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殺生的雞蛋
從上個月開始,德國柏林的超市貨架上出現了一種印有“Respeggt”字樣的雞蛋。
德國的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能在小雞孵化前測定其性別的方法,這一突破讓世界上第一批“不殺生”的雞蛋麵世,並且很有可能將終結現代畜牧業每年撲殺數十億雄性小雞的現象。
該項程式——已獲專利的“Seleggt”,可以在雞蛋受精的9天內確定其性別。若是雄性,則直接加工成動物飼料。等21天的孵化期結束之後,養殖場裡便只留下了雌性小雞,無需再對雄性小雞進行撲殺。
Seleggt公司的總經理Ludger Breloh博士表示:“這不是商業中的輸贏之爭,而是要找到一種具有市場價值的解決方案,完成我們共同的目標,在整條供應鏈中徹底去掉撲殺小雞的做法。”
據估計,全球每年有40至60億隻雄性小雞被宰,因為它們不具備商業價值。而現代的家禽養殖業便一直都是用這種混亂且殘忍的撲殺行為來解決孵化期結束後雄性小雞沒有“用處”的問題。
人類養雞有兩種目的:蛋,或肉。但雄性小雞不會生蛋,生長速度沒有母雞快,餵食成本也超過了將它們做成雞肉售出後所得的盈利,因此,它們就只是簡簡單單地被殺了。
有些是窒息而亡,有些則是活生生地被投入研磨機和切碎機,然後加工成爬行動物的食物。
隨著撲殺小雞的爭議越來越大,來自消費者的強烈抗議促使全球的畜牧產業公司去尋找更人性化的解決方案。
Breloh表示,他的突破來自於萊比錫大學的教授Almuth Einspanier開發出的一種化學標記。該物質能夠對雌性雞蛋裡大量存在的一種激素進行標記,有點類似於人類的妊娠檢查。只要在9天內將受精雞蛋中的液體與這種化學標記混合,便能檢測出雞蛋的性別:公雞藍色,母雞白色。而該標記的準確率達到了98.5%。
因此接下來,Breloh需要做的是找到一種方法,讓這種測試能夠在孵化場中大量運用。於是他與荷蘭的技術公司HatchTech合作,製造了一款能夠進行化學標記測試的自動化機器。
該機器必須要操作簡便、可擴充套件、靈活、精確且衛生,最重要的是速度要快,因為雞蛋不能離開孵化器超過兩個小時。但還有個大問題是,如何快速地從雞蛋中提取到測試液卻不傷害到雞蛋本身。可以用針,但針具有侵入性,同時還可能引起其它的衛生問題。
最後採用的方法是,用鐳射束在雞蛋殼上燒一個0.3毫米寬的孔,然後施加空氣壓力迫使雞蛋內的液體從小孔中流出。整個過程每隻雞蛋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而
於是今年早些時候,Seleggt公司用這種方法孵化出了世界上第一批無需殺生的母雞,並於11月開始上市售賣這些母雞產下的“Respeggt”雞蛋。
德國的Rewe集團(連鎖超市)計劃於明年在各家門店推出這種雞蛋,而Seleggt公司則打算將這項技術推廣到各個孵化場,並希望最終能將這種生產模式推廣到到整個歐洲。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theguardian,譯者狗格格,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