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漲價豐巢收費 網購的未來該怎麼看?
再過一個多月,就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日“雙十一”,這個人造的節日已經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購物盛典,在購物的狂歡背後是一個巨大無比的中國物流供應鏈網路,正式這個網路支撐起了中國電商的巨大江湖。然而消費者們還未等來商家打折促銷的訊息卻收到卻收到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匯通五家上市快遞公司將上調費用的訊息,讓人不禁感嘆包郵變得越來越困難了,我們輕鬆網購的時代真要一去不復返了嗎?
一、快遞漲價豐巢收費的來臨
9月27日,在2018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資料顯示,近年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快遞業年增長率都達到40%以上,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年快遞量突破400億件。我國社會物流總額252.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同比增長9.2%。
在我們為物流產業歡呼叫好的時候,另外的一些訊息估計就要讓朋友們鬱悶了,9月26日,加盟制上市公司,即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將全部於10月1日調整派費。其中,韻達、圓通、申通也向各網點發布“調整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通知,將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費上調0.5元/票。目前,在大型快遞公司中只剩下順豐和德邦還沒有漲價了,但是涉及漲價的快遞公司已經佔據了快遞市場總市場份額的52%以上,可以說快遞公司漲價的大潮已經勢不可擋。
然而,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在快遞漲價的同時,又有媒體曝出,北京、上海、江蘇等地的網購消費者最近陸續發現,原本可以免費存放幾天的快遞櫃開始收費,價格多在0.5-1元/天。豐巢快遞櫃,超24小時不收超時費。但取件會出現“打賞1元”介面。速易遞是因為加盟公司安排不同,每個網點情況不同。有的超8小時收費1元,有的超12小時收費1元,有的是超24小時收費1元。
漲價、收費,讓我們已經習慣了包郵、免費的消費者似乎有些猝不及防,讓人不禁懷疑這樣的聯合漲價收費,是不是意味著一個由廉價物流所支撐起來的中國電子商務時代將要一去不復返了呢?
二、我們網購的未來到底該怎麼看?
當我們縱觀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歷程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在電子商務十幾年的蓬勃發展歷程當中,物流產業其實起到了一個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初期,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其實有兩大瓶頸障礙,一個是中國的移動支付體系尚不完善,線上交易缺乏足夠的交易中介機制,大家有錢不知道該向何處花,最終支付寶的出現成功地解決了交易支付的難題。另一個則是中國傳統的郵政物流體系尚不能完全滿足電子商務快速增長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三通一達”、順豐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就此出現了。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第三方物流公司藉助了中國較為低廉的人力成本,在人口紅利尚十分充足的時候,由於快遞配送對於知識水平要求不高,基本上大部分人只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輕鬆上崗,於是在人口紅利的幫助之下,中國的第三方物流體系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在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子商務巨頭不斷髮展成熟的情況之下,也讓為他們服務實現商品到使用者最後一環的物流成長成為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巨無霸。但是,中國的物流產業也到了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
一是上市所帶來的巨大盈利壓力。如今,中國的主要快遞公司,圓通、申通、中通、韻達、順豐等都已經實現了上市,基本上市場的份額都已經逐漸完成了分配,這個時候上市的另一面就開始出現了,資本市場永遠是錦上添花的市場,不會是雪中送炭的慈善家,所以都對這些上市快遞公司提出了盈利的要求,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物流作為服務業是一個微利的產業,想要真正實現盈利那麼只能夠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消費者來作最後的價格承擔者,所以漲價也就成為了在所難免的事情。
二是巨大的成本壓力使然。除了資本層面對於盈利的要求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則是不斷增加的成本問題,在物流產業中,其主要成本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人工成本,每一個快遞小哥都是需要支付工資的,原先由於人口紅利的存在,給予快遞小哥的工資可以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成本水平之上,再加上各家電子商務平臺的補貼,讓人工成本壓力還沒那麼大,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快遞小哥的生活成本、居住成本的提升,讓各家快遞企業只有採用更高的工資才能真正招攬到足夠的快遞小哥。另一個則是原材料的成本,自去年以來原材料行業紙製品價格受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影響而大漲,如紙張、快遞裝置等價格大幅提升,原材料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兩個成本的增加讓物流企業必須要通過增加收費來平衡自身的成本。
三是快遞櫃模式的成本回收。除了物流配送之外,快遞的存放也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物流環節,以豐巢、速遞易、雲櫃為代表的快遞櫃企業在產業發展前期紛紛採取了免費的模式或單一收費的模式,這就是向快遞小哥收費而不向消費者收費的方式來拓展市場,但是隨著產業發展的逐漸成熟,快遞櫃的市場培育期已經逐漸過去了,前期巨大的投入必須要靠足夠的盈利來彌補,所以到了這個階段,快遞櫃企業也就紛紛豎起了收費的大旗。
其實,當我們在進行國別對比的時候往往會發現,為什麼歐美髮達國家的電子商務遠不如中國發展的如此蓬勃,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昂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和倉儲成本讓消費者不願意負擔。
所以,中國也逐漸走到了這個歷史迴圈的十字路口,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路有兩條:第一條,通過漲價走回歐美的老路,當價格漲到消費者不願意買單的地步的時候,也許中國電子商務的拐點也將到來。第二條,通過科技手段降低物流的成本,最近美團的財報給快遞業另一條道路,配送網路的持續擴大,訂單密度提升及人工智慧排程系統優化,讓美團的單均配送人工成本進一步下降,提升了美團的配送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