嘗試轉型,應調整自身業務、商業模式,做好基礎服務後再延伸關聯業務,明確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