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想做新媒體運營的小夥伴們,想想這10個問題再做決定吧!

想做新媒體運營的小夥伴們,想想這10個問題再做決定吧!

前幾年,“產品經理”火得一塌糊塗,光這名字聽起來就好有逼格的有木有?不像我們做新媒體運營的,都自稱“小編”,就跟古時候客棧的小二似的。

但現在,不論傳統企業,還是網際網路公司,對“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越來越認可,如果你也考慮轉行做“新媒體運營”,那接下來的這10個問題你一定要先想清楚!

關於轉行本身:

微信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期已過!

你是真的喜歡新媒體,還是因為門檻低?

轉行成本有多高,你想過嗎?

關於個人發展:

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轉行做新媒體,有沒有偏離你的職業規劃?

你能做到隨時隨地進入工作狀態嗎?

關於新媒體要求:

是不是必須文筆好才能幹

你能承受每天都要接受使用者的考核嗎?

新媒體是個大概念,你要做哪一類?

做新媒體,到底能掙多少錢?

一、微信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期已過! 首先業內的一個基本共識是:

微信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期已經過去了,隨之而來的是專業內容的紅利期!

流量紅利期已經成為過去時,這意味著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進入成熟期,這個時期,依靠“網感”與“小聰明”已經行不通了,它對運營者實力的考驗更甚。

具體有以下三個維度的變化:

一、「以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不論是對於C端讀者,還是 B 端企業主,都早已不再陌生,這意味著使用者教育的成本大大降低。

二、在某一領域內有深厚積累的人才能夠抓住新的專業內容紅利。因為他們站在整個產業的最前端,對整個市場和局勢都能看得非常清楚,既有積累又有眼界,所以普通新人想在這方面分一杯羹的確很難。

三、新媒體主要是在工具端的創新,而它承載的內容依舊是知識、見識、洞察或者使用者服務。

所以,如果你在某一個領域內有很深厚的積累(比如你是一名資深的銷售或者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家政員),只要你想轉型做新媒體,依然有很多機會。

不要覺得自己學歷不高,文筆不好,不是學習新聞專業的,就覺得做不了新媒體,其實新媒體最關鍵的,還是基於某一個細分領域,為使用者提供持續的、穩定的、專業的使用者價值。

二、你是真的喜歡新媒體,還是因為門檻低?

坦誠面對自己,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

無論你是否喜歡做新媒體運營,我都希望你能清楚的知道:

那些從業者熱衷討論的點贊、轉發、10W+閱讀量的背後,往往是長期熬夜、不固定加班、反覆改稿。注意,重點不是熬夜、加班、改稿,而是長期、不固定與反覆…

新媒體非常考驗一個人的使用者理解能力與產品體驗能力,畢竟它是直面客戶的。

很多人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並對未來(一朝成名)充滿希望,但赤裸裸的事實是:

開始的喜歡,往往是對別人成功的低估,對自己熱情的盲目自信。

所以說,如果你認為新媒體門檻低(畢竟誰都可以註冊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原因,那我建議你千萬慎重。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幾乎所有外行都說新媒體的門檻低,但實際上呢?它的“進入門檻”確實低。可新媒體的“競爭門檻”卻是非常高。據統計,目前已經開通的微信公眾號有2000萬,但你每天都在看的有幾個?

所以小小建議,不管多麼喜歡,多麼想做,都希望你能先管理好自己的預期。

三、轉行成本有多高,你想過嗎?

假如我現在是某個服裝線下門店的銷售,那我轉行做金融行業的新媒體,難麼?

答案是:難!

轉行做新媒體只是個籠統的說法,而這個具體的新媒體崗位,肯定設立在某個具體領域,甚至只依託於某一個產品的運營與銷售上的。

如果你做不到一往無前的殺進行業,那你就得抽三天時間好好想想,勝任這份工作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精力、財力。最好找個紙筆羅列一下利弊進行慎重權衡。

況且,俗話說得好: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

你投入再多時間、精力來打磨自己的實操技術,但也只是新媒體這個工具用得熟練,只是在「術」的層面上;

而公司要的是你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對產品價值的熟知、對使用者需求的感知,這些都是「道」的層面,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積累的。

相較於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選擇哪個行業進入更為關鍵。

四、轉行做新媒體,有沒有偏離你的職業規劃?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規劃,你最終想成為什麼?你每一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麼?

通常在一個職業上深耕細作,方向大概有兩種:

一、專業崗。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專家,本質上算是個靠手藝過活兒

二、管理崗。在專業崗的基礎上,不斷強化領導力,最終成為管理層。

那你呢?以後想做什麼?想通過這份工作獲得什麼?是想精通某一項技能,還是成為管理者,你做新媒體對你的整個職業生涯有什麼幫助嗎?這些問題你需要考慮清楚。

五、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前一段時間,朋友說有家公司月薪 10K 挖他,他忍痛拒絕了,我問他為什麼?因為當時他的工資是 4K,要知道這可是高出兩倍的薪水啊。

他回答說:心虛!

他說:去了之後,我能幹什麼?我牛逼在哪兒?是我文案寫得好,還是排版做得漂亮,又或者是選題對使用者口味?我能獨擋一面嗎?

細思想來,我發現自己沒有一項不可替代的能力。好像什麼都會做一點,懂一點,但是哪一塊的積累都不足以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總得來說,花架子多,底子不實。

所以他選擇安分守己,繼續修煉!

