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產品策劃:訊息系統設計簡析
對於大多數APP產品而言,訊息系統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功能模組,其核心目的是讓產品直接與使用者產生互動,幫助使用者更容易獲得提醒,在保證使用者體驗的同時可有效提升使用者留存和活躍。那麼,訊息系統在設計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呢?請聽筆者慢慢道來~

一、訊息分類
在進行訊息系統設計時,我們需要先把產品可能涉及的訊息進行分類,確定不同訊息的實際觸發場景和節點,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訊息類別。
1. 互動訊息
常見於社群類產品,包括點贊、評論、轉發、分享和打賞等互動行為,由使用者A基於使用者B生產的相應內容(如動態、文章、視訊等)執行互動操作後觸發生成。
2. 關注訊息/好友申請
常見於社群和社交類產品,其觸發形式主要根據實際的產品形態進行確定,如使用者關係為強關係,則可將訊息的觸發設計為實時觸發;而如果為弱關係,則可以考慮將觸發邏輯設計為定時或定量觸發。
3. 訂單、物流訊息
在交易類產品上比較多見,主要根據相關訂單和物流狀態的變更而觸發提醒。同時,需要注意區分狀態變更時的使用者狀態和提醒必要性,對於使用者主動觸發(即顯性)的狀態變更可考慮不做提醒,記錄類的訊息除外。
4. IM聊天訊息
有社交屬性產品的基礎功能,主要可以分為一對一陌生人和好友聊天,以及單聊和群聊;訊息的觸發為傳送後實時到達並提醒,以保證聊天過程順暢。
5. 內容、活動和系統通知
類似於IM聊天訊息,但展現形態和觸發場景更靈活多變,可根據設定條件或後臺人工觸發,跟產品基礎調性和內容的相關性極高。
二、時間戳
對於訊息的顯示,可根據所要提醒內容的格式和優先順序進行設計,但無論如何設計,訊息時間戳都是組成一條訊息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使用12或24小時制一般以使用者裝置選定的格式為標準,常見的時間戳設計規則如下。
1. 互動、訂單、物流類訊息時間戳
以使用者裝置的時間為參考:
①訊息在今天範圍內,顯示XX:XX,如 10:02, 18:10
②訊息在昨天範圍內,顯示昨天XX:XX,如昨天10:02,昨天18:10
③訊息在昨天前且在今年內,顯示 XX-XXXX:XX,如4-12 10:02,5-4 18:10,12-2012:12
④訊息在今年以前,顯示XX-XX-XX XX:XX,如16-4-12 10:02,17-12-1 12:12
2. IM聊天訊息時間戳
a)以使用者裝置的時間為參考:
①訊息在今天範圍內,顯示XX:XX,如 10:02, 18:10
②訊息在昨天範圍內,顯示昨天XX:XX,如昨天10:02,昨天18:10
③訊息在昨天前且在今年內,顯示 XX-XXXX:XX,如4-12 10:02,5-4 18:10,12-20 12:12
④訊息在今年以前,顯示XX-XX-XX XX:XX,如16-4-12 10:02,17-12-1 12:12
b)聊天會話頁訊息流的時間戳顯示與隱藏:
①新訊息接收或傳送的時間相對於已經顯示的時間戳,小於5分鐘的,訊息不顯示時間戳;
②大於或等於5分鐘的,顯示時間戳。
三、可見物件
訊息可見物件可理解為提醒物件,但兩者並不完成對等,因為對同一條訊息而言,對於不同可見物件的提醒方式並不完全一樣。
1. 目標物件可見
如關注、訂單、物流和系統通知類訊息,訊息有明確的目標物件(即被關注物件、下單使用者和通知物件),該訊息的指向為明確指向。
2. 目標物件和內容主可見
如互動型別的訊息,內容主生產的內容下可能有多個使用者參與互動,且互動的明確物件不一定為內容主(內容主為內容關聯互動物件),此時產生的訊息提醒就涉及到目標物件和內容主可見。
3. 會話物件可見
見於IM聊天模組,單聊為聊天雙方可見,群聊為群成員可見,但對於聊天系統提示類的訊息,則需要根據提示的具體場景來確定可見性(如微信群組退群訊息僅群組可見,安全風險提示僅訊息接收方可見等)。
四、提醒方式
1. 應用內
a)紅點: 可分成不計數紅點的弱提醒,以及計數(超過99顯示99+)紅點的強提醒;同時,進一步細分還可以增加類紅點方式提醒(可參考QQ群的免打擾提醒方式),該方式比不計數紅點提醒更弱,僅用來表示計數,強化使用者感知。

b)震動和聲音: 一般僅針對計數紅點的強提醒訊息進行震動和聲音響應,同時,需要對震動和聲音響應進行頻率限制,如1秒內收到多個訊息,僅震動和聲音響應一次。
2. 應用外
a)APP紅點: 根據應用內訊息計數來標記紅點進行提醒。
b)推送: 當APP處於後臺(即在螢幕中APP為不可見狀態)時才使用推送提醒,由於Android和iOS機制不同,此處區分兩個平臺講解;
①Android:裝置要接收到推送需保證APP程序存活,而國內Android裝置的系統均為定製過的ROM,APP存活需將APP設定為白名單(如微信釘釘跟各大手機廠商均有合作新增產品白名單,或將APP加入手機自帶的安全工具白名單),這樣才能保證推送不會丟失;另外,國外版的Android大多為原生系統,程序存活率較高,不需要額外設定白名單來保證存活。
②iOS:iOS的推送均需要通過蘋果官方伺服器進行推送,跟程序存活沒有關係,無論程序在後臺活躍還是被kill,都能收到推送(前提是使用者開啟推送通知許可權,可參考小紅書的常駐引導開啟方式)。

c)簡訊: 到達率和成本更高,一般僅用於交易、大型推廣活動和使用者召回等強提醒場景;同時,當用戶推送許可權處於關閉狀態時,也可使用簡訊觸達後引導開啟。
3. 補充
對於有多端(不同裝置)登入功能的產品,還需要設計相應的多裝置登入時,移動裝置可開啟擴音醒的功能(具體可參考微信和釘釘)。

五、寫在最後
訊息系統的設計,要充分考慮產品所針對的使用者群體,保持訊息頻率的剋制和訊息的實際意義,而非為了點選轉化的誘導提醒。當然,理想和現實總是不一樣的,使用者體驗和產品效益之間永遠都是一個聊不完的話題,最重要的還是找到那個平衡點。只有這樣,訊息系統才能真正的起到促進使用者留存和活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