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訊號與系統】02 - 傅立葉變換

【訊號與系統】02 - 傅立葉變換

1. 傅立葉級數

1.1 特徵函式

  上篇我們已經知道,LIT系統可以由單位衝激響應\(h(t)\)完全表徵,且\(x(t)\)在系統的輸出函式是\(x(t)*h(t)\)。這個結論是分析LIT系統的基礎理論,甚至我們可以認為,LIT系統至此已經被完全解析了。但不要忘記,解析訊號系統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分析訊號或系統的特性、設計特定系統以處理訊號。所以下一步就是要建立分析訊號或系統的方法,並搞清系統對訊號產生的根本性影響。單位衝激響應\(h(t)\)可視為系統的“固有訊號”,所以接下來“訊號”就是我們要面對的關鍵物件。

  訊號千變萬化,一套完備的“特徵”,一般要求它們互相獨立、又能完整地表徵物件。對待實變數函式,一種典型的思路是建立完備的“特徵函式系”,特徵函式之間有一定獨立性,而任何函式可以被“特徵係數”唯一表徵。另外LIT是一個線性系統,線上性問題中有一個普遍而有效的思路,它非常類似於線性變換的特徵向量理論。就獨立性而言,我們希望“特徵函式”\(x(t)\)的系統輸出有簡單的格式\(K(x(t))\cdot x(t)\)。

  為了找到特徵函式,我們得回到系統的表徵函式\(\int h(\tau)x(t-\tau)\text{d}\tau\)中去。由其形式特點並聯想到指數函式的特性,不難發現指數函式\(e^{st}\)滿足式(1),以後我們把這樣的函式稱為LIT系統的特徵函式。其中\(H(s)\)僅由系統和\(s\)決定,它是\(e^{st}\)經過系統後的“特徵係數”,也被稱為系統的特徵值。值得提醒的是,\(s\)是在複數域的。復指數函式的一般形式是\(z^t\),但以\(e\)為低的複數表示更便於指數、導數等運算,故這裡用\(e^s\)表示複數\(z\)。回顧複數的知識,\(s=\sigma+j\omega\),其中\(e^\sigma\geqslant 0\)是\(z\)的模,\(\omega\)是\(z\)的輻角(順時針為正向)。

\[e^{st}\to H(s)e^{st},\,(s\in\Bbb{C}),\;\;H(s)=\int_{-\infty}^{\infty}h(\tau)e^{-s\tau}\,\text{d}\tau\tag{1}\]

1.2 三角基波

  特徵函式有很多,下面就要挑選合適的做“特徵函式系”。當\(\sigma\ne 0\)時,\(e^{st}\)的範數\(e^{\sigma t}\)是無界的,使用起來比較棘手。這裡先設\(\sigma=0\),純虛數指數函式(式(2))將構成我們需要的特徵函式系(也叫基波)。函式值\(e^{j\omega t}\)隨\(t\)在單位圓上做圓周運動,\(\omega\)是運動的角速度(弧度),運動的週期即為\(2\pi/|\omega|\)。教材裡一般把\(\omega\)稱為基波頻率,而真實的頻率其實是\(|\omega|/2\pi\),請注意區分。

\[e^{\text{j}\omega t}=\cos\omega t+j\sin\omega t,\,(\omega\in\Bbb{R});\;\;T=\dfrac{2\pi}{|\omega|}\tag{2}\]

  \(e^{j\omega t}\)的實部、虛部都是正弦函式(這裡不區分正餘弦),正弦函式級數的性質已經被深入研究,用它們做基波是很方便的分析工具。傅立葉分析的早期研究物件,就是各種三角級數的收斂性。然而\(e^{j\omega t}\)才是三角函式更本質的形式,而且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所以今後我們都用復指數函式作為基波。複數域比實數域完備,所以複數運算更加方便自由,在純數學上,不會因為一個概念“不夠直觀”而忽視它的價值。另外,系統的特徵值\(H(j\omega)\)又被稱為頻率響應,它由衝激響應\(h(t)\)所決定,後面將會看到它們的密切關係。

1.3 傅立葉級數

  由於最早研究的函式分解就是三角函式級數,所以分解的物件也限定在了周期函式上。設函式\(x(t)\)的週期為\(T\),角速度為\(\omega_0\),傅立葉級數將它分解為基波頻率為\(k\omega_0,(k\in\Bbb{Z})\)的純虛指數函式的級數(式(3)左)。為了求得係數\(a_k\),可以利用\(\{e^{j\omega t}\}\)對積分運算的“正交性”,驗證可有式(3)右成立。式(3)就是傅立葉級數(FS)的完整表示式了,一般記作\(x(t)\overset{FS}\leftrightarrow a_k\),其中\(a_k\)也稱為FS的頻譜系數。

\[x(t)=\sum_{k\in\Bbb{Z}}a_ke^{jk\omega_0 t},\;a_k=\dfrac{1}{T}\int_Tx(\tau)e^{-jk\omega_0\tau}\,\text{d}\tau\tag{3}\]

