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五大演算法比較-分治、動態規劃、回溯、分支限界、貪心演算法

五大演算法比較-分治、動態規劃、回溯、分支限界、貪心演算法

分治演算法
一、基本概念

   在電腦科學中,分治法是一種很重要的演算法。字面上的解釋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個複雜的問題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問題,再把子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直到最後子問題可以簡單的直接求解,原問題的解即子問題的解的合併。這個技巧是很多高效演算法的基礎,如排序演算法(快速排序,歸併排序),傅立葉變換(快速傅立葉變換)……

    任何一個可以用計算機求解的問題所需的計算時間都與其規模有關。問題的規模越小,越容易直接求解,解題所需的計算時間也越少。例如,對於n個元素的排序問題,當n=1時,不需任何計算。n=2時,只要作一次比較即可排好序。n=3時只要作3次比較即可,…。而當n較大時,問題就不那麼容易處理了。要想直接解決一個規模較大的問題,有時是相當困難的。


--------------------------------------------------------------------------------

二、基本思想及策略

   分治法的設計思想是:將一個難以直接解決的大問題,分割成一些規模較小的相同問題,以便各個擊破,分而治之。

   分治策略是:對於一個規模為n的問題,若該問題可以容易地解決(比如說規模n較小)則直接解決,否則將其分解為k個規模較小的子問題,這些子問題互相獨立且與原問題形式相同,遞迴地解這些子問題,然後將各子問題的解合併得到原問題的解。這種演算法設計策略叫做分治法。

   如果原問題可分割成k個子問題,1<k≤n,且這些子問題都可解並可利用這些子問題的解求出原問題的解,那麼這種分治法就是可行的。由分治法產生的子問題往往是原問題的較小模式,這就為使用遞迴技術提供了方便。在這種情況下,反覆應用分治手段,可以使子問題與原問題型別一致而其規模卻不斷縮小,最終使子問題縮小到很容易直接求出其解。這自然導致遞迴過程的產生。

分治與遞迴像一對孿生兄弟,經常同時應用在演算法設計之中,並由此產生許多高效演算法。


--------------------------------------------------------------------------------

三、分治法適用的情況

    分治法所能解決的問題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 該問題的規模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決

    2) 該問題可以分解為若干個規模較小的相同問題,即該問題具有最優子結構性質

    3) 利用該問題分解出的子問題的解可以合併為該問題的解;

    4) 該問題所分解出的各個子問題是相互獨立的,即子問題之間

不包含公共的子子問題

第一條特徵是絕大多數問題都可以滿足的,因為問題的計算複雜性一般是隨著問題規模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條特徵是應用分治法的前提它也是大多數問題可以滿足的,此特徵反映了遞迴思想的應用;、

第三條特徵是關鍵,能否利用分治法完全取決於問題是否具有第三條特徵,如果具備了第一條和第二條特徵,而不具備第三條特徵,則可以考慮用貪心法或動態規劃法。

第四條特徵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問題是不獨立的則分治法要做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重複地解公共的子問題,此時雖然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動態規劃法較好。


--------------------------------------------------------------------------------

四、分治法的基本步驟

分治法在每一層遞迴上都有三個步驟:

    step1 分解:將原問題分解為若干個規模較小,相互獨立,與原問題形式相同的子問題;

    step2 解決:若子問題規模較小而容易被解決則直接解,否則遞迴地解各個子問題

    step3 合併:將各個子問題的解合併為原問題的解。

它的一般的演算法設計模式如下:

    Divide-and-Conquer(P)

    1. if |P|≤n0

    2. then return(ADHOC(P))

    3. 將P分解為較小的子問題 P1 ,P2 ,...,Pk

    4. for i←1 to k

    5. do yi ← Divide-and-Conquer(Pi) △ 遞迴解決Pi

    6. T ← MERGE(y1,y2,...,yk) △ 合併子問題

    7. return(T)

