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產業迅猛發展,“跨界熱潮”持續升溫
面對數字時代的到來,我國政府已相繼出臺《“寬頻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等政策,從資訊化發展的角度統攬全域性進行總體部署,推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而在《“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中,明確提出將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我國資訊化發展的總目標。
資訊化發展戰略、國家大資料戰略、“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等頻密部署,網路強國基礎夯實。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2.9%。對於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是勢不可擋,既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充滿了顛覆與挑戰。

IDC創新技術重構企業IT環境,助力企業進行顛覆性變革
在企業數字化的道路上,開啟混合IT環境,規劃從傳統資料中心無縫遷移上雲,並建立包括以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模式的企業資料中心和IT業務支撐系統。企業上雲是實現數字化轉型重生的重要路徑,雲端計算的廣泛應用將大幅降低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成本,助力企業快速獲取數字化能力,實現創新轉型發展。
在數字時代,作為承載雲端計算與未來業務發展的重要載體,資料中心在IT基礎架構、行業數字化、業務數字化等方面為企業注入新勢能。如今,IDC技術需滿足諸如故障排除、架構設計和優化效能等要求,為企業研究資料化、數字化的機遇與威脅,資料化能力和差距,以及數字化整合的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
數字化轉型需求之迫切,加速了IDC產業的迅猛發展,中國IDC市場繼續著保持高增長。除較具規模的IDC服務商外,包括BAT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在內以及其他傳統行業,需要有充足廉價的計算資源、可快速擴容和按需調撥的資料中心,以加速轉型或業務拓展,一股“跨界熱潮”在IDC市場持續升溫。
“工具”職能向著“生產力”的角色轉變
如今,資料中心已由過去的“工具”職能向著“生產力”的角色轉變,更好地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在數字化程序的驅動下,IDC產業也逐漸走上轉型之路,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傳統IDC的邊界,而IDC產業技術也將越來越多地融入企業活動的經營與運維之中,為企業業務創新或產業升級提供新支點。
資料中心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可實現更加智慧與高效的企業運營,可以解決運維各個環節的效率問題,全面提升IT運維及業務運營管理質量。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成功落地為例,藉助雲端計算與大資料技術,浙江省使得居民在電腦端、APP端即可實現線上辦理查社保、查公積金、補換駕照、出入境辦證等,企業法人可以實現工商登記全流程電子化、動產抵押登記一次辦結等,政務辦理更加快捷高效。實際上,這樣的應用案例比比皆是。
未來,IDC的邊界將會越來越模糊
如今,資料中心已由過去的“工具”職能向著“生產力”的角色轉變,更好地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在數字化程序的驅動下,IDC產業也逐漸走上轉型之路,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傳統IDC的邊界。未來,企業還將更多的向物聯網、邊緣計算上發展,這些都將超了傳統企業資料中心的邊界。
未來,資料中心的規模將朝大型或超大型發展,並呈現集中化特點;邊緣運算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託管資料中心正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資料中心技術產品的融合趨勢加劇,包括超融合基礎架構(HCI)、模組化資料中心以及管理軟體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包括低功耗的技術、虛擬化技術和主動節電技術等綠色節能技術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