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未明學院:透視投行生活,在投行打拼的人需要有多優秀?

未明學院:透視投行生活,在投行打拼的人需要有多優秀?

投資銀行,又簡稱為投行,很多金融人心中的聖地。它意味著:

高起點

高薪水

高社會地位

而投行之所以成為金融行業中工資最高的行業之一,必定尋找的是位於金字塔尖的人:

進去前要通得過千挑細選;進去後要經得起嚴苛厲求;而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一般情況下,什麼樣的人,進得了投行?

第一類:非常名校出生,家裡沒背景。

非常名校,國內一般是北大、清華、復旦,連像上海交通這樣的大學我所知道的也不多。國外,美國的常春藤,英國的劍橋、牛津、LSE。斯坦福很多時候也比不上賓大(U Penn)。

除了名校出生,學校的成績也非常重要,現在網上申請都需要詳細的課程填報+ 分數填報。如果在最後Background Check的時候發現有虛假,後果很嚴重。成績要求一般平均要80%以上。(這裡澄清一下,投行也有很多國家的,例如DB德銀,BNP法巴,Normura日本野村,Macquarie澳洲麥格利,這些投行也承認本國家的頂尖大學,如東大,海德堡等。)

第二類:背景非常強,學校也不一般。

這類人,背景深到可以是某上市公司高管的親屬,或者國家某部高層的親屬。大學也基本是名校,在校成績不能太差,國內交通大學、人民大學等在範疇之內,國外的帝國理工、南加州大學等也是。

其實,超級名校的要求也不是很絕對。非常出色的人,來自帝國理工、南加州,不靠關係進投行的也有, 但是還是少數。

第三類:成績不好,關係也一般,但對投行未來有價值。

這類人一般是投行未來6-12個月內覺得可能啟動專案的管理層的親戚。沒錯,投行就是這麼直接,“你來,是因為我要用你做生意,it’s all about business”。

沈誕琦在《劇透你的生活》中說過,進Investment banking不難,只要就讀頂尖名校,只要讀Vault Guide to Finance Interviews,面試前背兩個近期的M&A例項。 

所以我們在論壇上看過一個又一個投行面試準備的經驗貼,懷著對那一入門就相當於普通公司經理總監級別薪酬的無限嚮往,憧憬著自己進入投行後在兩三年內能夠在陡峭的學習曲線下對各大行業趨勢和明星企業如數家珍。

但實際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投行的生活就像沉默在水下的冰山,危險又神祕,無論是紙醉金迷還是深夜加班,我們所看到的只是投行生活的鳳毛麟角。

很少有人會認真的告訴你,在投行工作,到底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

是在香港中環幾十層的高樓上眺望維多利亞港燈火輝煌的志得意滿?

是在客戶和同行之間周旋的小心翼翼?

是晚間在酒吧歡聚後又回到公司工作的精神奕奕?

還是加班到凌晨四點一個人獨自回家時的疲倦失落?

香港金融機構的地緣分佈非常有講究。

在寸土寸金的中環皇后道中,幾棟豪華的寫字樓,簇擁著各色的國際投資銀行、私募基金還有律師事務所。

然後再遠一點,則是其它境外和香港大型財團的辦公樓。

而後是其它境外商業銀行的總部。

再後是各家中資機構的龍頭企業集團駐港總部。

最後目之所及之處,是鱗次櫛比的其它機構。

——《大投行家》

或許你應該去讀一讀高爾基的《大投行家》,這是我讀過最好的描寫投行的小說。

不同於《撒謊者的撲克》或者《大馬猴》,那種帶著外文翻譯腔的格格不入,《大投行家》的作者用自身的投行經歷為60%的原始素材,白描了原汁原味的港式投行的生活。

這本書是一部投行入門指南或者manual book,一步步告訴你從底層投行小兵到站在投行之巔的董事總經理,每個level都會負責做什麼,需要什麼能力;這本書也承載著作者自己對於投行生活的思考,在香港這個物質和夢想交匯的異鄉,講述一群投行人的的過往、現今和將來。