    其中|P|表示問題P的規模;

    n0為一閾值,表示當問題P的規模不超過n0時,問題已容易直接解出,不必再繼續分解。

    ADHOC(P)是該分治法中的基本子演算法,用於直接解小規模的問題P。

因此,當P的規模不超過n0時直接用演算法ADHOC(P)求解。演算法MERGE(y1,y2,...,yk)是該分治法中的合併子演算法,用於將P的子問題P1 ,P2 ,...,Pk的相應的解y1,y2,...,yk合併為P的解。


--------------------------------------------------------------------------------

五、分治法的複雜性分析

    一個分治法將規模為n的問題分成k個規模為n/m的子問題去解。設分解閥值n0=1,且adhoc解規模為1的問題耗費1個單位時間。再設將原問題分解為k個子問題以及用merge將k個子問題的解合併為原問題的解需用f(n)個單位時間。用T(n)表示該分治法解規模為|P|=n的問題所需的計算時間,則有:

      T(n)= k T(n/m)+f(n)

    通過迭代法求得方程的解:

    遞迴方程及其解只給出n等於m的方冪時T(n)的值,但是如果認為T(n)足夠平滑,那麼由n等於m的方冪時T(n)的值可以估計T(n)的增長速度。通常假定T(n)是單調上升的,從而當                  mi≤n<mi+1時,T(mi)≤T(n)<T(mi+1)。

--------------------------------------------------------------------------------

六、可使用分治法求解的一些經典問題


 (1)二分搜尋
(2)大整數乘法
 (3)Strassen矩陣乘法
(4)
棋盤覆蓋
(5)合併排序
(6)快速排序
(7)線性時間選擇

(8)最接近點對問題
(9)
迴圈賽日程表
(10)漢諾塔

--------------------------------------------------------------------------------

七、依據分治法設計程式時的思維過程

    實際上就是類似於數學歸納法,找到解決本問題的求解方程公式,然後根據方程公式設計遞迴程式。
1、一定是先找到最小問題規模時的求解方法
2、然後考慮隨著問題規模增大時的求解方法
3、找到求解的遞迴函式式後(各種規模或因子),設計遞迴程式即可。

五大常用演算法之二:動態規劃演算法
一、基本概念

    動態規劃過程是:每次決策依賴於當前狀態,又隨即引起狀態的轉移。一個決策序列就是在變化的狀態中產生出來的,所以,這種多階段最優化決策解決問題的過程就稱為動態規劃。

二、基本思想與策略

    基本思想與分治法類似,也是將待求解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子問題(階段),按順序求解子階段,前一子問題的解,為後一子問題的求解提供了有用的資訊。在求解任一子問題時,列出各種可能的區域性解,通過決策保留那些有可能達到最優的區域性解,丟棄其他區域性解。依次解決各子問題,最後一個子問題就是初始問題的解。

    由於動態規劃解決的問題多數有重疊子問題這個特點,為減少重複計算,對每一個子問題只解一次,將其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儲存在一個二維陣列中。

    與分治法最大的差別是:適合於用動態規劃法求解的問題,經分解後得到的子問題往往不是互相獨立的(即下一個子階段的求解是建立在上一個子階段的解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求解)。


--------------------------------------------------------------------------------


三、適用的情況

能採用動態規劃求解的問題的一般要具有3個性質:

    (1) 最優化原理:如果問題的最優解所包含的子問題的解也是最優的,就稱該問題具有最優子結構,即滿足最優化原理。

    (2) 無後效性:即某階段狀態一旦確定,就不受這個狀態以後決策的影響。也就是說,某狀態以後的過程不會影響以前的狀態,只與當前狀態有關。

   (3)有重疊子問題:即子問題之間是不獨立的,一個子問題在下一階段決策中可能被多次使用到。(該性質並不是動態規劃適用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沒有這條性質,動態規劃演算法同其他演算法相比就不具備優勢)


