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學潮流你還跟得上嗎?
依稀記得,在我上小學時,學校是一個鄉村小學,從學前班到五年級,一個年級一個班;老師轉來轉去也就是那麼幾個,體育、音樂、美術、思想道德都是語文老師代課也不足為怪。還記得,下午三點太陽正好的時候,被老師拉出教室,搬著自己的凳子和同學分開以一米的間距進行模擬考試......那時的我們,沒有白板,沒有投影儀,沒有家長的QQ群亦或者是微信群,每年的家長會,可能也就是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家長會到學校跟老師們見一次面,當然心情可能會跟現在的家長們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憂。
現在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相比之前可謂有了相當大的改善,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講,藉助手機、電腦、平板等網際網路手段來學習和交流是家常便飯,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都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我們的日常學習與生活。
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過去我們的上課模式是老師在講臺上板書、講課,我們在下面聽講,枯燥乏味;現在學校通過將課內外教學資源整合放在學習軟體上,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理解,圖片、聲音、視訊等各種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我國教學資源素來緊缺,想要真正達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雲端計算也變得至關重要。那麼中國電信天翼雲身為雲服務的“國家隊”,幫助國家在教育民生領域佈局,是義務,更是責任。
“老師,您能給我講一下什麼是光合作用嗎?”也許你覺得提問的人是個初中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是一個剛上3年級的小學生向老師提出的問題,而這種現象在東莞的學校裡已經是司空見慣,先進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超強接受能力背後離不開天翼雲的鼎力相助。天翼雲使用超融合架構,將訪問量較高的教育資源資料安插在高效能的固態硬碟上,並採用電信虛擬雲,將東莞建設的“慕課”教學平臺放置於虛擬雲上,保障平臺在虛擬的環境下執行,打破了教育機構之間的“資訊鴻溝”。
各種優質資源結合在一起,足以承載起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不僅如此,重慶市教委建設搭載的“重慶高校線上開放課程平臺”、黃山市教育局的“教育雲三通兩平臺”、西安廣播電視大學的“幹部線上培訓平臺”都有天翼雲的身影在背後默默支撐。
當然,雲端計算的參與對學生學習來說方便智慧許多,對於老師們來說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益事。在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學,進入教師辦公室,看到的不再是過往老師們坐在自己工位前辛苦備課,只見他們利用雲辦公模式,隨時隨地登陸個人桌面,全方位移動辦公;而且老師們還擁有個性化的“個人隨身雲電腦”,桌面檔案、我的文件、收藏夾、軟體配置等個人檔案都自動儲存,再也不用擔心檔案丟失或者電腦發生故障了。
“天翼雲部署的雲桌面,真正的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讓我校師生感受到了資訊化教學帶來的魅力”,水果湖一小校長說道。
學校,可以說是最神聖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在2017年全國各地陸續曝光了多起幼兒園安全事件,幼兒之間的肢體衝突、院內設施的意外傷害、幼師教育方法不得當等不僅牽動了家長的心,也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雲南陽光幼兒園深刻認識到了安全、放心的幼兒成長環境的重要性,迅速制定策略,通過天翼雲的雲主機和物件儲存等雲服務,對園內進行7*24小時監控,最終實現了幼兒園全透明,做到讓家長安心、孩子舒心。
另外,天翼雲還為孔子學院提供了視訊全球加速服務,打破了地理、語言、時代的限制;為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部署了配音音訊資料下載的服務平臺,全面實現了取消磁帶與課本的捆綁配送;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局解決了線上藏語教學的困難......當代社會中,口頭呼籲教育資源平等、考試公平的人比比皆是,而天翼雲用行動、用技術撫平了知識的鴻溝。
中國“一帶一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教育作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和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中國電信天翼雲在教育領域的廣泛佈局充分體現了其深諳央企責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