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設計師如何高效工作——個人軟體篇

程式設計師如何高效工作——個人軟體篇

開發十年,就只剩下這套架構體系了! >>>   

在上一篇《如何高效工作——個人硬體篇》介紹了硬體層面提高的方法。即通過加快操作熟練性,升級辦公用具的方法,提高工作執行速度。本質工作的流程和步驟不變,但是執行時間縮短。今天說的軟體篇,裡面介紹的方法,是優化工作執行的方式,讓事情的解決效率,有指數級的提升。就像你用快速排序和用氣泡排序相比,優化了演算法複雜度,排序速度有量級的提升。
具體到各行各業的工作,有很多和工作內容相關聯的方法。在此提一些通用的方法,如果做到了,能夠一通百通,輕鬆應對各種工作,對生活的效率也有提高。
軟體篇的方法,就像軟體之於計算機一樣。會改變你的認知和對做事的想法,從根本上提升效率。

時間管理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窮人富人,一天都有24個小時。如何高效利用時間,是能讓自己更多產出,壽命增長的一種好方式。主要介紹如何時間管理和克服拖延。

GTD

GTD(Getting Things Done)有五條核心原則:收集、處理、管理、執行、回顧。
收集:把需要跟蹤的事情都記下來。儘可能全,防止忘了。
處理:如果能兩分鐘搞定的事情,馬上做。剩餘的按四象限法分類。
管理:把事情安排,確定下一步做什麼,整理到日程當中。保證進度和節點。
執行:按計劃的做,說到做到,專注完成。可以用番茄鍾工作法。
回顧:定期回顧列表中的事情,把精力、時間和資源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

時間管理四象限

在GTD的處理步驟,有用到時間管理四象限方法。
image
具體的做法如圖所示。
在程式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就有很多例子。
第一象限:線上出現了問題,需要馬上修復。重要緊急。
第二象限:系統沒有加監控和詳細的日誌。不緊急,因為沒有這些也能繼續跑。但是很重要,加監控不及時,可能會在出現事故的時候發現不出來。
主要精力要放到第二象限的事情,否則隨著時間的推動,第二象限的事情會變成第一象限。人會被時間表推著做事。

番茄鍾工作法

在做事的時候,最擔心被打斷,而且現在電子辦公,有時也會被社交媒體,或者即時通訊的訊息打擾到。
番茄鍾工作法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方法。當你做事情的時候,按25分鐘為一個單元,在這25分鐘內,儘量做到專注,關掉即時通訊提醒,不看郵件,只專心做你要做的事。當25分鐘到了以後,休息5分鐘。用來處理下郵件和漏掉的訊息。
主要是讓人有個大塊的時間專心做一件事情。如果總分神,雖然時間跨度多,單都被打成了碎片時間,效率會大大降低。如果能集中精神做25分鐘,產出還是不少的。而且任務可以用番茄數來衡量,時間久了,會對排期準確性大大提升。

番茄鍾是廚房裡定時的鐘,扭動會計時,一般最大能計時60分鐘。網上有賣的,類似於雞蛋的形狀。
image

通過番茄鍾工作法,讓你的工作更加專注,並且能夠記錄工作花費的實際時長。

拖延症

幾乎每個人都有拖延症,人的動物屬性是趨利避害的,遇到比較難的事情,人體都傾向於不去做,不去思考。還有一般制定的計劃,也都是延遲滿足類的。例如要運動,讀書,結果很好,但是剛開始會有點痛苦。和看電視,刷手機相比,還是玩更能即時快樂。
如果能克服拖延,能夠節省很多浪費掉的時間,效率也會提升。
關於如何克服拖延症的書有很多,這兩種方法比較有效。

結構化拖延

這種方法是斯坦福的一個哲學教授發明的。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拖延也有優先順序的。
當你列了一串要做的事情的清單後,當不想做優先順序最高的那個時,就去找清單中簡單一點的去做,用來逃避最難的事情。但是這也很好,時間沒有浪費,把次優先順序的事情給做了。
就像有的小孩在看電視,父母讓他去做作業,他不去。過一會父母說,反正你也沒事,把地掃一掃清潔下吧。小孩說我還是去做作業吧。

意志力

人要想把事情做成,還是要有點意志力才行。沒有什麼事情是容易的,想要取得成就,要有些意志力,能夠克服人的動物屬性,才能有大的提升。
吃美食當然開心,馬上大腦就能得到反饋,但是如果覺得健康和身材更重要,哪有什麼捷徑,當然是要鍛鍊了。要想到為了長遠的健康方面的快樂,是否能夠放棄當前短期的即時快樂,而去延遲滿足。
一旦有意志力,能夠接收延遲滿足,尋找到要做的事情的樂趣之後,發現也沒那麼難,運動的過程也是很快樂的。
同理,讀書工作都一樣,要勇敢地跳出舒適區,依靠意志力客服拖延才是最根本的。古往今來的有成就的人無不如此。

參考書籍

如果對上面介紹的方法感興趣,可以詳細閱讀下面這幾本書。為什麼會有《斷舍離》?減少讓你分心的東西,讓大腦裝的東西密度更好,也會提升效率。
《暗時間》
《把時間當成朋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番茄工作法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