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產品概念之2/4:三層次理論 —— 生產者主導視角的產品概念

產品概念之2/4:三層次理論 —— 生產者主導視角的產品概念

1988年,P·科特勒首次提出了產品三層次結構理論。該理論認為,任何一種產品都可被分為三個層次:核心產品(Core Product)、有形產品(Actual Product)、附加產品(Augmented Product)。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記得一個和爸爸買煤的場景,就拿煤”舉個例子,對產品的三層個層次的內涵做個解析。

核心產品 —— 購買的核心驅動

核心產品是產品的靈魂,是指產品的有用性,是產品的使用價值或效用,是消費者真正購買或使用該產品的動因

消費者購買煤,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從這種產品中獲得的核心利益是什麼?

有朋友說取暖、有朋友說做飯,還有說鍊鋼鍊鐵。沒錯,這些都是可以獲得的利益,但這還只是表面利益,這樣的利益還可以舉出好多條,這樣很難指導產品研發,在引導消費者購買方面也會抓不住重點,還需要從這些利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煉,獲得這些利益背後的共同隱含利益。

我們需要再往下問一步,為什麼“煤”能夠滿足這些消費者利益?

答案很顯而易見,是因為煤燃燒能夠發熱。對,這個“熱量”就是“煤”的核心產品,這是費者購買的核心驅動力,誰會去購買不能發熱的“煤”呢?

形式產品 —— 購買的決定要素

形式產品是核心產品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整個產品內涵的有形載體,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層次,是消費者視角的產品,比如上面提到的“煤”。

這一層次包含產品的五種典型特徵:品質、特性、品牌、形式、包裝。這些特徵是最直觀,也是最能吸引使用者的一個層次。因此,這一層次是購買的決定要素

買煤時,首先看形態,是“面兒煤”還是“塊兒煤”?哪裡出產的?拿起來掂量一下體輕還是重(密度大小,密度大的發熱量低,還不愛著),這些都是“煤”這一產品的形式屬性。從這些方面可以對“煤”的能量密度和釋放時長、易引燃性、發煙大小有個大致判斷。

看,雖然消費者不懂什麼產品概念,但在產品購買時,已經通過對形式產品的考察,無意識地完成了對核心產品“熱量”的考察。貨賣一張皮古已有之,可見形式產品的重要性。

附加產品 —— 購買的影響要素

附加產品即附加服務或利益,是指賣方能提供消費者在實體商品之外更多的服務與利益,例如:免費安裝、檢修服務等。

這一層次能夠給予消費者完整的滿足感,是購買的影響要素,可以幫助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再購率,以及帶來傳播效應。

剛開始農村只有供銷社賣煤,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就別想著還有啥附加產品了。

後來改革開放了,允許私人開展經營,村裡多了幾家小賣部也有煤賣,由於存在競爭,多買可以打折,這就開始有了附加產品。但還得自己把煤從煤場弄到家裡。

再後來賣煤的發財了,買了三輪車,為了增加競爭優勢,除了價格上可以打折,還能提供增值服務,送貨到家。這也是附加產品。

如果賣煤還能送爐子,提供贈品,估計就更好賣了,這裡的贈品也是附加產品。

三層次理論的價值和不足

產品概念的三層次理論,從三個層次較好地反映了消費需求的多層面性,特別是解釋了消費需求的動機,以及實體產品與服務的不可分割性,三個層面有機的構成產品概念的整體,是對產品認知的一次飛躍。

同時,產品概念的三層次理論是主要從生產者視角出發的,仍未擺脫生產者在產品效用和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更多的作用是引導生產者和銷售者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提供產品和服務。

針對三層次理論的不足,科特勒後來將其發展成為五層次理論,其進步之處在於,在生產者視角的基礎上,引入了消費者的視角,能夠完整地解釋消費者選購和消費產品的全部心理過程,使產品效用和價值的形成具有雙向互動性,用市場主體的雙方對產品的視角同時為產品的研發和營銷提供指導。

產品概念系列文章請參考:

產品概念之1/3:前言 —— 有必要這麼學術嗎?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4000

產品概念之2/3:三層次理論 —— 生產者主導視角的產品概念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4567

產品概念之3/3:五層次理論 —— 消費者體驗視角的產品概念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5389

產品概念之4/4:產品包 —— 升維思考,降維打擊
https://blog.csdn.net/zhanglinneu/article/details/8510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