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opencv 圖像二值化,自適應閾值處理

python-opencv 圖像二值化,自適應閾值處理

csdn 領域 image tle tps wid 無聊 src ima

定義:圖像的二值化,就是將圖像上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置為0或255,也就是將整個圖像呈現出明顯的只有黑和白的視覺效果。

一幅圖像包括目標物體、背景還有噪聲,要想從多值的數字圖像中直接提取出目標物體,常用的方法就是設定一個閾值T,用T將圖像的數據分成兩部分:大於T的像素群和小於T的像素群。這是研究灰度變換的最特殊的方法,稱為圖像的二值化(Binarization)。

簡單的閾值-(全局閾值):

Python-OpenCV中提供了閾值(threshold)函數:

cv2.threshold()

函數:第一個參數 src 指原圖像,原圖像應該是灰度圖。

第二個參數 x 指用來對像素值進行分類的閾值。

第三個參數 y 指當像素值高於(有時是小於)閾值時應該被賦予的新的像素值

第四個參數 Methods 指,不同的不同的閾值方法,這些方法包括:

?cv2.THRESH_BINARY 圖(1)

?cv2.THRESH_BINARY_INV 圖(2)

?cv2.THRESH_TRUNC 圖(3)

?cv2.THRESH_TOZERO 圖(4)

?cv2.THRESH_TOZERO_INV 圖(5)

技術分享圖片

破折線為將被閾值化的值;虛線為閾值

技術分享圖片

圖(1)

大於閾值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定為最大值(如8位灰度值最大為255),灰度值小於閾值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定為0。

技術分享圖片

圖(2)

大於閾值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定為0,而小於該閾值的設定為255。

技術分享圖片

圖(3)

像素點的灰度值小於閾值不改變,大於閾值的灰度值的像素點就設定為該閾值。

技術分享圖片

圖(4)

像素點的灰度值小於該閾值的不進行任何改變,而大於該閾值的部分,其灰度值全部變為0。

技術分享圖片

圖(5)

像素點的灰度值大於該閾值的不進行任何改變,像素點的灰度值小於該閾值的,其灰度值全部變為0。

Python+opencv代碼: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g = cv2.imread(1.bmp)
GrayImage=cv2.cvtColor(img,cv2.COLOR_BGR2GRAY)
# 中值濾波
GrayImage= cv2.medianBlur(GrayImage,5)
ret,th1 = cv2.threshold(GrayImage,127,255,cv2.THRESH_BINARY)
#3 為Block size, 5為param1值
th2 = cv2.adaptiveThreshold(GrayImage,255,cv2.ADAPTIVE_THRESH_MEAN_C,                    cv2.THRESH_BINARY,3,5)
th3 = cv2.adaptiveThreshold(GrayImage,255,cv2.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                    cv2.THRESH_BINARY,3,5)
titles = [Gray Image, Global Thresholding (v = 127),
Adaptive Mean Thresholding, Adaptive Gaussian Thresholding]
images = [GrayImage, th1, th2, th3]
for i in xrange(4):
   plt.subplot(2,2,i+1),plt.imshow(images[i],gray)
   plt.title(titles[i])
   plt.xticks([]),plt.yticks([])
plt.show()

效果圖:
技術分享圖片

自適應閾值:

當同一幅圖像上的不同部分的具有不同亮度時。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采用自適應閾值。此時的閾值是根據圖像上的每一個小區域計算與其對應的閾值。因此在同一幅圖像上的不同區域采用的是不同的閾值,從而使我們能在亮度不同的情況下得到更好的結果。

cv2.adaptiveThreshold()

函數:第一個參數 src 指原圖像,原圖像應該是灰度圖。

第二個參數 x 指當像素值高於(有時是小於)閾值時應該被賦予的新的像素值

第三個參數 adaptive_method 指: CV_ADAPTIVE_THRESH_MEAN_C 或 CV_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

第四個參數 threshold_type 指取閾值類型:必須是下者之一 ? CV_THRESH_BINARY,

? CV_THRESH_BINARY_INV

第五個參數 block_size 指用來計算閾值的象素鄰域大小: 3, 5, 7, ...

第六個參數 param1 指與方法有關的參數。對方法CV_ADAPTIVE_THRESH_MEAN_C 和 CV_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 它是一個從均值或加權均值提取的常數, 盡管它可以是負數。

自適應閾值: 對方法CV_ADAPTIVE_THRESH_MEAN_C,先求出塊中的均值,再減掉param1。

對方法 CV_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 ,先求出塊中的加權和(gaussian), 再減掉param1。

例如:

采用方法 CV_ADAPTIVE_THRESH_MEAN_C,閾值類型:CV_THRESH_BINARY, 閾值的象素鄰域大小 block_size 選取3,參數param1 取3和5時:

技術分享圖片技術分享圖片技術分享圖片

部分原圖像像素值 當參數param1為5時
技術分享圖片技術分享圖片技術分享圖片

部分原圖像像素值 當參數param1為7時

選取對應領域(3*3)求其均值,然後減去參數param1的值為自適應閾值。測試時求得均值為小數時,貌似進行四舍五入之後再減去參數param1。(可能是我沒測試準確,無聊時測試一下,共同學習)

Python+opencv代碼: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g = cv2.imread(1.bmp)
GrayImage=cv2.cvtColor(img,cv2.COLOR_BGR2GRAY)
# 中值濾波
GrayImage= cv2.medianBlur(GrayImage,5)
ret,th1 = cv2.threshold(GrayImage,127,255,cv2.THRESH_BINARY)
#3 為Block size, 5為param1值
th2 = cv2.adaptiveThreshold(GrayImage,255,cv2.ADAPTIVE_THRESH_MEAN_C,                    cv2.THRESH_BINARY,3,5)
th3 = cv2.adaptiveThreshold(GrayImage,255,cv2.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                    cv2.THRESH_BINARY,3,5)
titles = [Gray Image, Global Thresholding (v = 127),
Adaptive Mean Thresholding, Adaptive Gaussian Thresholding]
images = [GrayImage, th1, th2, th3]
for i in xrange(4):
   plt.subplot(2,2,i+1),plt.imshow(images[i],gray)
   plt.title(titles[i])
   plt.xticks([]),plt.yticks([])
plt.show()

效果圖:

技術分享圖片

python-opencv 圖像二值化,自適應閾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