--------------------------------------------------------------------------------

四、求解的基本步驟

     動態規劃所處理的問題是一個多階段決策問題,一般由初始狀態開始,通過對中間階段決策的選擇,達到結束狀態。這些決策形成了一個決策序列,同時確定了完成整個過程的一條活動路線(通常是求最優的活動路線)。如圖所示。動態規劃的設計都有著一定的模式,一般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

    初始狀態→│決策1│→│決策2│→…→│決策n│→結束狀態

                      圖1 動態規劃決策過程示意圖

    (1)劃分階段:按照問題的時間或空間特徵,把問題分為若干個階段。在劃分階段時,注意劃分後的階段一定要是有序的或者是可排序的,否則問題就無法求解。

    (2)確定狀態和狀態變數:將問題發展到各個階段時所處於的各種客觀情況用不同的狀態表示出來。當然,狀態的選擇要滿足無後效性。

    (3)確定決策並寫出狀態轉移方程:因為決策和狀態轉移有著天然的聯絡,狀態轉移就是根據上一階段的狀態和決策來匯出本階段的狀態。所以如果確定了決策,狀態轉移方程也就可寫出。但事實上常常是反過來做,根據相鄰兩個階段的狀態之間的關係來確定決策方法和狀態轉移方程

    (4)尋找邊界條件:給出的狀態轉移方程是一個遞推式,需要一個遞推的終止條件或邊界條件

    一般,只要解決問題的階段、狀態和狀態轉移決策確定了,就可以寫出狀態轉移方程(包括邊界條件)。

實際應用中可以按以下幾個簡化的步驟進行設計:

    (1)分析最優解的性質,並刻畫其結構特徵。

    (2)遞迴的定義最優解。

    (3)以自底向上或自頂向下的記憶化方式(備忘錄法)計算出最優值

    (4)根據計算最優值時得到的資訊,構造問題的最優解


--------------------------------------------------------------------------------

五、演算法實現的說明

    動態規劃的主要難點在於理論上的設計,也就是上面4個步驟的確定,一旦設計完成,實現部分就會非常簡單。

     使用動態規劃求解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動態規劃三要素:

    (1)問題的階段 (2)每個階段的狀態

    (3)從前一個階段轉化到後一個階段之間的遞推關係。

遞推關係必須是從次小的問題開始到較大的問題之間的轉化,從這個角度來說,動態規劃往往可以用遞迴程式來實現,不過因為遞推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儲存的子問題的解來減少重複計算,所以對於大規模問題來說,有遞迴不可比擬的優勢,這也是動態規劃演算法的核心之處。

    確定了動態規劃的這三要素,整個求解過程就可以用一個最優決策表來描述,最優決策表是一個二維表,其中行表示決策的階段,列表示問題狀態,表格需要填寫的資料一般對應此問題的在某個階段某個狀態下的最優值(如最短路徑,最長公共子序列,最大價值等),填表的過程就是根據遞推關係,從1行1列開始,以行或者列優先的順序,依次填寫表格,最後根據整個表格的資料通過簡單的取捨或者運算求得問題的最優解。

--------------------------------------------------------------------------------

六、可使用動態規劃法求解的一些經典問題


 (1)Fab數列
 (2)求組合數(利用帕斯卡三角形)
 (3)
最長公共子序列問題

 (4)矩陣鏈相乘

 (5)所有點對最短路徑(Floyd)

 (6)揹包問題

--------------------------------------------------------------------------------


五大常用演算法之三:回溯法

1、概念
      回溯演算法實際上一個類似列舉的搜尋嘗試過程,主要是在搜尋嘗試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當發現已不滿足求解條件時,就“回溯”返回,嘗試別的路徑。

     回溯法是一種選優搜尋法,按選優條件向前搜尋,以達到目標。但當探索到某一步時,發現原先選擇並不優或達不到目標,就退回一步重新選擇,這種走不通就退回再走的技術為回溯法,而滿足回溯條件的某個狀態的點稱為“回溯點”。

