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連線規模成倍增長 推動雲服務迅猛發展
以Sigfox、LoRa和NB-IoT為等主的LPWAN低功耗廣域網無線技術,承載了萬物互聯願景,解決物聯網大規模部署低功耗、遠端連線等需求,伴隨物聯網在能源、農業、工業、零售、物流和公用事業等部署規模日益擴大,推動低功耗廣域網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在2017-2023年期間,LPWAN連線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09%,到2023年,僅連線方面的支出將會超過45億美元。而NB-IoT、LoRa和Sigfox在終端使用者採用和生態系統支援方面正逐漸成為最主流的連線,但NB-IoT和LoRa則主導當前IoT連線方式,佔據全球70%連線市場,預計在未來五年,這一比例會增加到85%。這是IoT Analytics最新報告給出的資料。
國內主導全球蜂窩物聯網連線
AT&T佔美國蜂窩物聯網連線50%份額,而中國在蜂窩連線規模和應用領跑全球,截至2017年底,全球蜂窩物聯網連線數為4.07億個,國內三大運營商更是佔到全球一半以上,這一資料早前出在Berg Insight。今年連線最新資料,依據Counterpoint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三大運營商佔全球的60%。
國內三大運營商則以中國移動規模最大,截至今年6月31日,中移動物聯網智慧連線數高達3.84億個,相比2017年底2.29億個連線,僅半年時間就增加1.55億個物聯網連線規模,增長迅猛。通過Counterpoint給出的資料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在2018年上半年佔全球連線份額的42%,位列榜首。

中國移動作為全球物聯網頭號玩家,致力打造高品質NB-IoT網路,並加強OneNET物聯網開放平臺推廣,並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車聯網、工業製造、智慧穿戴、教育、醫療等物聯網平臺層、應用層業務將成為支撐中國移動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領域。
同樣,中國電信在物聯網連線也實現了翻倍增長,今年上半年物聯網連線數淨增近3000萬,同比翻番,如今物聯網使用者規模超過了8000萬,智慧家庭使用者規模超過1.1億,以及建成了NB-IoT基站超過40餘萬個,併發布了新一代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該平臺可支援億級連線,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可靠、更安全的全方位服務。
中國聯通截至2017年底,物聯網連線數超過7000萬個,今年連線規模或將突破1億大關。
大連線機遇:物聯網規模應用,雲服務增長迅猛
萬物互聯大背景下,面對大連線這一波機遇,科技巨頭則以雲服務參與競奪物聯網市場。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看指出,萬物互聯所產生海量資料,如何將資料釐清,挖掘出價值更加重要,至此,以亞馬遜、微軟和阿里云為核心的雲服務商打通了雲、端、邊,特別這些科技巨頭在雲+AI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優勢。
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成美國物聯網主要供應商,受益雲服務在全球主導地位。國內阿里、百度和華為同樣也受益於雲服務的競爭力,基於上述科技巨頭雲端物聯網應用已經無處不在。
亞馬遜AWS雲服務增長迅猛,僅去年就為亞馬遜貢獻了175億美元收入,2018財年前兩季度,雲端計算營收為115.4億美元,全年有望突破200億美元,未互動的雲服務訂單金額也有160億美元,可以說亞馬遜AWS雲服務是全球當之無愧的王者。
亞馬遜在2015年就推出AWS IoT物聯網應用平臺,能夠輕鬆而安全地連線和管理數十億臺裝置,從邊緣裝置到雲端裝置,可以在各種物聯網裝置上收集資料、運行復雜的分析並實時採取行動,例如面向工業方向,幫助工業客戶提高運營效率,使用AWS IOT構建的機器學習模型可以在雲中或直接在工業裝置上執行,從而裝置可以響應本地事件並採取智慧動作。
同樣,作為國內主主導雲服務的阿里雲,早在2014年就開始啟動物聯網研發,如今,全面進軍物聯網,並制定了未來 5 年內要連線100億臺裝置的目標。另外,阿里雲Link物聯網平臺支援LoRa、NB-IoT和eMTC等市面上95%的通訊協議,該平臺並橫跨雲、邊、端多個維度的計算服務和AI能力促使物聯網廣泛應用城市、工業製造、農業和智慧家居等,並形成完整的物聯網服務生態,釋放巨大經濟價值。
今年杭州雲棲大會上,推出天空物聯網LoRa基站服務,啟動達爾文計劃,為物建網,提供最普惠的連線。通過包括平臺、晶片和微基站在內的全鏈路生態服務,交付給企業一張自有可控的物聯網,從而全面推動廣域物聯網技術LoRa的覆蓋與普及。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丁險峰表示,現在,每個家庭都有Wi-Fi,將來,每個企業都會有LoRa。
LoRa作為一種低功耗廣域網的主流技術,在智慧城市業務中發揮了重要的連線作用,在杭州餘杭區的夢想小鎮,基於阿里雲的LinkWAN平臺佈設了LoRa網路來提供城市管理服務,在已交付的第一期專案中,LoRa技術在環境衛生,智慧停車,井蓋監控等應用上為小鎮管理者和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務。在近期計劃開進的第二期專案中,有更多的應用將會使用LoRa技術來進行落地。
阿里雲從上天入地的天空物聯網到釋出LORA晶片系統解決方案,再到比烏木還珍貴的頻譜,通過高空、地面、地下下三位一體的裝置打造出一張低成本、彈性部署和覆蓋廣的LoRa物聯網,讓LoRa天空物聯網實現從地面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的上天入地,完整覆蓋,丁險峰近一步指出,在最極端的場景下,如森林、草原、沙漠、礦井這些地方,阿里雲天空物聯網就將是一個重要選擇。
最後
全球大規模蜂窩物聯網已在多個地區商用部署,國內也在加大部署NB-IoT和發展5G等通訊技術,寄望給廣泛連線提供通訊能力,預計到2020年,我國NB-IoT部署規模將達150萬個基站。
LoRa已成熟商用多年,在全球部署規模越來越大,以及吸引了包括谷歌、中國聯通、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眾多頂級玩家加入,LoRa生態將進一步完善,促使LoRaWAN在物聯網大放異彩,廣泛應用於園區管理、智慧水錶、智慧電錶、智慧井蓋、貨物監控等。
中國作為全球物聯網連線和應用最大市場之一,截至6月31日,我國物聯網終端使用者達4.65億戶,同期增長2.5倍,廣泛部署在零售、城市和工廠等眾多行業,顯示出中國在全球窩峰物聯網連線獨領風騷,也可以看出國內擁有龐大的市場應用場景。

需要指出的是,物聯網連線市場碎片化程度仍然很高,貫穿所有物聯網裝置所需要各平臺和解決方案互通為基礎,才能使物聯網得以實現,而云平臺有天然的優勢,包括亞馬遜阿里雲等雲服務商為物聯網所產生的海量資料提供強大的計算處理的平臺,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
如果把物聯網比作一個沙漏,雲端計算平臺就是中間連線萬物的狹長通道,具備大規模智慧排程的能力。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特別運營商、晶片和雲服務商等產業鏈積極推動下,物聯網在各行業部署案例越來越多,規模也將越來越大,預示著全球物聯網迎來黃金髮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