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技術人如何轉型做管理?

技術人如何轉型做管理?

點選上方“CSDN”,選擇“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作者簡介:劉世麟,致學教育總監助兼任 Android 開發,百萬 Blog 訪問和 7k Star 作者,目前在運營公眾號「nanchen」,儘自己所能為你提升。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CSDN 編者按】每一個技術人在職業生涯中都會走到這樣一個路口,就是專心地在技術路上精深,還是轉型從事管理崗位。本文作者是一個 Android 程式設計師,他分享了自己為什麼會想要轉管理,以及在技術轉管理上的一些誤區,其中所涉及的一些技術管理的能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以下為正文:

對於一直深耕技術的一線 Android 開發者,自然大多數人都想著是一定會把技術進行到底,或者說至少還會做樂於做技術一段時間。其實不止你們這麼認為,就連對我知根知底的公司領導,也這麼認為我。因為對於一個尚且還年輕的小夥子來說,現在想轉型,真的太早了。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目前還是想的比較透徹的。

渴望成為管理者的「理由」

  • 希望突破「個人貢獻」的天花板

對於自己來說,還是希望對公司釋放我更大的貢獻。每個公司對技術研發都有不同的崗位和職級劃分,其實歸根結底歸為兩類:「個人貢獻者」和「非個人貢獻者」。

技術開發、 UI 設計和產品經理是典型的「個人貢獻者」,開發的主要工作是寫程式碼,他的所有產出就是一行行程式碼所構成的最終產品。UI 設計的產出就是他的設計稿,同樣,產品經理的產出就是他的原型圖和需求文件。這些所有的產出和對公司的貢獻,都是來自個人的,很少依賴別人。

而作為一名管理者的話,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做的工作可能是不停地組織溝通和協調這些人。對於一個「個人貢獻者」,工作時間頂天就 24 小時,他不休息地高效工作。但一個好的管理者的話,發動身邊的人,朝一個目標努力,這個團隊貢獻是上無止境的,想想都刺激!

所以這是我第一個理由:因為我想驅動更多人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做出一個有著更大貢獻的產品。

  • 終究我還是會面對管理

對於一個技術人來說,通常也就只有四條路:管理、產品、技術總監 or 轉行。

可能有很多人說,「我不喜歡做管理,就喜歡做技術,我就是純技術控」。其實有很多人都這樣想,包括我曾經也是如此。技術人的職業階梯總是很美好,認為自己可以成為阿里多隆,對,就是哪個阿里僅有的 P11,我一直的偶像。

但不管我們的技術做得有多棒,終究還是會管理幾個人的,當你達到技術的一個很高層次的時候,多多少少,我們還是得帶新人,帶其他技術人員,讓大家一起朝一個方向衝刺。從這個角度講,不管是不是想一直走純技術路線,我們都需要增強自己的溝通和管理技能。

所以這是其二:我總會到管理。正如今天我們 CEO 給我講的一樣,「我們技術人總會慢慢轉型,只是我們可以去把控這個時間而已,早一點上去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困難,但遲一點上去可能意味著損失機遇」。

講一講很多人的「誤區」

可能就會有不少人質疑我了,說我其實想做管理的原因其實不是這個,五花八門的都有。

  • 只是期望拿到更多的薪水

大多數人認為,管理人員的薪水都更高,所以難免以偏概全,認為我是為了薪水所以期望轉行。

薪水確實很重要,但這個想法一點都不對。大多數技術足夠牛逼的人,薪資都是比他的管理者高的,因為這些高階技術人員技術已經牛逼到了業界沒幾個能做好。

對我的家境來說,錢確實很重要,但遠遠沒重要到這個地步。

  • 期望指引別人

其實用「指引」的時候,我好像用「指使」呀。因為肯定有很多人這樣想了,管理人員可以高高在上,隨意使喚別人。

但我覺得恰恰相反,很多時候,領導都是負責背鍋的,負責給大家抗壓擦屁股的,領導才是那個給大家端茶倒水,服務大家的人。

這是我真實的看法。我們公司技術副總賈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明明技術都牛逼得要死,卻因為做管理,整天接受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輪番轟炸。其實我真的超級心疼他,因為本已經是最努力的那一批人之一,卻還被這樣到處被數落,而且還經常遇到下屬鬧脾氣。

所以,放下心中的偏見吧,好好對待你們的老大。我也已經有了背黑鍋,接受轟炸的覺悟。

  • 指望工作更加輕鬆

很多人認為程式設計師很累,996 加班已經是很多公司的常態,有時候改需求,上線任務,還要加班到深夜。還好我們公司基本很少加班,是個標準的每週 40 小時的公司。但我們的技術領導,真的是一年 365 天,98% 的時間都在工作。所以,我會為了讓工作更輕鬆而產生這個想法嗎?

