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理髮店學定價策略:20分鐘理髮店迅速擴張50家的祕訣
在個我們考察的上千個案例中,定價策略的成功與否成了一有趣的分水嶺
在個我們考察的上千個案例中,定價策略的成功與否成了一有趣的分水嶺——一部分創業者因為不是很妥當的定價策略,創業之路走得異常艱難;而另一部分創業者則藉助於合理
高效的定價策略,一路順風順水,業務突飛猛進。
創業也和下棋一樣,做出決定之前需要認真考量。很多創業者走到定價這一步時,都不免有些舉棋不定。很多疑問會接踵而來—— 什麼樣的價格才能讓顧客動心,什麼樣的收費方式才能獲得最大的利潤……定價看起來僅僅是確定一個數字或是一種收費方式,但實際上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其中似乎還頗有些“玄機”。
那麼,什麼才是一個好的“定價”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一、20 分鐘理髮店的擴張之路
高月明來自寶島臺灣,在上海學習。她曾到過日本,對遍佈日本的 20 分鐘極速理髮店印象深刻。她看到臺灣還沒有出現此類主要為男士服務的理髮店,於是萌生了創業的念頭。經過一番考察與權衡,高月明認為臺北的經營成本太高,決定從高雄開始起步。
從一開始,高月明的目標就非常明確: 她想要建立的是一個特許經營的連鎖加盟機構,目標是三年內在全臺灣開辦 100 家連鎖理髮店。
(圖片來源於網路)
高月明最開始的定價策略是想利用低價快速擴張,她將理髮服務的價格定為 50 元新臺幣,和一個麥當勞漢堡包的價錢差不多,而且還提供買二送一優惠。她通過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加盟商每次需收取 70 元新臺幣才可以達到收支平衡。在業務開始時,高月明開出的條件是前 20 家店不收加盟費,利潤抽成為 10%,她甚至還會借錢給加盟商開店。高月明與加盟商達成協議,當達到 20 家店後,所有加盟店一起將理髮服務加價到 100 元新臺幣,而利潤抽成則提高至 15%。當達到 50 家店後,所有加盟店再一起將理髮服務加價到150 元新臺幣,而利潤抽成則增加至 25%,這樣使得雙方都有更大的利潤增長。
高月明定價策略的核心,在於後續的加盟商越多,對早前加入的加盟商越有利。因此很多加盟商都不遺餘力地邀請更多親朋好友加盟。
這種定價方法雖然使得企業快速擴張,但也不是沒有弊端。原本高月明預算需要花費 100 萬元新臺幣,但實際上花費了 300 萬元新臺幣才達到目標。如果在創業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這種“蝕頭賺尾”的方式便難以為繼。
高月明成功借鑑了麥當勞特許加盟的商業模式,並展現了這種商業模式的生命力。可以說,正是合適的定價策略給她這種商業模式注入了活力。未來高月明計劃到臺北開設分店,甚至在日本也有同行想和她洽談合作。
高月明是如何做到的呢?通過與她本人的交流,以及對企業的深入考察,我們找到了她成功定價的“祕訣”。高月明的定價策略與商業模式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推出的。 她的最終定價目標是 150 元新臺幣,但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吸引第一批客戶,她運用“滲透定價法”,將實際定價降至 50 元新臺幣,同時不收加盟費,利潤抽成也只有 10%,以確保加盟商的利益。她甚至還為加盟商提供開業貸款,降低了加盟商進入的門檻。
當高月明向第一批客戶銷售時,她留心收集了不少資料,以測試她的定價是否符合自己的假設和預期目標。 第一批客戶既是公司的關鍵合作伙伴,也是非常好的收入來源。這批客戶不僅讓她掘到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證實了有人願意為她的價值主張買單,同時也證明她的商業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
初戰告捷大大增加了高月明的信心。她繼續通過調整定價來實現不同業務發展階段的目標。當達到了 20 家店後,她將定價提高到 100 元新臺幣,利潤抽成也隨之提高到 15%,一舉達到收支平衡,也大大提高了加盟商的工作動力。高月明與加盟商通氣,如果他們邀請更多新的加盟商,定價與利潤抽成還會繼續提升。
在規模達到了 50 家店後,高月明成功地將價格提高到最終的目標定價——150 元新臺幣,利潤抽成也提高至 25%。提價之後,她的加盟門店依然廣受歡迎,她也因此獲得了可觀的收益。通過這一系列的運作,高月明最終創業成功。
二、有趣的調查,定價是如何影響公司收入的
高月明的例子只是滄海一粟。無數案例證明, 一個好的定價策略對初創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會直接影響到初創公司的收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經做過一次定價調查,結果頗值得人玩味。
《經濟學人》由倫敦的經濟學人報業有限公司出版,每週一期,以報道財經與國際關係新聞為主。應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需求,《經濟學人》推出了網路版的電子雜誌(Economist.com)。為了測試市場對不同價格策略的反應,它設計了兩組訂閱方案,並邀請了兩百名商學院學生(雜誌的閱讀人群之一),將他們分成兩組參加調查。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組訂閱方案(見表 4–1)。
結果顯示,在第一組中選擇印刷本 + 網站電子版訂閱方案的人最多(84%),原因是受訪者看到捆綁訂閱方案與單純的印刷本訂閱方案價格相同,認為選擇捆綁訂閱方案要更划算。選擇網站電子版訂閱方案的受訪者數目不足兩成(16%),沒有人選擇印刷本訂閱(這是自然的,除非有人手抖點錯了)。
(《經濟學人》雜誌封面)
我們接下來看看第二組訂閱方案(見表 4–2)。
在第二組訂閱方案中,調查人員沒有更改價格,但取消了單純的印刷本訂閱方案,最終所得到的結果與第一組訂閱方案大相徑庭。這一次只有 32% 的受訪者選擇捆綁訂閱方案,而選擇網站電子版訂閱方案的受訪者增加到 68%。 原因是受訪者會將兩個價格進行比較,認為網站電子版訂閱方案比捆綁訂閱方案更加便宜,因而更多人會放棄捆綁訂閱方案。
完全相同的價格,進行不同的訂閱方案組合卻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個有趣的調查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顧客對價格的感受。 企業引導顧客進行價格比較將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
同時這個小調查還昭示了定價會對公司收益產生影響。如果《經濟學人》採用第一組訂閱方案,100 位客戶為企業帶來的總收入將為 11 444 美元;而如果採用第二組訂閱方案,100 位客戶僅能為企業帶來 8012 美元的收入——這意味著公司在每 100 位客戶中將會失去 3432 美元的收入,接近第一種方案總收入的 1/3 !假如《經濟學人》每年實際訂閱人數為 10 萬人,採用第二種定價策略的話企業所損失的金額將達 343.2 萬美元之巨!