我突然想起前幾天有使用者在後臺留言,說很苦惱,剛進一家公司做新媒體,不知道做全才還是做專才。

我想,或許他是因為「木桶效應」在作怪,很多人對於自己的短板是恐懼的,不踏實的。可現實是,群體才是那木桶,我們只是那塊木板。我們該關心的是怎樣讓自己更長,不做讓“木桶”不能容納更多的水的短板,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在公司內的價值。

所以,我們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自己最擅長什麼,我們要將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到自身的成長上來,即使換個“木桶”,我們也是那塊最長的木板。

六、你能做到隨時隨地進入工作狀態嗎?

為什麼叫“新媒體運營”,關鍵就在於,你要保持一顆時刻對使用者敏感的心,或者隨時隨地進入工作狀態。

所以做新媒體運營,避免不了的一個話題就是加班。這個加班並不是因為公司需要或者強制加班,而是你必須拿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完成職業能力上的積累。

我曾聽老闆說:

他好幾次和商務範創始人鄧濰在一個場合吃飯,吃著吃著,鄧濰就把電腦拿出來了——登入後臺,改稿。

一個頂級大號的主創尚且如此,更別說我們這些新手了。

自從做公眾號以來,總是感覺時間過的太快。我還來不及,時間就已過去,時間真的不夠用。這一點貫穿於找選題、排版、起標題、配圖到儲存傳送的整個操作過程。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積累不夠。

不過改變也別無他法,只能靠時間去填補經驗和認知上的不足。

別人每天工作 8 個小時,你可能還額外需要 4 小時用想選題、回答使用者提問、評論讀者留言。當然私下給自己充電的讀書時間另算。

七、是不是必須文筆好才能幹?

新媒體運營的確離不開寫。

但是真正文筆好的,特別愛寫字兒的,應該去當作家。

新媒體運營不是讓你來寫散文,抒發情感,風花雪月的,對於新媒體運營來說,把字兒寫對,語句通順,使用者看得懂,這就夠了。而且寫得多了,時間久了,文字功力也會日漸深厚。

那你真正需要具備的能力是什麼呢?商業理解能力!

你必須瞭解你的公司是幹啥的,是賣燈泡還是賣保險,是賣產品還是賣服務。

你要清楚老闆的需求,其他部門的壓力,摸清楚新媒體部門在公司整個流程中處於什麼環節,扮演什麼角色。

這就是商業理解能力!

你以為支撐新媒體在百萬千萬使用者面前風生水起的是那些討喜的文字和搞笑的動圖嗎?

當然不是,是內容背後的使用者需求和商業邏輯。

所以,我們有一個觀點:

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本質上也是在運營一家公司。

八、你能承受每天都要接受使用者的考核嗎?

我認為新媒體是個很光明的行業……

這個「光明」除了對整個新媒體行業充滿信心,更是對這份工作本身的現實描繪。

閱讀量、轉發量、收藏量、轉化率(購買人數/閱讀人數),這些資料都是即時可見的。

每次推送結束後,所有資料和內容本身,都會赤裸裸的擺在那裡,接受使用者的評價、老闆的挑剔、同事的建議以及同行的攀比。

注意,重點是每次!

特別是日更的同行,幾乎每天都飽受著閱讀量的摧殘,不是說老闆萬事以閱讀量來衡量 KPI,而是你一偷懶,內容質量的下降就會非常明顯,這個藏不住。

而且你也別想作作弊,刷刷閱讀量什麼的,大家都不傻,內容的好壞怎麼可能讀不出來?尤其是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關注你的資料,所以,要臉,你就得抗住壓力,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

九、新媒體是個大概念,你要做哪一類?

這裡不是做哪一個行業,而是做哪一種型別,我大致歸為兩類,供參考:

1)企業新媒體,還是得重形象

企業新媒體,本質上就是塑造企業的品牌形象,進而提升使用者口碑或者推動銷售轉化。前者是硬性要求,後者是錦上添花。

2)自媒體,要想好變現方式

自媒體有小部分是有情懷的,但是大部分是需要活下去的,因此,商業變現無可厚非。

常見的有兩種變現方式:

其一,是比較火的內容變現,比如賣廣告位的「三表龍門陣」、賣廣告文案的「顧爺」、通過內容吸引流量來賣貨的「清單」,還有直接付費閱讀的「得到」。

其二,直接走電商,比如賣衣服的「小黑裙」,賣酸奶的「樂純的夥伴們」。

前者更偏文人,後者更篇商人,有點兒直接和間接的區別。

這個看你更喜歡哪個就好,最終都是要賣的。

十、做新媒體,到底能掙多少錢?

這裡有一份我從智聯招聘網上擷取招聘資訊,上面的薪資可以參考一下:

是不是在想,嚯,能有這麼高?

可能有這個想法的大多和我一樣,處於助理或編輯的階段,做得時間不超過 2 年。如果你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 3 年以上,那老闆自然看得到你的價值。

如果看不到,或許可以換個老闆看。

想做新媒體運營的小夥伴們,想想這10個問題再做決定吧,祝你們好運!希望咱們行業內見! 來自公眾號:黑帽思維(heimaosiwei)

黑帽思維:培養你的發散性思維 解密網際網路騙局、實戰揭祕網際網路灰產案例、網賺偏門專案解析、分享網路營銷引流方案。深挖內幕、曝光各類套路。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我的公眾號! 轉載請註明來自黑帽思維網賺部落格,原文地址: http://www.heimaosiwei.com/post/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