  • 更容易換工作

這可能是最扯淡的一種看法了。對於我們開發人員來說,只要技術實力過硬,根本就不可能愁找不到工作的,而且覺得是薪資待遇還不低。

但作為一個管理人員,換工作會更容易嗎?完全扯淡。一個空降的管理,要融入技術團隊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因為他們需要去面對這些出名的「寡言者」( 對,說的就是你,程式設計師!),需要去了解團隊每一個人的擅長點和不擅長點,需要去了解團隊成員是屬於「自我驅動型」還是「被動接受型」人才,這是非常需要時間的。和每個人打交道,應該用怎樣的方式才合適,自己公司的產品有怎樣的使用者場景和使用者行為,為什麼需要做這些功能,未來產品發展何去何從?需要思考的問題太多了,而且這大多數情況下還不是通用的。

說得簡單點,我一個 Android 開發,假設想換工作的話,完全不可能想著從事管理行業。甚至退一步說,即使有天我離職了,我依然肯定會選擇我擅長的 Android 開發崗位,而這時候,下家公司看重的卻只是我的技術實力。

所以,我可能為了換工作而想轉行管理嗎?

我為這次轉型管理做了哪些準備?或者說我的優勢

  • 高效的時間管理能力

可能大多數程式設計師都是「被動接受型」,我們只需要把每天領導安排的開發任務完成就可以愉快地玩耍了。但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是典型的「主動驅動型」選手,沒事的時候,強迫症的我總是喜歡去重寫那些自己看不慣的程式碼,優化超垃圾的邏輯。所以經常可以看到我怒懟產品經理,但恰恰我和我們的公司的產品經理關係非常要好。我想這大概是懟多了,導致順從我了吧。

這個我其實知道,因為一個公司很重要一點是解決使用者需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產品經理是迫不得已的,有些功能是沒有按照想象出發的。

我認為時間管理應該是技術轉型管理的第一課,而非常 Nice 的一點是這個能力我早已具備了。我一直以來是一個喜歡規劃任務的人,這從小而來的習慣,現在正促就了我現在。

  • 強大的總結能力

正好今天我們 CEO 找我面談的時候,他提到了他這個「放電影」能力:即每天晚上睡覺前會自動過一遍當天的所有事情,這正好也是我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的原因。我上學那會兒,記憶力一直不好,就連抄寫在筆記本上也不行。但我後面每天晚上過一遍當天內容,我發現我很多東西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正好這個方法,也推薦大家運用,因為作為一個技術開發來說,學習能力和記憶力太重要了。

對於總結方面,其實和上面的時間管理有很大的掛鉤。因為一個管理者的時間正常由「被動時間」和「主動時間」所構成。而所有的「主動時間」都應該花在總結上,作為一個管理人員來說,需要對各種事情做有效的排期,最重要的當然要放在最前面。

對於一個長期寫 Blog 的我來說,總結能力方面自然是尚可的。

  • 表達能力(溝通能力)

對於一個管理型人才來說,這個相當重要,因為每天可能都需要大量地時間去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需要去說服市場部的人員瞭解自己手中的進度,並接受自己的排期;也需要去和本部門的員工做各種各樣的交流協調,而有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都需要用他們最喜歡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指導新人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因為要給他講超級多的東西。在我們公司,嚴格說,我不算帶過新人,但確實也做了不少的入職培訓和後期工作安排,而這,對我的表達能力提升非常重要。每個新人的特點都不一樣,你需要針對每個人的特點,來定製他的個人能力和成長計劃,並且需要做刻意的溝通。說到這裡,也是希望大家改變一下自己的觀點,其實,帶新人的時候,這對你的表達能力鍛鍊非常大。

  • 「刻意練習」能力

說這個詞,同樣是去年我的公司 CEO 告訴我的。當時是準備去參加「Android 巴士線下交流會成都站」,而我作為一名技術演講嘉賓。我感到非常恐懼,因為從來沒上臺的我,突然要面對這麼多同為 Android 開發的技術大牛,這對我來說要求太突然了。

於是我找到了我們的 CEO 高總,他語重心長給我說了一大堆話,其中提到了一個很關鍵的詞語就是「刻意練習」。至今深刻的是,他說他現在能做到隨便脫稿演講,就是因為他之前「刻意練習」過很多演講活動。

非常慶幸,我現在已經學會了時刻「刻意練習」自己的能力,並不斷提高。

  • 「向上管理」能力

嚴格來說,這方面的能力還是我當下比較欠缺的。我目前僅僅是做好了及時回饋自己的工作進度以及公司每天要求的日報。但實際上在「向上管理」層面,我能做的還差的多。

但當管理一個團隊的時候,向上級彙報情況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就連 CEO 不是也得向董事會彙報嘛。

