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假個稅App蹭熱點、洩露個人資訊!
近期,個稅改革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是,伴隨個稅話題的持續升溫,個稅相關概念也成為一些人用以牟取利益的工具。隨著新個稅法從本月初開始實施,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的“個人所得稅”App立刻進入很多軟體商店的下載排行榜。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資訊也顯示,這幾天個稅App的下載量和註冊量大幅提升。
隨著國家稅務總局的個稅App大熱,很多來自商業公司製作的各類“個稅”App也成為熱門,這其中有的針對納稅人的具體情況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但也有的純屬蹭熱點,甚至有的純屬惡意軟體竊取個人資訊。
這類APP的標語都寫著“全國個稅查詢APP,線上聯結全國地方稅務局資訊系統”,並稱“支援全國400餘城市”“12萬個稅申報上傳無壓力”,模糊人的認識,以為是稅務局官方APP。
下載安裝APP後,其“使用者服務協議”中寫有“打通了與政府相關網站的介面”。具體使用個稅查詢功能時,使用者需輸入當地稅務機關網站的自然人實名登入賬號資訊。登入成功後,確實能夠查詢到個人個稅繳納資料,並且能直接下載完稅證明PDF檔案。
但是這類APP是在使用者登入APP後,竊取在當地稅務機關網站的自然人實名登入資訊賬號,再利用爬蟲技術偽裝成自然人模擬登入各地稅務局網站,然後自行爬取自然人在網站上的各種納稅資訊資料。
使用這類APP更大的風險隱患在於,APP會儲存使用者在稅務局網站端的登入使用者名稱、密碼、個稅資料等所有隱私資訊,並用作他途。即便使用者只使用過一次後就再沒關注使用,在不自主登入的情況下,這類APP依然可以通過前期儲存的使用者名稱、密碼,登入網站並任意拉取資料。
尤其APP的使用者協議都包含了要求使用者隱私資料無償共享給其他第三方的條款。如“51個稅管家”使用者協議裡寫道:“有權將相關的資訊提供給第三方。”更有甚者,直接在協議中寫道“提交/傳輸給相關主體/專案”,並列明瞭明確的金融類平臺如“51有錢”“51有錢花”“零點花花公司”“花栗鼠”“51人品”等。
要避免個稅納稅資訊洩露,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便利,隨意使用稅務系統登入賬號和密碼。平時,不要亂點來路不明的連結。針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理財陷阱,也要抵抗得住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