進投行艱難,但生存更難

進入投行的確艱難,IBD需要你有一個頂尖名校的學位,要求你對某個行業如數家珍。

比起進入投行,在投行生存更難!money never sleeps, 投行人也是如此。

每週24X7的工作,從調整PPT中公司LOGO這樣的小事兒到上百億deal的客戶會談,新入投行的分析師都會面對。

在這種情況下,投行家的任務排序和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 

郭柯在工作上有一個好習慣,從讀書時就開始的。

做每件事情,他會在心裡先默默把事情分成幾個步驟,一直細化到每個步驟都只需要10分鐘到15分鐘左右就能完成。

如果其中某個步驟暫時不能完成,他就會把流程梳理一遍,把能夠做的步驟先做,能夠同步作的步驟,就同步推進。

這樣每個10分鐘裡,其實工作的目標都是很小很明確的,而且中間因為全程都心裡有數,也能隨時根據進度休息一下。

——《大投行家》

永遠精準到每一秒的時間觀,

這或許就是投行重壓之下的生存之道吧。  

而投行作為一個職場新人的入門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完整精細的職場培訓體系,這也是投行勝出實業的地方。

在進入投行後,

會有飛到紐約或者倫敦的體系化金融培訓課程、

會安排資深投行家作為你的mentor輔導,

會有associate和VP直接帶著你做專案。

整個過程中都在向你灌輸如何邏輯清晰的做事情,從電腦桌面上的資料夾應該如何組織,到與客戶溝通會上的融資故事應該如何講,投行都有一套完美的工作模板給你。

所以在外人看來神奇萬分的各類excel估值模型、路演或者專案洽談的PPT,無論是成品還是製作的過程,在熟悉投行的人看來毫無新意。

典型的流程是:

晚間接到副總裁(VP)通知,明天一個新客戶諮詢如何在大陸收購企業。

然後分析師開始根據一家基準公司,在Google Finance,Factset,Bloomberg上面找可比公司,直接用Factset模板匯出基本資訊;如果遇上需要非上市公司,這個時候每年summer實習生的勞動價值就體現出來,他們會在一整個暑假整理出各行業的待上市公司資訊清單,供參考董事總經理有空時pitch客戶使用。

然後分析師或者經理需要嚴格按照“XX銀行業務介紹”、“XX行業經驗介紹”、“我們對XX國XX行業的理解”、“團隊介紹”、“我們的服務”的固定格式將所有資訊填入PPT。

再然後是枯燥的調整格式,分析師需要把表格裡所有的文字都置於表格垂直居中,表頭水平居中,內容水平居左,加上統一的專案符號,並用標尺把內容的文字左對齊。

對了,還不要忘記在PPT裡把所有的可比公司LOGO圖片調成一致大小。

甚至連開會的會議紀要,因為會議繁多,投行都有自己的固定模板:“會議主要議題”、“我們的陳述”、“對方關心的問題及我方答覆”、“對方的反饋”、“下一步工作”。

而發工作郵件也是門技術活,郵件中等級森嚴,異常講究:收件人是接受彙報的人,抄送人是和傳送人類似身份的人,容不得一絲差錯。

不知我們中的多少人,記不記得在投行裡工作時無數個清晨,當窗外一片漆黑,月亮都找不到掛在哪裡的時候,我們無數次按停還沒響起的鬧鐘。如果美國也有公雞,或許我們是經常把雞吵醒的那一個。不管上下班的方式是汽車、巴士、還是地鐵,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出門前在家照鏡子的環節都已省去。

記得那些天的時間表,出門駕車在第一個紅綠燈的路口,時間大約都是6am.。剛好有二十秒左右的時間坐在駕駛椅繫好我的鞋帶,感覺這是我出門後第一件要做的事。這個習慣,到現在我還保持著。在第一個和第二個紅綠燈之間,車程大約兩分鐘,基本上是我給父母報報平安的時間,這兩分鐘對遠方的父母極為重要。再到下一個路口的地段,是用微信和不同朋友敘舊的區間。基本上一天兩個不同的朋友,以保持聯絡。

然後再下個路口,查查手機上收到的郵件,該回復的回覆......

再下個路口,臉書上給朋友圈裡點些贊,證明一下自己還活著......

再下個路口,想一想晚上下班後去學校念MBA課程的作業......

在到達公司前兩個路口的時候,襯衣的鈕釦也應該差不多扣好......

能在車裡做的事,基本上不在出門前做。在到達公司停車場的時候,領帶已係上。照照車上的鏡子,如果沒有發現牙膏在臉上,謝天謝地。然後拍拍一下自己的臉清醒自己,下車。

這時,時間大約都是六點半左右。

不要以為我是來得早的那一個。其實已經有不少人在樓下等著電梯。更有許多高級別的員工,都已經在工作。看到認識的人,寒暄一兩下。通過兩到電子安檢門之後,來到自己那可愛又可恨的座位。

許多人坐下之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開啟電腦。或者在開機緩衝的時間裡,去倒杯水或者咖啡。

有些人回到座位長嘆一下——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還記得有幾個小夥伴,開啟電腦後查著郵件一邊搖頭一邊罵;還有一些對著電話大吼:“我不知道……”

還有幾個自言自語地說:“哎,終於搞完了,謝謝!”