從這個小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定價是一項頗為考驗創業者智慧的“技術活”,說定價是一門藝術也絕不為過。
三:想要公司盈利必須懂定價五部曲
定價會直接影響公司的贏利狀況,嚴重的定價錯誤甚至會導致新生的創業公司夭折。創業者 在定價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想法或顧客的購買意願,而要全盤考慮初創企業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想法, 特別是銷售中介、融資機構或投資者的想法。在當代營商環境中,國際供應鏈與網際網路商貿之間的互動尤其複雜,在定價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對其作用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了解。
很多創業者往往不知道採取什麼步驟才能正確定價,我們從眾多創業例項中總結出五個步驟讓創業者參考。
步驟一:研究同類產品的價格
事實證明,花費時間和金錢進行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研究通常都值回票價。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當然是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而更重要的是競爭對手是如何做出這些定價決定的。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別人的定價方法,並瞭解客戶願意付多少錢購買這類產品(同時別忘記了解客戶最喜歡的付費方式)。
很多大公司的定價往往累積了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歷史。通過對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的定價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它們的定價歷史及原因,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思考自己應如何初步定價。
這一步驟的預期結果是:全面掌握同類產品的參考價格。
步驟二: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
創業者越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就越明白該如何定價。客戶細分、價值主張、成本結構、關鍵合作伙伴、渠道通路都會影響定價,創業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商業邏輯進行產品定價。
經 過 這 兩 個 步 驟, 創 業 者 可 以 得 到 一 個 初 步 定 價(initial price)。這個初步定價如同一個稜鏡,將折射出商業模式的概貌。 這一步驟的預期結果是:擬定出初步價格。
步驟三:按照業務目標選擇定價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初步定價並不是立即可以使用的價格,而很可能只是一個最終的定價目標。定價策略包含一系列的目的,因此在不同階段,定價很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賣給第一個客戶的價格可能很低甚至免費,但是賣給第一百個客戶時價格可能已經提升很多了。
因此,我們需要 設定每一個階段定價的目的,並根據這個目的——比如爭取某些客戶或是開闢某個細分市場——對定價做出調整 ,以達到不同階段的業務目標。這一步驟的預期結果是:制定目標並獲得符合業務目標的階段性定價策略。
步驟四:通過銷售測試定價
銷售是測試定價策略是否有效的最好試驗。當創業者要將產品或服務賣給第一個客戶時,他必須通過定價測試第一個客戶的反應,從而獲得寶貴的市場資訊。
定價策略需要配合企業整體的業務發展計劃,並貫徹企業的戰略目的。對於企業在市場開拓方面的路線圖來說,定價就好比是通往一個個目標的指南針,它可以幫助企業修正方向,使企業朝正確目標一步步邁進。
這一步驟的預期結果是:通過測試結果得知定價目標是否達成。
步驟五:根據測試結果決定是否調整定價
通過上一步,我們已經知道了測試的結果。如果客戶不購買,我們需要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比如暫時沒有預算,或是在銷售過程中沒有找到正確的中間人,或是目標客戶不正確,等等。如果是定價的原因,那我們就需要立即進行調整。如果達到預期目標,我們需要決定下一步做什麼,例如增加供應或拓寬銷售渠道。
定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銷售結果會受不同因素影響,因此在完成步驟四之後要進行回顧分析,必要時我們可以在步驟五調整定價,然後繼續進行測試,看看能否達到目的。這一步驟的預期結果是: 瞭解定價是否需要調整,並洞悉調整的原因。
定價的五部曲可以幫助我們在混沌中釐清思路,找到正確定價的捷徑。對創業者來說,這只是掌握定價的“長征第一步”。在搏擊商海的過程中,只有透徹領會定價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定價的方法,掌握“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本文 整理自《 創業 情商:決定你創業成功的 8種 關鍵能力》 ,林誠光、陳建行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