     許多複雜的,規模較大的問題都可以使用回溯法,有“通用解題方法”的美稱。

2、基本思想
   在包含問題的所有解的解空間樹中,按照
深度優先搜尋的策略,從根結點出發深度探索解空間樹。當探索到某一結點時,要先判斷該結點是否包含問題的解,如果包含,就從該結點出發繼續探索下去,如果該結點不包含問題的解,則逐層向其祖先結點回溯。(其實回溯法就是對隱式圖的深度優先搜尋演算法)。

       若用回溯法求問題的所有解時,要回溯到根,且根結點的所有可行的子樹都要已被搜尋遍才結束。

       而若使用回溯法求任一個解時,只要搜尋到問題的一個解就可以結束。

3、用回溯法解題的一般步驟:
    (1)針對所給問題,確定問題的解空間:

            首先應明確定義問題的解空間,問題的解空間應至少包含問題的一個(最優)解。

    (2)確定結點的擴充套件搜尋規則

    (3)以深度優先方式搜尋解空間,並在搜尋過程中用剪枝函式避免無效搜尋。

4、可使用回溯法求解的一些經典問題

      (1)求解迷宮問題

      (2)深度遍歷樹

--------------------------------------------------------------------------------

五大常用演算法之四:分支限界法

一、基本描述
    類似於回溯法,也是一種
在問題的解空間樹T上搜索問題解的演算法。但在一般情況下,分支限界法與回溯法的求解目標不同。

    回溯法的求解目標是找出T中滿足約束條件的所有解,而分支限界法的求解目標則是找出滿足約束條件的一個解,或是在滿足約束條件的解中找出使某一目標函式值達到極大或極小的解,即在某種意義下的最優解。

   (1)分支搜尋演算法
    所謂“分支”就是採用
廣度優先的策略,依次搜尋E-結點的所有分支,也就是所有相鄰結點,拋棄不滿足約束條件的結點,其餘結點加入活結點表。然後從表中選擇一個結點作為下一個E-結點,繼續搜尋。

     選擇下一個E-結點的方式不同,則會有幾種不同的分支搜尋方式。

   1)FIFO搜尋

   2)LIFO搜尋

   3)優先佇列式搜尋

(2)分支限界搜尋演算法  

--------------------------------------------------------------------------------


二、分支限界法的一般過程
    由於求解目標不同,導致分支限界法與回溯法在解空間樹T上的搜尋方式也不相同。回溯法以深度優先的方式搜尋解空間樹T,而分支限界法則以廣度優先或以最小耗費優先的方式搜尋解空間樹T。

    分支限界法的搜尋策略是:

在擴充套件結點處,先生成其所有的兒子結點(分支),然後再從當前的活結點表中選擇下一個擴充套件對點。

為了有效地選擇下一擴充套件結點,以加速搜尋的程序,在每一活結點處,計算一個函式值(限界),並根據這些已計算出的函式值,從當前活結點表中選擇一個最有利的結點作為擴充套件結點,使搜尋朝著解空間樹上有最優解的分支推進,以便儘快地找出一個最優解。

    分支限界法常以廣度優先或以最小耗費(最大效益)優先的方式搜尋問題的解空間樹。問題的解空間樹是表示問題解空間的一棵有序樹,常見的有子集樹和排列樹。

    在搜尋問題的解空間樹時,分支限界法與回溯法對當前擴充套件結點所使用的擴充套件方式不同。在分支限界法中,每一個活結點只有一次機會成為擴充套件結點。活結點一旦成為擴充套件結點,就一次性產生其所有兒子結點。

     在這些兒子結點中,那些導致不可行解或導致非最優解的兒子結點被捨棄,其餘兒子結點被子加入活結點表中。此後,從活結點表中取下一結點成為當前擴充套件結點,並重覆上述結點擴充套件過程。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找到所求的解或活結點表為空時為止。

--------------------------------------------------------------------------------

三、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的一些區別
    有一些問題其實無論用回溯法還是分支限界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另外一些則不然。也許我們需要具體一些的分析——到底何時使用分支限界而何時使用回溯呢?