  當然式(3)不是對所有周期函式都成立,狄利克雷條件給出了存在傅立葉級數的充分條件:(1)\(x(t)\)絕對可積;(2)週期內只有有限個起伏;(3)週期內只有有限個不連續點。這個條件包含了非常大範圍的函式,因此它有著很廣泛的實用價值。值得提醒的是,在不連續點\(t_0\)處,傅立葉級數收斂於\([x(t_0^-)+x(t_0^+)]/2\),但在個別點的誤差並不影響FS成為有力的分析工具。從表示式還能知道,相近的兩個函式的頻譜系數也是相近的,所以頻譜系數具有一定“穩定性”。分解級數和積分式不一定存在,但如果一個式子存在,另一個式子也必然是存在的,且都具有唯一性。用帶入證明會遇到根本性的困難,我們只能到傅立葉分析裡找答案。

  第一次面對FS的結論時,我們不禁想問:這個分解為什麼會成立?它有沒有更直觀的解釋?我想這樣闡述(瞎說)FS的本質:函式就是一個隨時間不斷變化的量,這個“變化”可以從巨集觀到微觀去依次去量化。就拿三角級數(4)來說,常數項\(a_0\)度量了\(x(t)\)相對0值的平均變化,去除\(a_0\)後\(a_1\)繼續度量每半邊的平均變化(左右相等但符號相反,使用三角函式可統一系數),然後再繼續度量半邊的兩個半邊,以此類推。顯然中心對稱的函式都可以做基波,但唯有三角函式簡單且有很好的分析性質。

\[x(t)=a_0+a_1\sin\omega_0 t+a_2\sin2\omega_0 t\tag{4}\]

2. 傅立葉變換

2.1 傅立葉變換

  傅立葉級數有著明顯的侷限性,最顯然的就是它只適用於周期函式,而且如果把頻譜系數作為函式的唯一表徵,還必須限定在某個週期下。另一個缺陷不太明顯但很重要,就是FS的頻譜是不連續的,這限制了處理訊號的範圍。為了得到一般函式\(x(t)\)的頻譜,先以\(t=0\)為中心擷取長度為\(T\)的片段,然後展開成周期函式\(\tilde{x}(t)\)。對它做FS可以得到式(5),其中\(\{Ta_k\}\)是函式\(X(j\omega)\)上的等間隔點。

\[Ta_k=X(jk\omega_0),\;\;X(j\omega)=\int_Tx(t)e^{-j\omega t}\,\text{d}t\tag{5}\]

  隨著\(T\)逐漸增大直至無窮,\(\tilde{x}(t)\)變成\(x(t)\),\(\{Ta_k\}\)也越發密集直至完全變成函式\(X(j\omega)\)(這當然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但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直觀闡述)。從離散到連續的變化中,\(\omega_0\)變成微分\(\text{d}\omega\),\(a_k\)則變成了\(\dfrac{1}{2\pi}X(j\omega)\,\text{d}\omega\)(因為\(T=2\pi/\omega\))。最終(連加變成積分)\(\tilde{x}(t)\)的FS也變成了\(x(t)\)的傅立葉變換(FT,式(6)),一般記作\(x(t)\overset{F}\leftrightarrow X(j\omega)\),其中\(X(j\omega)\)還是稱為頻譜系數。

\[x(t)=\dfrac{1}{2\pi}\int_{-\infty}^{\infty}X(j\omega)e^{j\omega t}\,\text{d}\omega;\;\;X(j\omega)=\int_{-\infty}^{\infty}x(t)e^{-j\omega t}\,\text{d}t\tag{6}\]

  傅立葉變換也有對應的狄利克雷條件,只需把FS中的“週期內”改成“有限區間內”即可(以下把左式叫分解式、右式叫變換式)。狄利克雷條件是FT積分(處處)收斂的的充分非必要條件,在該條件下的分解式、變換式都是非奇異的。但在奇異函式的概念下,這些積分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內“存在”,比如\(\delta(t)\)的FT是\(1\),但分解式顯然不收斂。所以這裡要強調,傅立葉變換的存在性是比收斂性更寬泛的概念,數學上已經證明:分解式、變換式是同時存在的,且互相具有唯一性。

  公式(6)說明了,函式和頻譜系數是互相確定的,\(\{e^{j\omega t}\}\)是一個完備的特徵函式系。頻譜系數可以完全表徵一個函式,它一般被稱為函式的頻域特徵,相對而言函式自身則是時域特徵。時域、頻域是分析訊號或系統的兩個角度,它們在不同的場景下有各自的長處。對於系統的衝激函式\(h(t)\),從式(1)可知,頻率響應函式\(H(j\omega)\)就是\(h(t)\)的傅立葉變換。也就是說,\(h(t),H(j\omega)\)分別是系統的時域、頻域表徵(後者也被稱為系統函式),兩者對系統分析都至關重要。