總應該會有一個「向上管理」的過程,我們需要去和老大溝通,以便於明確整個團隊在未來需要解決問題的主次方向。

在德魯克的那本書裡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主管寫下一個目標,然後讓上司寫下他對主管的工作目標和期望,你會發現大部人寫的都不一樣,這就是缺乏溝通的一個問題。

如果沒有這個「向上管理」的話,你可能把整個團隊都給帶偏了,最後老大會說我要的並不是這個,我要的是另外一個東西。所以說一定要做好向上管理。

本文為作者個人投稿,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更多的朋友聯絡我們投稿,一起為程式設計師貢獻更多精彩內容。

————— 推薦閱讀 —————

點選圖片即可閱讀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2018,想要follow大熱區塊鏈技術?

你還差一場嚴謹純粹的技術交流會

追求專業性?

你要的這裡全都有

當超強嘉賓陣容遇上業界同好的腦洞大聯歡,

1+1=無限可能

第二屆中國區塊鏈技術暨應用大會

將於2018年3月30-31日

登陸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

點選閱讀原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八折票火熱進行中

就等你了!!!

640?wx_fmt=jpeg

相關推薦

技術如何轉型管理

點選上方“CSDN”,選擇“置頂公眾號”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作者簡介:劉世麟,致學教育總監助

投資人的能量往往大多遠遠不僅於此,他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問題(要早點拿投資,要舍得讓出股份)——最好不要讓 Leader 一邊做技術、一邊做管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探索 行業 編程 資金 背景 八仙過海 源代碼 運營 拒絕    摘要:在創業三年時間裏作為聯合創始人,雖然拿著大家均等的股份,我始終是沒有什麽話語權的,但是,這也給了我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清整個局面的機會。創業公司的成敗絕大程度取決於技術大牛和公司 Leader,這兩個人最

技術高手轉型技術管理,不敢放手把事情給別人怎麼辦?

從技術高手轉型做技術管理的時候,一個常見的問題是不敢放手!其實很容易理解,畢竟其他人水平不夠,時間和質量肯定不如自己做的好,很多時候就想:“這活我半小時就搞定了,要是交給你做,一週才能做完,我還得搭進去一小時輔導和擦屁股,還不如自己辛苦一點做了算了。” 殊不知,一件事上半小時,一個人半小時,累加起來這時間就

從大公司到創業公司,技術轉型怎樣轉變思路與處事之道?

創業 itl .cn img 收益 -type info 一場 ase 寫在前面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 CTO 的技術人不是好技術人 剛拿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提筆不知道要寫什麽。大約三個月之前,有記者對我做過一個專訪,之後在官網首頁發布了一篇文章《從

應該技術還是應該管理

我在微博上收到過一個女孩子的諮詢,她剛工作沒幾年,是一家外企外包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工作環境輕鬆,分配的任務簡單,每天做完事情後有大把的時間。但是她的工資不高,當前也沒有太多晉升的機會。 她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了很多對專案經理的羨慕以及嚮往,很想成為一名專案經理,所以她向

一個技術的知識管理方法論

   知識管理方法論解決的是效率和效果的問題,其實沒有方法論的時候,足夠的專注和努力也是可以的,許三多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幾乎沒有什麼技巧性的方法,完全是靠執著和努力,這種"傻氣"有一箇中肯的名字叫做"鈍感力".方法論並不意味著能夠"空手套白狼",其出發點並不是投機取巧的心理,而是一種自我

草根程式設計師轉型專案管理走過的點點滴滴之(十六、七)團隊2013年始於足下

    2013年不用預約就匆匆到來了,我們的團隊也快速的達到十六、七人,隨著公司日漸壯大,招來了一些較好的團隊成員,而且還在繼續招賢納士,技術總監對我我們團隊的目標是二十三、四人,感謝公司對我們技術人員的重視。      春節假期結束後,配合著公司把ISO9000的三年

經驗分享:技術崗位後期轉管理應該如何

現在不少技術牛人的技術能力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達到一定的程度,任何技術需求都可以輕鬆解決。 但是,在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同時都很出色的大牛缺非常少見。我之前也問過身邊技術大牛為什麼不轉去管理方向,他們普遍覺得不是特別喜歡做管理方面,因為管理 那些煩瑣事沒有非常大的意義

【原創】技術人員的未來 技術還是管理

                【原創】技術人員的未來:做技術還是做管理?作者:heiyeluren時間:2013/02/21一、如何確定自己做技術還是管理從標題來看是個很簡單很樸實的問題,大部分技術人員在工作3年、5年以後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如果沒有面臨,說明你平常思考的太少,或者你危機要降臨了。本文討論的是

【神祕的程式設計師們】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星,在地球上工作生活時,你是否會感到孤獨呢?這裡有來自程式設計師母星的親切問候和地球漫遊指南.國內首部以程式設計師文化、技術主題、專案管理及網際網路創業的為主題漫畫,誕生於09年.主創:西喬、.