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的一些區別:

                     方法對解空間樹的搜尋方式         儲存結點的常用資料結構                                              結點儲存特性常用應用

  回溯法              深度優先搜尋                堆疊活結點的所有可行子結點被遍歷後才被從棧中彈出       找出滿足約束條件的所有解

分支限界法  廣度優先或最小消耗優先搜尋   佇列、優先佇列每個結點只有一次成為活結點的機會 找出滿足約束條件的一個解或特定意義下的最優解

--------------------------------------------------------------------------------

五大常用演算法之五:貪心演算法
一、基本概念:

     所謂貪心演算法是指,在對問題求解時,總是做出在當前看來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不從整體最優上加以考慮,他所做出的僅是在某種意義上的區域性最優解
     貪心演算法沒有固定的演算法框架,演算法設計的關鍵是貪心策略的選擇。必須注意的是,貪心演算法不是對所有問題都能得到整體最優解,選擇的貪心策略必須具備無後效性,即某個狀態以後的過程不會影響以前的狀態,只與當前狀態有關。
    所以對所採用的貪心策略一定要仔細分析其是否滿足無後效性。


二、貪心演算法的基本思路:
    1.建立數學模型來描述問題。
    2.把求解的問題分成若干個子問題。
    3.對每一子問題求解,得到子問題的區域性最優解。
    4.把子問題的解區域性最優解合成原來解問題的一個解。


三、貪心演算法適用的問題
      貪心策略適用的前提是:區域性最優策略能導致產生全域性最優解。
      實際上,貪心演算法適用的情況很少。一般,對一個問題分析是否適用於貪心演算法,可以先選擇該問題下的幾個實際資料進行分析,就可做出判斷。
 
四、貪心演算法的實現框架
    從問題的某一初始解出發;
    while (能朝給定總目標前進一步)
    {  
          利用可行的決策,求出可行解的一個解元素;
    }
    由所有解元素組合成問題的一個可行解;
   
五、貪心策略的選擇
     因為用貪心演算法只能通過
解區域性最優解的策略來達到全域性最優解,因此,一定要注意判斷問題是否適合採用貪心演算法策略,找到的解是否一定是問題的最優解。

六、可使用貪心法求解的一些經典問題
       分數揹包問題、

       最短路徑問題、

       最小生成樹(普里姆、克魯斯卡爾)、

       檔案壓縮(哈夫曼樹)

=======================================================================================

自: http://blog.163.com/[email protected]/blog/#m=0&t=1&c=fks_084071085085083074087083084095082087089074080083082064

一般實際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演算法分為四類:

       一>判定性問題

       二>最優化問題

       三>構造性問題

       四>計算性問題

而今天所要總結的演算法就是著重解決  最優化問題 

《演算法之道》對三種演算法進行了歸納總結,如下表所示:

標準分治

動態規劃

貪心演算法

適用型別

通用問題

優化問題

優化問題

子問題結構

每個子問題不同

很多子問題重複(不獨立)

只有一個子問題             

最優子結構

不需要

必須滿足

必須滿足

子問題數

全部子問題都要解決

全部子問題都要解決

只要解決一個子問題

子問題在最優解裡

全部

部分

部分

選擇與求解次序

先選擇後解決子問題

先解決子問題後選擇

先選擇後解決子問題

分治演算法特徵:

    1)規模如果很小,則很容易解決。//一般問題都能滿足

    2)大問題可以分為若干規模小的相同問題。//前提

    3)利用子問題的解,可以合併成該問題的解。//關鍵

    4)分解出的各個子問題相互獨立,子問題不再包含公共子問題。 //效率高低

【一】動態規劃:

       依賴:依賴於有待做出的最優選擇

       實質:就是分治思想和解決冗餘。

       自底向上(每一步,根據策略得到一個更小規模的問題。最後解決最小規模的問題。得到整個問題最優解)

