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京東背後的600億“隱形富豪”張磊:低調的NB
騰訊一躍成為京東的第一大股東,劉強東為京東耗盡心血,如今卻成為京東“老二”,不管怎樣,騰訊和京東都仍是網際網路界的翹楚,但很多人只看到了騰訊和京東今天的輝煌,卻不知道他們背後的金主---張磊---這個曾經被投資圈稱為“人傻錢多”典範的低調大佬。
01. 以意外形式刷屏,竟是因為“史詩級謠言”
去年,彭于晏和張磊的緋聞真的爆了整個創投圈,有網友爆料彭于晏被高瓴資本的張磊給“睡了”,還說北京的VCPE(VC指風險投資,PE指私募股權投資)都知道了,沒圖沒證據的,扯了一堆胡話!
▲百度搜索--相關內容快照
彭于晏是誰大家都知道,但高瓴張磊以這種方式上了熱搜,著實讓人吃驚:他可是身家200億,掌控著600億美元基金的投資大佬啊!
上一次他在投資圈、人大耶魯校友圈以外這麼出名,還是在2010年的時候。當時耶魯大學對外宣佈收到了2002屆畢業生張磊888.88萬美元(當年約合人民幣6069萬)的捐款,這筆錢將一部分作為校區建設,一部分作為獎學金。當時很多人都噴他是“白眼狼”:“中國辛辛苦苦培養的高材生幫著人家發展”,不給中國捐款反而給外國捐!但其實後來張磊給母校人大捐了3個億。
據高瓴資本官網顯示,目前已經投資了消費與零售、科技創新、生命健康、金融科技、企業服務、先進製造等領域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百度、騰訊、京東、去哪兒、攜程、Airbnb、Uber、百濟神州、美的、格力、中通快遞、藍月亮、滴滴出行、美團、蔚來汽車、孩子王、摩拜、Grab、江小白、Magento、君實生物、信達生物、藥明康德、甘李藥業、惠每醫療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名字。
▲高瓴資本投資公司不完全名單
至於為什麼和彭于晏的新聞成了梗,據說是因為張磊說要彭于晏做他的LP(有限合夥人,承擔有限責任的出資者),但別人理解成了Lao Po(老婆)。
02.知識改變命運,知名導師成僱主和投資人
1972年出生的張磊,是河南省1990年的高考狀元,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人民大學,學習的是金融專業。
張磊在七歲時就展露出了經營天分。因為家在火車站旁,他就去賣連環畫,倒賣雜誌、後來又賣礦泉水和湖南臘腸。
開學到北京時,他已淨掙了800元人民幣(當時約合170美元)。為了生活費,他曾經找了份五礦的工作,後來接觸到了美國客戶,才有了去耶魯留學的打算。
當年結婚的時候,由於妻子在北京是個“黑戶口”,她被分到外地,兩人不願意兩地分居,索性“黑”了---代價就是沒有工作,有時還為臨時戶口操心。
後來張磊夫婦決定出國,兩人一起學英語,考託福。在1993年他們正處於彈盡糧絕的狀態時,接到從耶魯寄來的一個厚厚信封,開啟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被錄取了!兩萬多美元的學費人家也給支付了,另外還有將近一萬的生活費,整整三萬多美元!有生以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
耶魯確立了張磊投資生涯的座標系,教授大衛·史文森本人更是言傳身教給他投資技巧。“他比一般投資人擁有更高的起點”,史文森是這樣評價他的。
從中國上大學、工作到耶魯讀書,乃至後來2005年高瓴初立,史文森教授執掌的耶魯捐贈基金給了他20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之後又追加了1000萬美元,張磊最真切的感受就是“耶魯改變了我的一生”。
03.05年投騰訊,10年投京東:“人傻錢多”不存在的
張磊最著名的兩筆投資,一筆是05年投了騰訊,另一筆是10年投了京東。
在高瓴資本初創期,張磊把一開始籌集的大部分基金投到了中國最大的網路服務與社交入口網站騰迅公司,這是他開天闢地第一筆投資,也是回報最為豐厚的投資。2010年高瓴資本又以2.65億美元投資京東,成為當年中國網際網路最大單筆投資。
據說劉強東當時的融資需求只有7500萬美元,但是張磊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因為這個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燒錢的生意,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上是看不出來核心競爭力的”。當年京東的重資產並不被行業看好,所以很多人說他是“人傻錢多”,然而現在這筆投資已經價值超過30億美元。
據媒體報道,2014年,騰訊公司斥資2.15億美元購買京東其15%的股份時,張磊也曾在幕後參與這筆交易。自2011年,張磊就找劉強東和馬化騰見面聊,2012年又把他們拉到一起聊。那兩年,兩邊公司心態不一樣,騰訊在電商上沒有認輸,也沒有進化到用投資合眾連橫的境界。而京東又在上升期,也沒有在一起的想法。
但張磊一直沒有放棄。張磊告訴馬化騰,你最大的問題不是不能賺錢,而是應該減少不該花的時間和精力。馬化騰被打動了。
2013年12月31日,京東和騰訊投資團隊吃飯。2014年1月下旬,劉強東和騰訊總裁劉熾平見面並啟動合併案。應兩方要求,張磊在酒桌上做了講話:
第一,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大的;
第二,搞大了就要搞成永恆的;
第三,永恆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斷創新;
第四,早死早超生,要麼自己去死,要麼自我毀滅再超生。
最終坐下來談的一共8個人,騰訊一方是馬化騰、劉熾平、吳霄光、張小龍、魯姆斯米切爾(騰訊首席戰略官),京東一方是劉強東、黃宣德(京東首席財務官),還有就是中間人張磊。幾個人最終花了4個小時確定了35個問題,包括競爭和非競爭的定義、支付該如何安排、微信和QQ如何對京東支援、股份佔比等。
最後,張磊用“庫存”兩個字撮合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一筆併購案。京東2014年第四季度的移動訂單同比增幅高達372%。
在張磊的帶領下,高瓴管理的基金規模從2005年的2000萬,增長到2018年的600億,13年內足足長了3000倍!
04.張磊的投資經:“我只投有偉大格局的企業家”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2015年援引一位投資人的說法,雖然高瓴資本對投資人或投資記錄少有提及,只是強調公司堅持長期投資。但高瓴自從2005年成立以來,平均年回報率為39%。
高回報率背後,張磊有著自己的投資哲學。
“做基礎研究,投資少而精,而不是追逐概念,這會使你的生活和生意簡單”,這是張磊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演講中,所總結的投資哲學。
高瓴資本在投資前都會多大量的基礎研究和調研。在投資策略上,高瓴資本買入並持有股份。所以,高瓴資本被評價為更像是一傢俬人股權投資公司,而不是對衝基金,這樣公司就不必因為財務壓力而提前拋售看好的公司。
▲張磊談當年投資騰訊
▲張磊談當年投資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