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小結

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小結

觀察了這麼多產品,也吐一下最近產品層面的小結,可能對正在追求體驗和情感化設計的你有所幫助,下面各條不是有規律的,甚至是不條理的,這一點原諒我吧,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有些可能就是瞬間的想法記錄下來,有些可能是想了很多。舉的‘栗子’也不一定是對的。

1. 獎勵升級:因為目前沒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升級方式,基本上全部採用彈窗提示下載,做的好的是增量升級,下載包小很多,但代價是蠻大的,很多人不願升級,更不願看到橫刀立馬的彈窗,所以有必要採取某種方式(彩票、抽獎、積分、)等等獎勵使用者,鼓勵這種行為,形式不限,越新鮮好玩越好。

2. 投其所好:大量資訊推送,使用者不一定是全部喜歡的,甚至一點不喜歡,這個時候就要把選擇權交給使用者,並且可以關掉推送。

3. 情景化設計:屬於製造驚喜的一種方式,比如微信的使用者春節輸入回家時有火車駛過螢幕;比如微信輸入‘麼麼噠’時會有飛吻雨。

4. 利用空白:起初列表到頭不可拖動,iphone創造了慣性滑動(列表到頭仍可拖動並自動回彈),利用慣性滑動的空白造就了下拉重新整理,下拉重新整理天貓客戶端又引入了貓瞅毛線球的動畫增加了趣味。充分思考你的APP中空白的地方,是否可以更加方便、有趣,好玩一點?

5. 資訊主線:大量資訊展示,展示資訊的時候,使用怎樣一種排序?規則在哪?資訊時圍繞著怎樣一個主線展示的,做的很好的如Path,將資訊滾動條個性化為一個動態的時鐘,既可以明白主線是按時間走的,又可以知道當前展示資訊相對於整個資訊列表的位置。

6. 索引定位:大量資訊展示,要考慮快速讓使用者找到自己想要的,做的很好的有聯絡人、城市的字母索引等。

7. 清晰大氣:資訊分類,類似屬性歸入同框,比如Press(Android版)的設定,分為同步、閱讀、導航、快取等幾個區域(還有很多例子不一一舉);

留白要足夠,不要讓使用者感到壓抑,留白也是境界,不要看起來很小氣;

文字最精煉,不要一堆小字密密麻麻,絮絮叨叨,能用4個字,不要用6個字,適當時用圖片說明問題。

8. 思考閃屏:閃屏真的那麼必要嗎?程式啟動真的需要3、5秒嗎,從技術的角度講大多數應該不是的。

大多應用是為使用者提供價值的,不是向用戶‘賣笑’的,能最快開啟就儘量快,能直接用就直接上菜,典型的反面案例如我查查,2秒的黑屏加3秒的閃屏,首先技術上不過關竟然是黑屏(跟手機有關,我使用小米1測試),技術不是重點先不吐槽,使用者開啟你可能最主要的就是想快速掃一下二維碼知道結果,竟然等了5秒+,然後是功能列表!!!需要再多點一下掃描才真正開始任務,這裡是不是思考一下采用直接開啟掃描介面,將其他功能暫隱藏的方式?保留次要功能入口,讓使用者快速找到即可。正面例子是fuubo和微信。

9. 思考退出:點選一次“後退”鍵直接退出好?還是連續兩次物理鍵‘後退’退出?還是彈出確認框‘確定’退出好?這裡先畫個問號,客觀來說,確認框需要點選後退+點選確認,兩個按鍵不在同一個地方產生的一個手指移動成本,如果一個使用者正在觀看《隱私.jpg》急需關閉,那麼這種方式是比較不利的。那麼至於怎麼退出,還需要看具體應用和場景。

10. 關鍵內容:內容型的應用,基本上資料為王,內容優先,如微博、視訊、閱讀等,一般都會把關鍵內容首先展示出來,同時突出主要功能,隱藏次要操作。

11. 核心路徑:最常用的功能,路徑最好‘單手一步’直達,典型的例子如多米播放器的底部操作欄(其他播放器也有),再有和path選單類似或者神似的QQ空間的‘發表’和fuubo的右下角三個操作。