         特徵:動態規劃任何一個i+1階段都僅僅依賴 i 階段做出的選擇。而與i之前的選擇無關。但是動態規劃不僅求出了當前狀態最優值,而且同時求出了到中間狀態的最優值。

          缺點:空間需求大。

【二】貪心演算法:

       依賴:依賴於當前已經做出的所有選擇。

       自頂向下(就是每一步,根據策略得到一個當前最優解。傳遞到下一步,從而保證每一步都是選擇當前最優的。最後得到結果)

【三】分治演算法:

        實質:遞迴求解

        缺點:如果子問題不獨立,需要重複求公共子問題


相關推薦

五大算法:分治貪心動態規劃回溯分支界定

適用於 return 子集 輸出 分治算法 適合 .com 回溯 難點 分治算法 一、基本概念 在計算機科學中,分治法是一種很重要的算法。字面上的解釋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問題,再把子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直到最後子問題可

五大常用演算法——分治法,動態規劃回溯法,分支界限法,貪心演算法

分治演算法 一、基本概念    在電腦科學中,分治法是一種很重要的演算法。字面上的解釋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個複雜的問題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問題,再把子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直到最後子問題可以簡單的直接求解,原問題的解即子問題的解的合併。這個技巧是很多高效

python常用演算法(7)——動態規劃回溯

引言:從斐波那契數列看動態規劃   斐波那契數列:Fn = Fn-1 + Fn-2    ( n = 1,2     fib(1) = fib(2) = 1) 練習:使用遞迴和非遞迴的方法來求解斐波那契數列的第 n 項   程式碼如下: # _*_coding:utf

五大演算法比較-分治動態規劃回溯分支限界貪心演算法

分治演算法 一、基本概念    在電腦科學中,分治法是一種很重要的演算法。字面上的解釋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個複雜的問題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問題,再把子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直到最後子問題可以簡單的直接求解,原問題的解即子問題的解的合併。這個技巧是很多高效演算法的基礎,如排序演算法(快速排

常用演算法分治演算法動態規劃演算法貪心演算法回溯分支限界

1、概念     回溯演算法實際上一個類似列舉的搜尋嘗試過程,主要是在搜尋嘗試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當發現已不滿足求解條件時,就“回溯”返回,嘗試別的路徑。    回溯法是一種選優搜尋法,按選優條件向前搜尋,以達到目標。但當探索到某一步時,發現原先選擇並不優或達不到目標,就退回一步重新選擇,這種走不通就退回再

遞迴分治策略動態規劃以及貪心演算法之間的關係

引言 最近集中研究計算智慧,其中涉及到遞迴和動態規劃,動態規劃實現中又用到了遞迴,忽然發現這兩個概念的差別分得不太清楚。索性把遞迴、分治策略、動態規劃、貪婪選擇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都一併搞清楚吧。 1、分治策略(Divide and Conquer)

斐波拉契數列=>多種方法的比較分治遞迴動態規劃/遞推)

斐波拉契數列是一個很不錯的例子,它的第一項和第二項都為1,以後的每一項都是前兩項的和。 這樣,斐波拉契數列可以有很多種解法。 首先用遞迴: //遞迴for斐波那契數列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

常用資料結構思維:分治動態規劃貪心回溯分支限界

分治:把一個複雜的問題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問題,再把子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直到最後子問題可以簡單的直接求解,原問題的解即子問題的解的合併 http://www.cnblogs.com/steven_oyj/archive/2010/05/22/1741370.html#30

六中常用演算法設計:窮舉法分治法動態規劃貪心回溯法和分支限界

演算法設計之六種常用演算法設計方法 1.直接遍歷態(窮舉法)        程式執行狀態是可以遍歷的,遍歷演算法執行每一個狀態,最終會找到一個最優的可行解;適用於解決極小規模或者複雜度線性增長,而線

