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發瘋的是特朗普還是美聯儲?
本文來自於公眾號:黑鯊財經(ID:heishacaijing),作者:鯊哥

盛極必衰。
美股的表現完美地詮釋了這個詞的含義。
在經歷了氣勢如虹的大半年後,當地時間10月10日,美股遭遇了今年2月以來最慘重的暴跌:標普500跌至三個月低點,連跌五日也創下了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最長連跌紀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836點;納斯達克100指數下跌4%,創七年最差紀錄。
受美股暴跌影響,北京時間10月11日,滬指盤中跌穿“熔斷底”,失守2638點關口,較今年高點下跌逾1000點,兩市近千隻股票跌停。截至收盤,滬指跌5.22%,報收2583點;深成指跌6.07%,報收7524點;創業板跌6.30%,報收1261點。滬股通淨流出21億,深股通淨流出13億。

同日,香港恆生指數跌破26000點,最終收跌3.54%至25266.37點。近期相當頹敗的騰訊更是下跌逾7%,創自2011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市值較今年高位蒸發了約三分之一。雖然騰訊已經連續20餘日嘗試通過股票回購遏制跌勢,但也於事無補。
與此同時,日本日經225指數收跌3.9%;韓國首爾綜指收跌4.3%,創2011年11月以來最大百分比跌幅;韓國KOSDAQ指數收跌5.4%,創2016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
歐洲市場也無法倖免。當地時間10月11日,歐洲斯托克50指數下跌1.1%;英國富時100指數開盤報7050.5點,下跌1.33%;法國CAC40指數開盤報5129.11點,下跌1.48%;德國DAX30指數開盤報11568.95點,下跌1.23%。
全球股市跌得有多慘?看看黃金升得有多高就知道了。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黃金,在美股暴跌後,價格上漲,逼近1200美元/盎司的關口。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早在今年3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就發文稱,美國單方對華啟動“貿易戰”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大半年過去了,美國搬起的“石頭”這才終於砸到自己的腳了——普遍認為,對中美貿易衝突的擔憂導致科技股與工業股下跌,從而拖累了美股三大股指,進而影響了全球市場。

美股暴跌前一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全球經濟正陷入停滯,並鑑於貿易衝突與新興市場承受的壓力下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這是逾兩年來的首次下調。IMF的舉動為第二日的美股暴跌埋下了伏筆。
10月10日,美股科技股平均跌幅超過了4%,其中微軟下跌5.43%、蘋果跌下4.63%、亞馬遜下跌6.15%、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下跌5.06%。此前就已顯露頹勢的中概股自然也無法倖免:阿里巴巴下跌逾5%,京東、百度和網易的跌幅也都超過了3%。
一直以來,美國特朗普都將美股近兩年來的驚人漲勢歸功於自己的經濟政策。因此,他極力淡化此次美股暴跌造成的影響:“我認為這(美股暴跌)是件好事……事實上,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市場調整的結果。”
與此同時,作為挑起“貿易戰”的“元凶”,特朗普還努力將責任甩向給美聯儲。
在週三接受福克斯新聞電話採訪時特朗普表示,美股的暴跌並不是因為與中國的貿易衝突,而是因為美聯儲“正變得狂熱,不斷在加息”,而這是“荒謬的”。
“美聯儲犯了個大錯誤。”“我認為美聯儲瘋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二十年來,美國總統總是竭力避免對美聯儲的利率政策進行公開評論以展示對美聯儲決策獨立性的尊重。
特朗普一直是強勢美元的批評者,認為美元過高的匯率損害了美國的貿易和經濟。早在當選總統前,特朗普就曾多次炮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他上任後,主導了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首次加息的前任美聯儲主席耶倫甚至沒有得到他的支援,無法連任。
可是,特朗普親自挑選的耶倫繼任者、現任主席鮑威爾似乎也並沒有很聽他的話。今年以來,美聯儲已三次上調基準利率,普遍預計美聯儲在接下來的12月還將再次加息。早在7月時,特朗普就已經不斷對美聯儲提出批評。9月美聯儲再次加息後,特朗普更是表示對此感到“不高興”。