  狄利克雷條件是FT收斂的充分而非必要條件,鑑於FS和FT的關係,下面來討論怎樣把FS納入FT中去。其實FT的頻譜系數\(X(j\omega)\)是不同基波的“密度”函式,\(e^{j\omega t}\)在分解中的“份量”是\(\dfrac{1}{2\pi}X(j\omega)\,\text{d}\omega\)。反觀FS的頻譜系數\(a_k\),\(e^{jk\omega_0}\)提供的“份量”就是\(a_k\),它在FT中的“密度”應當是\(2\pi a_k\delta(\omega-k\omega_0)\)。綜合便有了FS的FT格式(式(7)),它其實就是周期函式的傅立葉變換。

\[X(j\omega)=\sum_{k\in\Bbb{Z}}2\pi a_k\delta(\omega-k\omega_0)\tag{7}\]

2.2 拉普拉斯變換

  傅立葉變換的收斂性對函式有一定要求,比如函式一定要是有界的,這將限制對很多訊號和系統的討論。尤其在做系統的定性分析時,我們希望面對一個更大的系統空間進行系統設計。另一方面,LIT的特徵函式\(e^{st}\)中的\(s\)可取遍整個複數域,而FT的基波\(e^{j\omega t}\)僅僅是\(s=\sigma+j\omega\)取虛軸而建立的函式系。為了研究用一般的\(e^{st}\)為基波的分解,可以考慮在FT兩邊同時乘上函式\(e^{\sigma t}\)(式(8)),其中\(\sigma\)是一個定值。

\[x(t)e^{\sigma t}=\dfrac{1}{2\pi}\int_{-\infty}^{\infty}X(j\omega)e^{(\sigma+j\omega)t}\,\text{d}\omega\tag{8}\]

  式(8)其實就是\(x(t)e^{\sigma t}\)在函式系\(\{e^{(\sigma+j\omega)t}\}\)下的分解,由於\(\sigma\)是一個定值,\(s\)取在某條跟虛軸平行的直線上。一般地,式(9)被稱為拉普拉斯變換(LT),並計作\(x(t)\overset{L}{\leftrightarrow}X(s)\),它和FT顯然有關係式(10)。\(H(s)\)可以視為函式的\(s\)域特徵,它是對頻域的擴充,在系統分析中也將起到更大的作用。還是得強調一下,雖然\(X(s)\)的定義域可以是整個複數域,但在某個具體的拉普拉斯變換中,\(s\)僅在一條虛軸平行線上(\(\sigma\)是定值)。課本中將逆變換寫成了複數在曲線上的微分,我覺得對本課程沒有意義。

\[x(t)=\dfrac{1}{2\pi}\int_{-\infty}^{\infty}X(s)e^{st}\,\text{d}\omega;\;\;X(s)=\int_{-\infty}^{\infty}x(t)e^{-st}\,\text{d}t\tag{9}\]

\[x(t)\overset{L}{\leftrightarrow}X(\sigma+j\omega)\;\;\Leftrightarrow\;\;x(t)e^{-\sigma t}\overset{F}{\leftrightarrow}X(j\omega)\tag{10}\]

  對於一個函式\(x(t)\)和固定的\(\sigma\),如果LT對所有的\(\omega\)都收斂,那麼稱\(x(t)\)的LT在\(\sigma\)處收斂。那些收斂的\(\sigma\)稱為LT的收斂域(ROC),但要注意,收斂域外的某個具體\(s\)處,LT積分也可能收斂。課本上以\(s\)定義收斂域,其實並無本質區別,因為LT總是定義在整條虛軸平行線上的。如果\(x(t)\)有限持續(\(|t|>T\)後為0),積分總是收斂的,它的ROC是整個複平面。如果\(x(t)\)左邊有限持續(右邊訊號),考察\(x(t)e^{-\sigma t}\)的絕對可積性,如果在\(\sigma_0\)處絕對可積,則易證在\(\sigma>\sigma_0\)上都可積,從而ROC為右半平面。同樣道理,左邊訊號的ROC就是左半平面。而一般的雙邊訊號,可將其分割為左右兩部分,結合剛才的結論可知,ROC是一個帶狀區域。

  以上左/右平面、帶狀區域的邊界是否收斂視情況而定,而且邊界本身可能是不存在的(無窮大小),以下不再說明。衝激響應\(h(t)\)的拉普拉斯變換\(H(s)\)是系統的\(s\)域特徵,它還是被稱為系統函式,其ROC與系統性質有著一些關聯。比如因果系統的衝擊響應是一個右邊訊號,從而系統函式的ROC必定是右半平面。還有一個穩定系統的衝激響應是絕對可積的,從而它的傅立葉變換收斂,也就是說系統函式的ROC必須包含虛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