還有一些人,一天不願多說一句話......在這裡,不管你來自何方,很多時候臉上的表情,是如此的不同卻是如此的相似!

微笑,憤怒,無奈,等等的表情可以在短暫的時間內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臉色。也可以在不同時間出現在不同人的臉上。

投行比學校更規則化

一本完全的投行生存guidebook

所以說,

如果你在一場聚會上認識一位有一點點心動的女神,

無須唐突佳人,冒昧敘齒,

只消換來名片,根據級別,

心底暗暗算算工作年限即可。

方便的很,是不是?

——《大投行家》

投行等級森嚴,Analyst, Associate, VP,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而晉升的考量因素更是人人皆知。

在投行生涯的最初,職級完全是按照年限來劃分的,本科畢業是“Analyst”(分析員),3年之後提升為“Associate”(經理),再3年就是“Vice President/VP”(副總裁),晉升考核的主要是工作量和工作態度。 

而在副總裁這道門檻之後,就需要開始開始短兵相接,拼業績,也要跟對人,在這個階段人脈關係比技術能力要更加重要。

一般這個級別競爭失敗而數年未能晉升的VP,要麼就一直停留在這個位置上,要麼就跳槽去客戶公司、PE或者其他投行謀求升職。在世界上最頂尖的投資銀行高盛,全球的3萬多名員工中,MD只有2000多人,VP有12000多人,剩下的基本都是analyst和associate。 

而投行的等級差異甚至完全對映在他們離開辦公室的時間上。董事總經理的生活狀態看上去堪稱愜意,每天9點開始在辦公室打電話與客戶和同行交流,然後下午3點將董事和副總裁叫進辦公室絮絮叨叨一陣,佈置好任務之後就從辦公室消失。

接著董事和副總裁會在4點給經理和分析師佈置客戶的任務,董事大多在6點多離開,衣著光鮮地出去和客戶吃飯;副總裁是在晚上8點;至於底層的經理和分析員,後半夜才是他們的標準下班時間。所以在香港中環,在紐約華爾街,在倫敦金融城,分析師是不被允許有個人生活的。 

當然,為了在與矽谷的人才爭奪戰中輸的不那麼難看,華爾街的投行正在強迫自己的分析師減少工作時間,董事們被禁止在週五晚9點下班後傳送工作郵件。但對於香港中環的分析師來說,沒有工作打擾的週末那是在大洋彼岸13000公里處遙遠的夢想。凌晨三點,擡首看去,只有靜默無聲的維多利亞港,滿辦公室閃爍的電腦螢幕,和螢幕前一張張疲倦的面孔。 就像瑞銀CEO所說的那樣,你不可能依靠為一個22歲的年輕分析師放假就建立起一家國際一流投行。

坊間關於投行加班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是,某家Tier 1投行給每兩位分析師配一位祕書,協助分析師安排時間表,而某位VIP客戶的女兒進入這家投行工作後,她的母親甚至需要預約才能見到她。

而我聽過的一個故事版本則是:一位香港投行工作的大陸女生回北京陪父母度假,但投行北京office緊急需要她協助,於是她在北京休假的3天,工作超過60個小時,最後只與父母匆匆見了一面就不得不飛回香港。

甚至相比於內地瘋狂生長的本土投行,香港投行分析師的生活更為枯燥,基本上被侷限在辦公室的圈子內,很少有機會有時間去參與各類商業酒會活動,至於結識客戶人脈的機會更是少的可憐。 

那麼去做投行的話,最重要的能力究竟是什麼?

高爾基認為不同職級所需的能力差別很大,在投行工作,技能的配置要分時間先後。比如在工作的第一年,最重要的是不怕苦。然後多工管理(multi-task)的能力也很重要,要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知道怎麼去安排前後。不過,投行分析師也必須要有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技巧(technical skill),比如說要會估值、會做PPT;知道拿PPT怎麼去把一個故事講清楚;知道怎麼入手研究一個行業。對於一個Analyst來講,想要成長,這些都是必備的能力。

但到了VP以後,就要開始承上啟下,有一定的管理輻射半徑,這個時候要學會帶團隊,要知道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如何能去更好地指導下面的分析師和經理。對於業務,需要夠明確地判斷哪些專案有機會,客戶之後的需求是什麼,怎麼去滿足,專案的進度應該如何安排。