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對於鮑威爾來說,他的目標是通過及時加息避免美國經濟過熱,從而延長美國史上第二長的經濟擴張期,同時控制美聯儲加息的速度以免抑制經濟增長。上週,鮑威爾再次表示,他在密切關注經濟風險的同時將堅持現有的逐漸加息路徑。
與鮑威爾對經濟過熱的謹慎不同,在美股暴跌前一天,特朗普還在強調美國經濟屢創新高:“我一點也不想經濟(發展)放慢,哪怕是放慢一點點而已,尤其是在我們沒有通脹煩惱的情況下。”
但是,美聯儲加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9月美國失業率錄得50年來的新低3.7%,而這個水平的失業率預計將導致工資及物價上漲,出現通脹。
讓特朗普沾沾自喜的美國強勁的經濟資料也是此次市場大動盪的直接誘因之一。隨著美國經濟不斷走強,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9日早盤一度觸及3.26%,創7年來新高,10日仍繼續盤旋在3.2%以上的高位。美債的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資金,導致美股缺乏支援。
對此次美股暴跌輕描淡寫的還有美國財長姆努欽。在接受採訪時,姆努欽稱:“市場效率不足,漲跌皆有,有時會出現過激的情況。”與特朗普一樣,他也認為,週三美股的動盪只是一次市場調整而非系統性問題。
姆努欽表示,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依舊強勁,這也是此前美股表現優異的原因。美股此前漲勢凌厲,有鑑於此,現在出現調整並不足以為奇。他特別強調,當天的暴跌並沒有任何特別的誘發因素,因此並非系統性問題。

圖|美國財長姆努欽
姆努欽還重申了美聯儲具有政策獨立性,但他拒絕評論特朗普對美聯儲的指責。美聯儲也拒絕對特朗普的言論做出迴應。不過,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拉斐爾·博斯蒂克和芝加哥聯儲主席查爾斯·埃文斯似乎也比較贊同特朗普的看法,因為兩人也均淡化美股暴跌對經濟的影響。
博斯蒂克表示,他不會讓一次市場波動影響他對美國經濟的看法。埃文斯也稱,他認為美國財金融情況穩定,且沒有察覺到任何足以改變他這一看法的事情正在發生。
投資者的擔憂
與特朗普、姆努欽及兩位地方聯儲主席的泰然處之不一樣,市場投資者正被一種焦慮情緒所包圍——本週,美國企業將迎來三季度財報季。
週五,美國主要銀行將釋出最新的業績報告,拉開美股三季度財報季的帷幕。投資者擔心,貿易戰的加劇將影響美國企業的盈利前景。有跡象顯示美國企業有可能無法實現第三季度利潤目標,而美企優異的業績正是今年支撐美股上漲的重要因素,也是市場能迅速從2月動盪中恢復的原因。
週五值得關注的還有中國的經濟資料。今日,中國將公佈多項進出口資料。投資者擔憂,資料如果不盡人意,將令市場前景蒙上陰影,在缺乏其他樂觀因素的情況下,很難排除市場再次下跌的可能。
光銀國際研究主管林樵基認為,一切只是剛剛開始。“美國科技股的泡沫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破裂,而我們正面臨著許多極端的不確定性——貿易戰、新興市場貨幣風險和油價。”
他特別提到,人們應密切關注人民幣的走勢。今年以來,隨著中美貿易關係趨於緊張,人民幣下跌了13%。
但是,林樵基也表示,目前市場的動盪尚未足以觸發危機。“畢竟,企業基本面沒有那麼惡劣”,而且雖然近期中國的經濟資料或許不會特別好看,但遠未至於危機水平。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前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CEO 默罕默德·埃爾·埃裡安(Mohamed El-Erian)也表示,此次市場暴跌預示著市場的本質正在發生變化。“我們正從一個由央行主導的市場轉變為一個由基本面主導的市場。”
同時,他還認為,美國經濟的韌性將強於新興市場。“美國市場表現優於亞洲市場,即使美國市場下跌,亞洲市場只會跌得更厲害。兩者不會重合。無論是上漲或下跌,美國市場表現都優於亞洲市場。”“美國經濟環境更好,市場技術因素更強勁,且遠離了股市與貨幣的惡性迴圈。”
那麼,這次是美國是真砸傷了自己的腳呢,還只是擦破了點皮呢?讓我們拭目以待接下來美股的表現。
特別宣告: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