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代運營:精耕細作下的引流窘境
網店引流越發困難。現在的網店,在經歷了從野蠻到精細化的生長後,引流成本越來越高。不論是淘寶、天貓、京東和亞馬遜等主流平臺,還是小紅書、美麗說等垂直細分領域,平臺內的流量都所剩無幾。自帶流量的活動,對除了大品牌的旗艦店以外都略顯苛刻。站內引流的成本,讓不少賣家都深覺吃力。
站內路線不好走,將目光投向站外就不失為一種上策。目前,社交種草、電商拔草的“種草營銷”非常火熱,對個人賣家更加友好。通過社交零售的方式,與使用者增強黏性,建立社交屬性,再通過好友分享、口碑推薦等方式,實現從社交平臺到電商平臺的最終轉化-網店代運營。
現有的幾大社交平臺,都充分發揮了其“種草營銷”的功力,也是各大中小賣家可以借鑑的社交營銷方式。以我們常見的抖音、微信、微博為例,櫥窗購物、手淘連結和店鋪優惠券分享都玩到飛起。
1.微博——精準引流
微博可以將使用者屬性、標籤及興趣愛好精準劃分,所以引入的流量也最精準。2017年,微博通過分析使用者行為發現,微博使用者的興趣集中在明星、美女帥哥和動漫等娛樂大眾領域。其次,情感、文學和股票也是使用者多選的興趣標籤。正是通過劃分使用者屬性,每個使用者也可以選擇多重興趣標籤,因此微博能夠成為一個直連產品與使用者的渠道。
2.微信——日常必備社交軟體
微信,覆蓋了社交、工作、生活三大領域,暢行海外、全球無阻。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的資料報告,微信及WeChat合併MAU達到10.4億,微信已實現對國內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大面積覆蓋。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交流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是目前擁有使用者數量最多的社交軟體。人們用微信交流、工作、談戀愛,消費者的人際關係也大多生存於微信中。隨著微信的廣泛普及,自然也就建立起一個龐大而互相關聯的關係網路。公眾號、朋友圈、小程式等“周邊”產品,讓人與產品同屬於一個社交圈中-網店代運營。
3.抖音——後起之秀
微信、微博早和電商打了不少交道,於2016年9月上線的抖音卻大有趕超之勢。後起之秀的抖音,專注於年輕人音樂短視訊社群。談到抖音,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廣告語——抖音,記錄美好生活。可對大多數人來說,抖音,嫉妒他人的美好生活,好像顯得更貼切些。於是,今年3月份,抖音和淘寶架起了友誼的橋樑,凡是粉絲過10w的抖音達人都可以開通櫥窗賣貨功能。過不了網紅生活,但可以擁有網紅物件,有趣、接地氣,平民主播賣貨,通過產品直觀的展示,看客更有代入感,流量變現水到渠成。
青島中商動力—電商深度運營,作為一家面向全國的網際網路服務商,主營業務包括:網店代運營、網店託管、網店運營、網站建設、網路推廣等服務。
公司秉承“專注全網營銷,專心服務客戶”的經營理念,在幫助客戶建立網際網路運營體系的同時,有效對接百度、阿里、騰訊等平臺,快速推進客戶網路事業發展,實現企業和客戶的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