而到了MD層級,衡量的標準更為直白:sell,sell,sell,拉到客戶是第一要務。董事總經理要有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主意,讓企業家覺得他很有衝勁,願意合作。要有很廣的人脈,要麼他認識很多人,要麼很多人認識他。然後他需要有好的idea,同時能把好的人攢到一起去;然後還得有自己的團隊,得有牛的VP,能幫忙把這些事落實好。 

所以在投行,不同階段kill set的配置是要拿捏分寸的。但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在不該過分注重某個能力的年齡,去強調這些能力,雖然會經過一個成長很快的階段,但是缺少後勁。所以很多年輕人會說我要做投行,所以每天去social,去認識很多人攢名片。但實際上,這些事情都是長線的積累,短期內拿它吃不了飯,也炫耀不得。可能要積累上很多年,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人品的積累就有用了。這裡說的是真的人品,不是運氣。 

投行枯燥的數字背後

是不動聲色的商場交鋒。

投行在本職上就是一個salesman,只不過他們販賣的商品不是快消品、汽車,而是企業。而分析師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估值建模(Excel Modelling),用一張Excel表和上百個財務資料的堆疊,加上對客戶心理的小心揣摩,妥帖地估量出一家企業的價值,然後再由MD動用三寸不爛之舌按照這個價格把企業推銷給客戶。所以估值是一門藝術,而非技術。Excel表單中的數字變幻只是表象,背後是不動聲色的商場交鋒,是對行業脈搏的觀點碰撞。而這,也是投行生活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高爾基的《大投行家》中『雙頭鷹』一章中,描述了作者親身經歷過的一個海外併購專案。某家投行作為國內科技公司的財務顧問,代表這家公司與一家海外私募競購國外科技公司。海外私募給出了超過這家公司市價一倍的報價,遠遠超過投行財務估值的結果,國內電子公司對此大惑不解。經過與競購對手的不斷短兵相接,終於瞭解到了這家競購私募公司敢於報出天價的背後玄機;國外私募大亨操縱併購的資本技巧讓人歎為觀止。 

從投行奔向新的生活

投行是否還應該是你的第一選擇。

在高爾基看來,《大投行家》剛好跨越了兩個對比鮮明的時代。一個時代是幾乎當時所有的精英,都拼了命想要進入投行。後來又是一個時代,所有人都說世界太大了,想出去看看。最先擁抱新時代的是一些中高層,在財務自由或者業務上比較成熟時,跳槽到買方或客戶,這個趨勢從來都是有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投行這座金字塔的兩端,非常非常資深的投行人和非常非常不資深的投行人,都開始向一些創新行業轉型。

而高爾基在談及自己從香港投行轉到中信證券投行部,再轉到財新任職高管的經歷時,也是坦言被國內新媒體、網際網路這些新興的產業所吸引。但他認為:

投行工作仍然是年輕人在走向社會的第一步,能夠獲得的最好的洗禮。

雖然因為人才向高科技企業的流失,投行進入的門檻與原先相比略低,投行經歷帶來的鍍金效果變得未知。但在投行,仍然能接受很多創新型的公司無法提供的培訓。因為,就算是最大的BAT,專業化培訓也相對較少。甚至在他自己進入投行的那一年,會有家族企業的繼承人專門入職投行培訓,培訓完就quit回家打理家族企業的。

當然,除了良好的工作習慣以外,投行最主要的technical skill培訓就是corporate finance(公司財務)。但顯然,會看財務報表會估值只是必備的一部分技能,還有很多技能是投行無法提供的,而這樣的技能會越來越多。所以若是能在創新型企業靠你的情商智商,學習到這些技能,那麼畢業後直接去創新型公司工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最終,這還是取決於一個人想要怎樣的職業生活。 

想進來和想出去

真實和思考退去,在年輕明亮的雙眼中,映照的是野心。

在寫這段結尾時,是下午3點。我開啟朋友圈,有兩條更新。

一條是一位在紐約最頂尖投行工作的朋友,在連續5天凌晨下班後,第101次認真地發誓她要quit這份榨乾了她所有精力的工作。

另一條是一位明年從國內最好的大學畢業的朋友,興致勃勃地晒出他在高盛、摩根、瑞信、瑞銀申請投行部門分析師工作的網申截圖。

在這一刻,真實和思考退去,在年輕明亮的雙眼中,映照的是野心。 

文章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