藍橋杯 演算法訓練 ALGO-128 Cowboys 遞推動態規劃

演算法訓練 Cowboys 時間限制:2.0s 記憶體限制:256.0MB 提交此題 問題描述   一個間不容髮的時刻:n個牛仔站立於一個環中,並且每個牛仔都用左輪手槍指著他旁邊的人!每個牛仔指著他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上的相鄰的人。正如很多西部片那樣,在這一刻,繩命是入刺的不可惜……

遞迴分治動態規劃的關係

內容會持續更新,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謝謝! 動態規劃 如果大問題分解為很多小問題後,小問題有互相重疊部分,則用遞迴的思路來分析問題,再用陣列儲存中間結果+迴圈的思路來寫程式碼! 動態規劃的三個特徵 適用於最優解問題 有大量的重複子問題 子問題之間

斐波那契數列3種解法(樸素遞迴動態規劃數學歸納)及演算法分析

本文來自網易公開課的<演算法導論>第3講分治法。讓我對分治法的使用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F0=0,F1=1,Fn=F(n-1)+F(n-2)(n>=2,n∈N*) 下面我將使用Java(是的,又是Java,不過我覺得沒什麼問題,演

演算法設計之—直接 遍歷/窮舉法貪心演算法動態規劃回溯

       演算法是對完成特定問題的程式執行序列描述,表象為從問題初始狀態到問題結束狀態的所有路徑之中尋找可行路徑,若無先驗經驗,根據執行方式不同可以劃分為無規則和有規則(啟發式)方法。       無規則方法為窮舉,改進方法為遞推和迭代;有規則方法有分治、貪心、動態規劃、

蠻力分治動態規劃求解最大欄位和問題(aardio)

最近的演算法課上要求做的一個實驗是分別用蠻力、分治、動態規劃求解最大欄位和問題。 以下是相關程式碼: 陣列求和程式段: var getsum = function(tab,frist,l

貪心選擇動態規劃分治回溯法的理解

1.演算法特徵 分治演算法: 分治演算法特徵: 1)規模如果很小,則很容易解決。//一般問題都能滿足 2)大問題可以分為若干規模小的相同問題。//前提 3)利用子問題的解,可以合併成該問題的解。//關鍵 4)分解出的各個子問題相互獨立,子問題不再包含

演算法筆記》11. 暴力遞迴思維動態規劃思維

[TOC] # 1 暴力遞迴、動態規劃 > 轉載註明出處,原始碼地址: https://github.com/Dairongpeng/algorithm-note ,歡迎star ## 1.1 暴力遞迴思維 **==暴力遞迴實質就是嘗試==** > 概念解釋: > 回溯-表示大問題

Distinct Subsequences(不同子序列的個數)——b字符串在a字符串中出現的次數動態規劃

ive 種子 posit ava 子串 遞推關系 空串 算法與數據結構 返回 Given a string S and a string T, count the number of distinct subsequences ofT inS. A subsequence

爬樓問題—遞歸動態規劃

不同 cnblogs 正在 動態 clas div pan urn 每次 問題:假設你正在爬樓梯,需要n步你才能到達頂部。但每次你只能爬一步或者兩步,你能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爬到樓頂部? code: 1 //動態規劃解決爬樓問題 2 int dp_climbStairs

11動態規劃

放下 公共子序列 工作 沒有 用戶 子串 png 之前 原理 一、背包問題如何求最優解?用動態規劃。 二、動態規劃工作原理 動態規劃先解決自問題,再逐步解決大問題。動態規劃必須建立網格。 三、背包問題求解過程 1、計算每個單元格能放下的最貴的東西; 2

十二動態規劃

數據 block com 劃算 子序列 要求 組成 推出 最小 目錄 動態規劃 12.1 動態規劃方法關鍵點: 12.2 找零錢問題 12.4 矩陣最小路徑和 12.5 LIS(最長上升子序列) 12.6 LCS 12.8 01背包問題 12.9 最優編輯 動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