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亮迴應“活下去”,自稱“城市建設發展商”骨子裡都是農民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南都訊 記者孫雅茜 12月14日下午,2018年度萬科南方區域年度媒體交流會以“歷千帆,仍熱愛”為主題拉開序幕。作為此次交流會的“重磅壓軸”,素有金句“當好農民種好地”的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面對場外風景秀麗的大鵬海域時,果然“不負眾望”,直言“海邊不就是鄉下嗎”,鬱亮坦言,從前自稱為“城市建設發展商”是順應城市化程序,“其實骨子裡都是農民”,“以前我們害怕別人說我們是農民,但現在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說自己就是農民,我們乾的就是土地相關的事”。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
鬱亮: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久,活得好
鬱亮表示城市更新不僅可以維持城市歷史文脈,更可以讓城市煥發新的生機。在迴應外界對此前萬科提出的“活下去”口號的質疑時,鬱亮稱萬科提出“活下去”是因為有憂患意識,“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久,活得好”。
在房企“去地產化”的潮流中,萬科曾一度以“多元化發展”為行業樹立新的標杆,鬱亮也曾在2017年發聲稱“十年後的萬科不再是地產公司”。而在2017年克爾瑞研究中心釋出的《2017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榜單顯示,三大龍頭房企碧桂園、萬科、恆大均突破5000億大關,但是從低位上,萬科已失去了“地產一哥”的寶座。
2018年,萬科再次因“活下去”事件被指開始迅速收縮多元業務。萬科是否會再度迴歸單一業務?未來萬科將如何佈局業務板塊?對此,鬱亮直言不要將這一問題變為概念之爭。
萬科CFO孫佳:萬科不會變成科技公司
在此次媒體交流會上,孫佳首次以首席科技賦能官的身份與媒體暢談“科技賦能”的技術話題。
萬科CFO孫佳。
從IBM技術的科技賦能到應用大資料分析的分時辦公租賃,孫佳用生動案例將話題引入科技廣泛應用不動產領域範圍。孫佳首次向媒體分享萬科科技賦能三階段發展計劃,“九年,三個階段,希望在萬科40歲的時候,科技能夠成為萬科發展的新的引擎”。
通過數字化技術在專案建設過程中同步或提前在線上建立“數字專案”,實現數字建築與實體建築孿生共長的IBM技術也是萬科在專案開發中科技賦能的重要手段。
孫佳介紹,萬科從2014年開始採用IBM技術,改變房地產業的粗放型的開發模式。從專案建設到銷售再到物業管理,科技與萬科的發展息息相關,基於大資料,整合多業態,描摹更全面的客戶畫像,提供更精準的品質服務。
對於萬科“好服務”的未來,孫佳提出了“萬科護照的概念”,“希望有一天萬科業主可以有一本萬科護照,積分可以共享,優惠可以打通,同時萬科也可以更精準的描摹使用者畫像,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