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星人,在地球上工作生活時,你是否會感到孤獨呢?這裡有來自程式設計師母星的親切問候和地球漫遊指南.國內首部以程式設計師文化、技術主題、專案管理及網際網路創業的為主題漫畫,誕生於09年.主創:西喬、....

優秀技術管理陷阱(轉)

      幾乎每一位做軟體開發的技術人,都聽過類似這樣的話,“30 歲以後,身體比不過 20 幾歲的年輕人,需要轉型做管理了”。這句話理解起來是沒有問題的。的確年齡越大身體就越比不過自己 20 多歲的時候,拼體力不夠,但拼經驗也完全夠資格去帶領年輕的團隊上戰場搏殺了,不過這

技術的轉專案管理的朋友的一些建議

  做了多年技術的朋友,突然想轉做專案管理。一些朋友是處於自己職業發展的自主轉變的,也有些是公司領導安排的。不論你是自願的還是被任命的。從技術轉向管理,都需要做一些心理調整和知識準備。下面是一些來自網上的一些給做技術的轉專案管理的朋友的建議,剛剛開始做專案經理的或者遇到專案管

技術/開發人員如何轉型專案管理

博主作為過來人,從實習那時開始就加入了碼農行列,經歷了幾年的coding生活,慢慢的發現自己更喜歡做專案管理,不是想管人,就是自己性格太吹毛求疵,追求完美,喜歡也可以處理各類雜碎事務(隨帶吐槽,不喜勿噴)。這些年來,本人

一個會思考的技術

2017結束了,感覺這一年過得很快,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不知道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其實想想自己過去的這一年,基本上用幾句話就能總結完了.簡單的做下記錄,以後有機會再來回看. 1:帶女朋友去了廣州長隆動物園,珠海情侶路. 2:自己全程參與研發的mmorpg 在12

草根程式設計師轉型專案管理走過的點點滴滴之"經驗總結"

本篇總結主要以駐場團隊的過往經驗為基礎開展,與其是較經驗總結,稱呼為過往會議更貼切,團隊內部一次交流記錄(隨後會繼續補充完善)。 1、溝通交流: a)交流的平等基因,不可怯場,把握一個平等的狀態投入到溝通交流中去; b)交流的整段性,不要打斷客戶的完整表達

草根程式設計師轉型專案管理走過的點點滴滴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今天想談談一句老話的理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源於一次與同事吃飯時的聊天內容。時間倒退11年我自己對這句話是沒啥感覺的,也挺不屑的。 入正題,工作時間長了,發現了太多的年輕人打掃衛生也不會做,沒有

見刊編輯推薦《價值工程》期刊雜誌技術、經濟、管理、教育等多學科專業稿件都可以投

字符 數字 路徑 聯系電話 com 處理 施工 產生 企業 簡介: 《價值工程雜誌》雜誌。涉及技術、經濟、管理、教育等多學科,是多學科緊密結合、實施創新與優化的一門現代管理技術,而且還是一種重要的管理理念。價值工程的價值導向原則和創新本質、以及它的多學科化特性,將對科研創新

並不是所有程序員都適合管理

電話 span 如何判斷 技術 專註 壓力 發揮 細節 缺點 很多程序員都想轉管理。做管理表面很風光,因為社會普遍會對管理者會高看一眼,工作內容也多是讓別人幹活,不用自己親自動手那麽辛苦,最後拿的薪水卻比實際幹活的人還高。 但權力有多大,責任壓力就有多大,管理者要每天面對各

一個技術,最重要的是:極客精神(好奇心 + 探索欲)

重要 大神 net 最大的 程序員 領域 實戰 探索 市場需求 一個技術人,最重要的是:極客精神(好奇心 + 探索欲) 初到社會,面對眾多的IT企業,我們是陌生與好奇的,認為所有企業都是管理一流並且高大上等的。然而工作多年以後你會發現,國內的

技術在學習愛的路上

生活 情感 愛 在深圳這個炎熱的夏季,無意間在網易雲音樂某歌單聽到【the show】這首歌,思緒紛擾,想起了在北京的那些大雪紛飛的夜晚......11年底,剛到北京,住在領袖新矽谷小區。那時還沒有滴滴,淩晨加完班等在十字路口,大雪紛飛,凍得瑟瑟發抖的我苦苦等待,偶爾給出租車公司打電話呼車,然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