核心功能儘量少放在右上角,儘量不放在左上角,這些地方是觸控‘死區’,尤其android手機,4、5寸螢幕比較流行,單手很難觸控右上角,幾乎觸不到左上角。

12. ‘大膽’假設:是否可以試著做這樣一些假設,譬如假設你的使用者只用一隻手,你就可能會考慮左手右手習慣而更加人性,可能會更深入思考怎麼做到“單手一步直達”。

譬如假設你的使用者不能分辨紅綠,可能會打消你使用顏色標記不同資訊的想法,可能會讓你的使用者得到更多關懷。

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假設,你的使用者都是沒耐性或者及其小白的,聽過周鴻禕的分享,老周經常分享一些乾貨出來,這點很贊,對年輕人很有幫助,他眼裡這點是很重要的。

假設的時候不大膽,什麼時候大膽?

13. 關於驗證碼:更大膽一點,為什麼要使用者輸入4個數字?甚至4個字母數字混合,難道產品經理不知道手機輸入4個混合字元多大代價嗎?更甚至去提問使用者或者讓使用者去計算結果,又憑為什麼讓使用者去思考?

這些可能在PC上是被廣泛採用的,但是手持裝置真的要這麼做嗎?

驗證碼,我理解是要讓機器不能輕易識別,而又要讓人能快速低成本驗證通過。一種簡單的方案是選擇替代輸入,但是要注意選項不能太少否則被破的概率較大,同時要很快選出來才好,避免思考。例如白板上有個色塊(位置隨機),只有點中了才能通過(通過位置計算)。

14. 強化優勢:移動網際網路產品一種是先PC上有,後延伸到移動裝置,比如QQ、微博等;一種是生於移動裝置比如陌陌、唱吧這樣的;一般生於移動裝置的做的較好。

先有PC端還是先有手機端不重要,但如果優勢沒有利用還是有點可惜,充分利用手機特性,比如微信通過搖一搖將操作做到極簡,唱吧的錄音、高德的導航也都充分利用移動裝置的特性。騰訊微博的吹一吹也是不錯的爆點。

再有就是,移動裝置不一定照搬PC上的東西,思考不一樣的展現方式,思考不一樣的玩法,移動更有想想空間。例如淘寶的捉蝴蝶,聚划算的求籤抽獎。還有聚划算的預下單也是一個不錯的點。

15. 閉環體驗:閉環體驗創造的是一種沉浸式的感受,舉兩個典型的場景:閱讀和購物,兩者有共同點,閱讀是先選文章在讀,購物時先選商品在購物,一旦由選進入讀和購的環節,希望不要再幹擾使用者,使用者的讀、購相關的操作無需離開當前頁無需中斷就可完成,讀/購完之後再順利進入選的環節。

舉個栗子:譬如位元組社,讀物(選擇)—>閱讀(字型、書籤、目錄等操作都無需跳出和中斷)—>讀物(選擇)。

再舉個栗子:譬如天貓,頻道/類目/推薦(導購)—>購物(設定、收藏、訂單等操作無需跳出和中斷)—>回首頁或訂單(導購)。

上面的閱讀和購物就是一種閉環沉浸式體驗。

16. 渲染氛圍:尤其體現在購物類應用,比如聚划算的團購倒計時(給一種搶的感覺),淘寶的評論關鍵詞(在評論的上面展示)給使用者客觀展示商品,好的商品有不錯的整體評價,就無形中促動了決斷,使用者是跟風的。其他型別也可以通過渲染氛圍來幫助使用者更快的做決定。

17. 擺正位置:別把使用者當上帝,太假了,做到朋友間的關懷就不錯了;重視屌絲和群體心理,重視隱私,收藏和記錄等隱私注意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